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九 (2)
卷之三十九 (2)
1. 養血疏風劑
(《難知》)防風當歸散,治發汗過多,發熱,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
防風,當歸,川芎,生地黃(等分),
上咀,水盞半,煎七分服。
白話文:
這個方劑叫做「防風當歸散」,是治療因為發汗過多,導致發熱、頭面搖晃、突然口噤、背部反張等症狀的。
藥方組成:防風、當歸、川芎、生地黃,這四種藥材等量。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一碗半的水煎煮,煮到剩下七分的時候服用。
2. 攻下劑
(《金匱》)大承氣湯(方見傷寒門。)治痓病,內實熱壅,胸滿咬牙,用此下之。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的)大承氣湯(這個方子在《傷寒論》的章節中有說明)。可以用於治療痓病,這種病是體內有實在的熱邪阻塞,導致胸悶、牙關緊咬,這時候就要用大承氣湯來攻下熱邪。
3. 厥證門
(玉太僕曰:厥者,氣上逆也。手足寒,則為寒厥;手足熱,則為熱厥。又曰:厥逆者,則寒厥、熱厥、氣厥、風厥等,氣逆上,或嘔吐,或滿悶,或脹,或氣急,或暴不知人,世謂腳氣衝心者是也。)
白話文:
太僕說:「厥這種病症,是因為氣往上逆亂造成的。如果手腳冰冷,那就是寒厥;如果手腳發熱,那就是熱厥。還有一種說法,厥逆就是指寒厥、熱厥、氣厥、風厥等等,這些都是因為氣往上逆行,可能會出現嘔吐、胸悶、腹脹、呼吸急促,甚至突然昏迷不省人事,一般人說的腳氣衝心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