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桂枝五物湯薏苡仁湯(並見痹證門)治氣血鬱滯,四肢麻木不仁。

(東垣)麻黃桂枝升麻湯,治飲食減少,身體沉重,渾身麻木,腹中氣悶,不能轉運。

麻黃,桂枝,升麻(各三分),人參,黃耆,白朮,陳皮,半夏(薑製),茯苓,炙甘草(各五分),木香,草豆蔻,黑附子(炮,去皮臍),厚朴,生薑(各三分),黃柏,澤瀉(各四分),

上咀作一服,水二盞,煎八分,食遠服。

人參益氣湯,治兩千指麻木,四肢困倦,怠惰嗜臥,熱傷元氣。

人參,生甘草(各一錢二分),黃耆(二錢),炙甘草,升麻(各五分),五味子(三十粒),柴胡,白芍藥(各七分),

上水二盞,姜一片、棗一枚,煎八分,熱服。

天麻黃耆湯,治表有風證,因連日醉飲,其證復來,右口角並眼牽引側視,及左手足腳腿麻木疼痛。

天麻,芍藥,神麯,羌活(肢節疼加,不疼減去),茯苓(各三分),人參,黃連(各四分),當歸(各五分),黃耆,甘草,升麻,葛根,黃柏,蒼朮(各六分),澤瀉,柴胡(各七分),

上水二盞,煎八分,溫服。

沖和補氣湯,治閤眼則麻木,開則不麻,四肢無力,痿厥醋心,目昏頭眩,服此神效。

羌活,獨活,川歸,黃柏(各三分),柴胡,神麯,木香,草豆蔻(各一分),人參,白朮,澤瀉,豬苓(各一錢),甘草,升麻(各五分),芍藥,黃耆(二錢),蒼朮,陳皮(各一錢),黃連,麻黃(二分),

上作二服,每服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神效黃耆湯,治遍身麻木不仁,或頭面、手足、胕背、腿腳麻木並治,及兩目怕日羞明,隱澀難開,視物昏花,睛痛亦治。

黃耆(一錢),陳皮(五分),人參(八分),炙甘草(四分),白芍藥(一錢),蔓荊子(二分),

上作一服,水盞半,煎八分,臨臥稍熱服。如麻木不仁,雖有熱,宜加黃柏。只加黃耆一錢,通作三錢。如麻木甚者,加芍藥一錢。小便淋澀,加澤瀉五分。如有大熱,加酒黃柏三分。

補氣湯,治皮膚麻木。

黃耆,陳皮,甘草(各一錢二分),澤瀉(六分),芍藥(八分),

上一服,水盞半,煎八分,溫服。

導氣湯,治腿麻木沉重。

黃耆(二錢),甘草(錢半),青皮(一錢),升麻,柴胡,當歸梢,澤瀉(各五分),陳皮,紅花(少許),五味子(三十粒)

上水二盞,煎八分,溫服。

(虞氏)三妙丸,治濕熱下流,兩腳麻木,如火烙之熱。

黃柏(酒炒四兩),蒼朮(制,四兩),川牛膝(酒洗二兩),

上為細末,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鹽薑湯下。忌魚腥、蕎麥、熱面、煎炒等物。

白話文:

藥方

  • 桂枝五物湯、薏苡仁湯(這兩個方子在痹證篇也提過)能治療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四肢麻木。

  • 麻黃桂枝升麻湯(東垣所創):適用於食慾不振、身體沉重、全身麻木、腹部悶脹、消化不良的症狀。

藥方組成:麻黃、桂枝、升麻(各3分),人參、黃耆、白朮、陳皮、半夏(用薑製過)、茯苓、炙甘草(各5分),木香、草豆蔻、黑附子(炮製,去皮臍)、厚朴、生薑(各3分),黃柏、澤瀉(各4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取一份,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後稍遠的時間服用。

  • 人參益氣湯:適用於兩手指麻木、四肢疲倦、精神不振、喜歡躺著、因熱而損傷元氣的症狀。

藥方組成:人參、生甘草(各1錢2分),黃耆(2錢),炙甘草、升麻(各5分),五味子(30粒),柴胡、白芍藥(各7分)。

用法:加入兩碗水,一片生薑、一顆紅棗,煎煮至剩八分,趁熱服用。

  • 天麻黃耆湯:適用於本身有風邪,又因連續多日醉酒,導致舊病復發,出現嘴角和眼睛向一側牽引、斜視,以及左手、足、腿麻木疼痛的症狀。

藥方組成:天麻、芍藥、神麯、羌活(肢體關節疼痛時加,不痛則減去)、茯苓(各3分),人參、黃連(各4分),當歸(各5分),黃耆、甘草、升麻、葛根、黃柏、蒼朮(各6分),澤瀉、柴胡(各7分)。

用法: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溫服。

  • 沖和補氣湯:適用於閉上眼睛就感到麻木,睜開眼睛就不麻木,四肢無力、痿弱無力、心中酸楚、眼睛昏花、頭暈目眩,服用此藥效果顯著。

藥方組成:羌活、獨活、川當歸、黃柏(各3分),柴胡、神麯、木香、草豆蔻(各1分),人參、白朮、澤瀉、豬苓(各1錢),甘草、升麻(各5分),芍藥、黃耆(各2錢),蒼朮、陳皮(各1錢),黃連、麻黃(各2分)。

用法:將藥材分為兩份,每份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一碗,溫服。

  • 神效黃耆湯:適用於全身麻木,或頭面、手足、背部、腿腳麻木,以及兩眼怕光、睜眼困難、視物模糊、眼睛疼痛等症狀。

藥方組成:黃耆(1錢),陳皮(5分),人參(8分),炙甘草(4分),白芍藥(1錢),蔓荊子(2分)。

用法:加入一碗半水,煎煮至剩八分,臨睡前稍微加熱服用。如果麻木嚴重,即使有熱象,也宜加黃柏。原本方中黃耆加1錢,合計3錢。若麻木嚴重,加芍藥1錢。小便不暢時,加澤瀉5分。如有明顯熱象,加酒製黃柏3分。

  • 補氣湯:適用於皮膚麻木。

藥方組成:黃耆、陳皮、甘草(各1錢2分),澤瀉(6分),芍藥(8分)。

用法:加入一碗半水,煎煮至剩八分,溫服。

  • 導氣湯:適用於腿部麻木沉重。

藥方組成:黃耆(2錢),甘草(1錢半),青皮(1錢),升麻、柴胡、當歸梢、澤瀉(各5分),陳皮、紅花(少許),五味子(30粒)。

用法: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溫服。

  • 三妙丸(虞氏所創):適用於濕熱下注,導致兩腳麻木,感覺像被火燙一樣。

藥方組成:黃柏(用酒炒過,4兩),蒼朮(炮製過,4兩),川牛膝(用酒洗過,2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麵糊製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50-70丸,空腹時用淡鹽薑湯送服。忌食魚腥、蕎麥、熱麵、煎炸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