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八 (2)

1. 治傷暑霍亂諸劑

(《選要》)二香散,治暑濕相搏,霍亂轉筋,煩湯悶亂。

藿香,白朮,厚朴,陳皮,茯苓,半夏(制),紫蘇,桔梗,白芷,香薷,黃連,白扁豆(各一錢),大腹皮,甘草(炙。各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二鍾,姜五片,蔥白三寸,煎一鍾服。

(《集成》)玉露散,治夏月傷暑,霍亂吐瀉。

石膏,寒水石,生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局方》),桂苓甘露飲

冷香飲子

黃連香薷散

益元散,並治傷暑霍亂。(方見暑門。)

白話文:

二香散,用來治療因為暑濕交雜引起的霍亂,出現轉筋、心煩意亂、胸悶不適的症狀。

藥材包含:藿香、白朮、厚朴、陳皮、茯苓、半夏(炮製過的)、紫蘇、桔梗、白芷、香薷、黃連、白扁豆(各一錢),大腹皮、甘草(炙,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取一份,加入兩碗水、五片生薑、三寸蔥白,煎煮成一碗後服用。

玉露散,用來治療夏天中暑引起的霍亂,伴隨嘔吐和腹瀉。

藥材包含:石膏、寒水石、生甘草(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白開水調服。

桂苓甘露飲冷香飲子黃連香薷散益元散,這些藥方也都是用來治療中暑引起的霍亂。(詳細藥方請參考暑門相關內容。)

2. 霍亂溫中散寒諸劑

(仲景)加減理中湯,治霍亂吐瀉。

人參,白朮,乾薑(炮。各二錢),甘草(炙,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鍾半煎八分,不拘時服。

若為風寒濕所中者,加附子(一錢),名附子理中湯。

若霍亂吐利者,加陳皮、青皮(各一錢),名治中湯。

乾霍亂,心腹作痛,先以鹽湯少許,頓服。候吐出令透,然後即進此藥。

嘔吐者,於治中湯內加丁皮、半夏(各一錢),生薑十片煎服。

泄瀉者,加橘紅、茯苓(各一錢),名補中湯。

溏瀉不已者,於補中湯內加附子(一錢),不喜飲食,水穀不化者,再加砂仁(一錢)。

霍亂嘔吐,心腹作痛,手足逆冷,於本方內去白朮,加熟附子二錢,名四順湯。

霍亂後轉筋者,理中湯內加煅石膏一錢。

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官桂。腎惡燥,去朮恐作奔豚,故用官桂。

傷胃吐血,以此藥能理中脘,分利陰陽,安定血脈,用本方可也。

(《集成》)冷香湯,治夏秋傷暑,引飲、過食生冷,脾胃不和,遂成霍亂之證。

良薑,附子(制),甘草(炙),檀香(各一錢),乾薑(炮,一錢),丁香(三分),草果(一錢),

上作二服,水鍾半,煎八分,去渣,貯瓶中,沉井內,待惡服之效。

(《濟生》)通脈四逆湯,治霍亂多寒,肉冷脈絕。

吳茱萸(三錢),附子(制,一錢),桂心,當歸,甘草(炙。各一錢),白芍藥,木通,細辛(各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二鍾,姜七片、棗一枚,煎八分,無時服。

(《宣明》)正胃散,治霍亂吐瀉不止。

枇杷葉(拭去毛,炙),厚朴(制),陳皮(去白。各一錢),桂(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鍾半,姜三片,煎八分,無時服。

(《選要》)訶黎勒散,治霍亂嘔吐,脾胃虛寒,氣隔不思飲食。

訶子(炮),肉桂,澤瀉,赤芍藥,乾薑(炮),人參(各五分),白朮,陳皮(去白),厚朴(炒。各一錢),甘草(炙,二分半),

上咀,作一服,水鍾半,姜三片、棗一枚,煎六分,不拘時服。

人參散,治霍亂,身體疼痛,四肢逆冷,服理中、四順不效者。

人參,白芍藥,當歸,高良薑(各五分),附子(制),陳皮(去白),桂心,白朮(各一錢),

上咀,作一服,水鍾半,棗三枚,煎七分,不拘時服。

活命散,治男子、婦人、小兒霍亂,吐瀉不止,面色青黑,命在須臾,宜服此藥。

防風,羌活,獨活,乾薑,細辛(各一錢),官桂(五分),草豆蔻,肉豆蔻,川芎(各五錢),吳茱萸,木瓜(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濃煎木瓜湯,空心調服。

