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

1. 脈候

《內經》曰: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澀則心痛。

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餘也;滑者,陰氣有餘也。

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

《脈經》曰:脈滑者,多血少氣;澀者,少血多氣。

大者,氣血俱多,脈來大而堅者,氣血俱實。

浮而絕者,氣闢。大而滑,中有短氣。

尺脈澀而堅,為血實氣虛。尺脈細而微,血氣俱不足。

劉立之《脈理玄要》曰: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其或沉滑,氣兼痰飲。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脈搏粗大,代表體內陰氣不足,陽氣過盛,是體內有熱的表現。脈搏跳動長而有力,代表氣血調和;短促無力,代表氣血失調。脈搏跳動快速,代表心中煩躁;脈搏擴大,代表病情加重。脈搏在上方(寸部)明顯,代表氣向上逆;在下方(尺部)明顯,代表腹脹。脈搏跳動時有間歇,代表氣衰弱;脈搏細微,代表氣血不足;脈搏跳動不流暢,代表心痛。

各種過度的脈象,按下去感覺脈象不流暢的,代表陽氣過盛;按下去感覺脈象流暢的,代表陰氣過盛。

身體壯實但脈搏細弱,呼吸短促的人,病情危險;身體消瘦但脈搏強大,且胸中多氣的人,將會死亡。

《脈經》說:脈搏滑利,代表血多而氣少;脈搏不流暢,代表血少而氣多。

脈搏強大,代表氣血充足。脈搏來時強大且堅硬,代表氣血都很充實。

脈搏浮在表面且斷斷續續,代表氣渙散。脈搏強大且滑利,但中間有短暫停頓,代表氣不順暢。

尺部的脈搏不流暢且堅硬,代表血實而氣虛。尺部的脈搏細微而弱,代表氣血都嚴重不足。

劉立之《脈理玄要》說:按下去脈象沉在深處,就知道是氣下沉,如果沉到極點變成伏澀弱的脈象,就難以治療。如果脈象沉而滑,代表體內有氣又有痰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