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九 (1)
卷之三十九 (1)
1. 治虛人瘛瘲急補其陰
河間云:精液少,筋脈不榮灌而引急,及五勞七傷,小便數,大便難,加減建中湯主之。又云,腎生精液,肝主筋,心主脈,腎精盛,則滋育諸筋,榮灌諸脈,故筋脈柔和。今腎中精虧,筋脈相引而瘛,當滋腎以沃之。
白話文:
張元素(河間)說:精液不足,筋脈得不到滋養而抽搐、繃緊,以及因為過度勞累、七情內傷導致小便頻繁、大便困難,可以用加減建中湯來治療。他又說,腎臟產生精液,肝臟主管筋,心臟主管脈,腎精充足,就能滋養筋脈,使筋脈柔韌和諧。現在是因為腎中的精液虧虛,導致筋脈相互牽引而抽搐,應該滋養腎陰來灌溉它。
2. 治汗多亡陽變證瘛瘲
一小兒,年十三歲,伏天戲水得濕,精神惛憒,怠惰嗜臥,頭疼身熱,腿腳沉重。女醫用和解發散之太過,汗出透衾,次日尋衣撮空,又以承氣湯下之後,言語漸不出,四肢不能收持,有時項強,手足瘛瘲,搐急而攣,目左視而白睛多,口唇肌肉瞤動,飲食減少,形體羸瘦,蓋傷濕而過汗也。且人之元氣起於臍下,腎間動氣周於身,遍行百脈。
今盛暑時,大發其汗而亡陽,百脈行澀,故三焦之氣不能上榮心脈,心火旺而肺氣焦,陽氣亡而聲不出也。又曰:陽氣者,剛則養神,柔則養筋。又曰:奪血無汗,奪汗無血。今汗多而血氣損,筋無所養,故瘛瘲搐急也。治當益水之源,補其生髮之氣。以人參益氣湯主之。
經曰:熱淫所勝,治以甘寒,以酸收之;參耆之甘溫,補其不足之氣,而緩其急搐,故以為君;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生甘草微寒,黃柏苦辛寒,以救腎水而生津液,故以為臣;當歸辛溫和血脈,陳皮苦辛,白朮苦甘,炙甘草甘溫益脾胃,進飲食。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之酸微寒,以收耗散之氣而補肺以為佐;升麻柴胡平,以升發之氣為使,乃從陰引陽之謂也。
白話文:
有一個十三歲的男孩,夏天玩水受潮濕,變得精神恍惚、昏沉,懶散愛睡,頭痛發熱,腿腳沉重。女醫生用了過於發散的和解藥方,導致他大量出汗,連被子都濕透了。隔天,他開始胡亂抓衣服,接著又用了承氣湯來瀉下,之後他越來越少說話,四肢無法控制,有時候脖子僵硬,手腳抽搐、緊縮,眼睛向左邊看,眼白很多,嘴唇肌肉顫動,食慾減退,身體變得消瘦。這應該是因為受潮濕又過度發汗導致的。人的元氣從肚臍下方開始,腎臟的動氣運行全身,遍布所有經脈。
現在正值盛夏,大量發汗會耗損陽氣,導致經脈運行不暢,所以三焦的氣無法上輸到心脈,心火旺盛而肺氣焦躁,陽氣耗損就無法發出聲音。又說:「陽氣剛強則能滋養精神,柔和則能滋養筋脈。」還說:「失血則不應出汗,出汗則不應失血。」現在他出汗過多導致氣血耗損,筋脈失去滋養,所以才會抽搐、緊縮。治療應該滋養腎水,補足其生發的氣。用人參益氣湯來治療。
經典說:「熱邪過盛,應當用甘寒的藥物來治療,並用酸味的藥物來收斂。」人參和黃耆的甘溫性質,可以補足虧虛的氣,緩解抽搐,所以作為主藥;腎臟不喜歡乾燥,要趕快用辛味的藥物來滋潤它。生甘草的微寒,黃柏的苦辛寒性質,可以用來滋養腎水,產生津液,所以作為輔助藥;當歸的辛溫性質可以調和血脈,陳皮的苦辛,白朮的苦甘,炙甘草的甘溫性質,可以增益脾胃功能,促進食慾。肺臟喜歡收斂,要趕快用酸味的藥物來收斂,白芍的酸微寒性質,可以用來收斂耗散的氣,滋補肺氣,所以作為佐藥;升麻和柴胡性質平和,用來升提陽氣,作為引藥,這就是所謂從陰引陽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