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五 (1)
卷之十五 (1)
1. 病機
《靈樞》曰:顛癇瘛瘲,不知所苦,兩蹺之下,陽男陰女。
《原病式》云:瘛,動也。惕跳動瘛,火之體也。又云;瞤瘛惕跳,動也。火主動,故夏熱則脈洪大而長,瞤瘛之象也。
成無己云:瘛者,筋肺急也;瘲者,筋脈緩也。急者,則引而縮;緩者,則瘲而伸。或縮,或伸,動而不止者,名曰瘛瘲。俗謂搐搦者是也。
白話文:
《靈樞》說:癲癇、抽搐,患者自己不知道痛苦,發病位置在兩腳踝以下,男性的病因多與陽氣有關,女性則多與陰氣有關。
《原病式》說:抽搐,就是身體的顫動。身體顫抖跳動的抽搐,是火熱的表現。又說:眼皮或肌肉跳動、抽搐,都是身體的動象。火的性質是動,所以夏天炎熱時脈搏會變得洪大而長,這就是抽搐的表現。
成無己說:抽搐是指筋脈肌肉的收縮拘急;而瘲是指筋脈肌肉的鬆弛。拘急時,肌肉會拉緊而收縮;鬆弛時,肌肉會伸展開來。肌肉時而收縮、時而伸展,持續不斷地動,這種情況就叫做瘛瘲。民間俗稱的抽搐就是指這個。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