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

1. 易簡諸方

四磨飲,治諸氣。

沉香,烏藥,枳實,檳榔(等分),

上四味,白湯磨服。

橘皮一物湯,治諸氣攻刺,及感受風寒、酒食所傷,胸膈煩悶。

陳皮(淨洗一味,煎服屢效。)

四制枳殼丸,治諸氣逆上。

陳枳殼(去穰),一分茴香(炒),一分蒼朮(炒),一分乾漆(炒),一分蘿蔔子(炒)

上將枳殼一味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白湯下,

柱靈散,治心氣大痛,危急甚者。

良薑(炒),厚朴,五靈脂(淨者)

上為末,每服一錢,醋湯調下,痛立止。備急濟人世,蓋不可缺也。

又方:,治氣不升降,脈微欲絕。用大附子一枚,炮,作二服,水一盞,煎水磨沉香汁,臨熟時入藥內,熱服。

一方:,治氣上壅。赤小豆、通草煮爛服,當下氣無限。

一方:,治胸脅虛氣滿。蘇子為末,陳皮湯調下。

一方:,治走氣疼痛。粟殼(一兩,蜜炒),虎骨(酥炙),陳皮(各五錢),乳香,沒藥,

甘草(各二錢半),為末,每服三錢,熱酒調下。上疼者,食後服。下疼者,食前服。

白話文:

四磨飲,治療各種氣滯不順的狀況。

藥材:沉香、烏藥、枳實、檳榔(各等份)。

將以上四種藥材磨成粉,用開水沖服。

橘皮一物湯,治療各種氣滯引起的刺痛,以及感受風寒、飲食不當造成的胸悶煩躁。

藥材:陳皮(洗淨,單味煎服,效果很好)。

四制枳殼丸,治療各種氣逆往上的狀況。

藥材:陳枳殼(去除內膜)、茴香(炒過)、蒼朮(炒過)、乾漆(炒過)、蘿蔔子(炒過)(各一份)。

將枳殼單獨磨成粉,用米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八十丸,用開水送服。

柱靈散,治療心氣劇烈疼痛,病情危急者。

藥材:良薑(炒過)、厚朴、五靈脂(純淨的)。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醋水調服,疼痛立即停止。這是救急濟世的藥方,不可或缺。

又一藥方:,治療氣機不升不降,脈搏微弱到快要停止的狀況。用大附子一枚,炮製過,分成兩次服用。用水一碗煎煮,加入磨好的沉香汁,快煮好的時候加入附子藥中,趁熱服用。

另一藥方:,治療氣往上壅塞。用赤小豆、通草煮爛服用,能使氣往下走,效果很好。

另一藥方:,治療胸脅部位因虛弱引起的脹滿。將蘇子磨成粉,用陳皮湯調服。

另一藥方:,治療氣亂竄引起的疼痛。藥材:粟殼(一兩,蜜炒過)、虎骨(用酥油炙過)、陳皮(各五錢)、乳香、沒藥、甘草(各二錢半)。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熱酒調服。如果是上方疼痛,飯後服用;下方疼痛,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