(《選要》)漿水散,治暴瀉如水,周身汗出盡冷,脈弱,不能言語。甚者吐逆不止。

白話文:

加減理中湯(仲景方):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

藥材:人參、白朮、乾薑(炮製過,各兩錢)、甘草(炙烤過,五分)。 用法:將藥材磨成粗末,做成一劑。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如果是由於風寒濕邪引起的,加入附子(一錢),就稱為附子理中湯。

如果霍亂有嘔吐和腹瀉,加入陳皮和青皮(各一錢),就稱為治中湯。

如果是乾霍亂,出現心腹疼痛,先喝少量鹽水,一次性喝下,等吐出來後,再服用此藥。

如果嘔吐嚴重,在治中湯的基礎上加入丁香和半夏(各一錢),以及生薑十片,煎煮服用。

如果腹瀉嚴重,加入橘紅和茯苓(各一錢),就稱為補中湯。

如果腹瀉不止,在補中湯的基礎上加入附子(一錢)。如果食慾不佳,消化不良,再加入砂仁(一錢)。

如果霍亂出現嘔吐、心腹疼痛、手腳冰冷,在本方的基礎上去掉白朮,加入熟附子二錢,就稱為四順湯。

霍亂後出現腿腳抽筋,在理中湯的基礎上加入煅石膏一錢。

如果肚臍上方有跳動感,這是腎氣不穩,應該去掉白朮,加入官桂。因為腎不喜歡乾燥,去掉白朮可能引發奔豚(一種氣從腹部上衝的病症),所以用官桂。

如果胃部受損導致吐血,這個藥方可以調理中脘(胃部),調和陰陽,穩定血脈,可以使用本方。

冷香湯(《集成》):治療夏季或秋季因中暑、飲水過多或吃太多生冷食物導致脾胃不和而引起的霍亂。

藥材:良薑、制附子、炙甘草、檀香(各一錢)、炮製過的乾薑(一錢)、丁香(三分)、草果(一錢)。 用法:將藥材做成兩份,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去除藥渣,將藥液放入瓶中,沉入井內,等需要時服用,效果會更好。

通脈四逆湯(《濟生》):治療霍亂因寒邪過重導致身體冰冷、脈搏微弱甚至消失。

藥材:吳茱萸(三錢)、制附子(一錢)、桂心、當歸、炙甘草(各一錢)、白芍藥、木通、細辛(各五分)。 用法:將藥材磨成粗末,做成一劑。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七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正胃散(《宣明》):治療霍亂導致的持續嘔吐和腹瀉。

藥材:枇杷葉(擦去絨毛並炙烤過)、厚朴(製過)、陳皮(去白瓤,各一錢)、桂(五分)。 用法:將藥材磨成粗末,做成一劑。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訶黎勒散(《選要》):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脾胃虛寒,氣機阻滯,不想吃東西。

藥材:訶子(炮製過)、肉桂、澤瀉、赤芍藥、炮製過的乾薑、人參(各五分)、白朮、陳皮(去白瓤)、炒過的厚朴(各一錢)、炙甘草(二分半)。 用法:將藥材磨成粗末,做成一劑。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六分,不拘時間服用。

人參散:治療霍亂,身體疼痛,四肢冰冷,服用理中湯和四順湯都沒效果的情況。

藥材:人參、白芍藥、當歸、高良薑(各五分)、制附子、陳皮(去白瓤)、桂心、白朮(各一錢)。 用法:將藥材磨成粗末,做成一劑。用水一碗半,加入紅棗三枚,煎煮至剩七分,不拘時間服用。

活命散:治療男子、婦女、小孩霍亂,吐瀉不止,面色青黑,病情危急,應該服用此藥。

藥材:防風、羌活、獨活、乾薑、細辛(各一錢)、官桂(五分)、草豆蔻、肉豆蔻、川芎(各五錢)、吳茱萸、木瓜(各一兩)。 用法:將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濃煎的木瓜湯送服,空腹服用。

漿水散(《選要》):治療突然腹瀉如水,全身出冷汗,脈搏虛弱,說不出話,嚴重時會不斷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