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八 (1)
卷之三十八 (1)
1. 治霍亂和解通用劑
(《玉機》)半夏湯,治霍亂轉筋,吐瀉不止。
半夏曲,白茯苓,白朮(各五錢),淡桂(二錢半),炙甘草(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渴者,以涼水調下,不渴者,以溫水調下。
(河間)六和半夏湯,治霍亂吐瀉。
白朮,甘草,砂仁,杏仁,人參,半夏(制。各五錢),赤茯苓,藿香,白扁豆(薑汁炒),木瓜(各一錢),香薷,厚朴(薑製。各二錢。)
上咀,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三因》)木瓜湯,治霍亂吐瀉,舉筋轉筋,入腹則悶絕。
紫蘇葉(十片),乾木瓜(一兩),吳茱萸(半兩),小茴香(炒),甘草(炙。各一錢),
上咀,作二服,加薑、棗,水煎服。
(《直指》)姜鹽湯,治乾霍亂,欲吐不吐,欲瀉不瀉。
鹽(一兩),生薑(半兩,搗)
上同炒,令色變,以水一碗,煎熱溫服。
(《濟生》)麥門冬湯,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霍亂轉筋,嘔吐瀉泄。
藿香,厚朴,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炙。各五分),紫蘇,大腹皮,白芷,桔梗,半夏,陳皮(各八分),肉桂(三分),豬苓,澤瀉(各一錢),
上咀,作一服,水二盞,姜五片,煎八分,食遠服。
(《局方》)七氣湯,治七情鬱結,互相刑剋,揮霍撩亂,吐利交作。
半夏(制),厚朴(姜炒),芍藥,茯苓(各一錢),肉桂,紫蘇,橘紅,人參(各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二盞,姜七片、棗一枚,煎一盞,不拘時服。
回生散,治霍亂吐瀉。但有一點胃氣存者,服之回生。
凍皮(去白),藿香(去土。各半兩),
上作一服,水二盞,煎八分,不拘時服。
止渴湯,治霍亂煩渴。
人參,麥門冬,茯苓,桔梗,栝蔞根,葛根,澤瀉,甘草(炙。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白湯下。如煩渴,加滑石二兩;甚者,加薑汁續續飲之,不拘時服。
(《局方》),四君子湯
五苓散
胃苓湯
二陳湯
不換金正氣散
建中湯,並治霍亂吐利。(方見傷寒門。)
白話文:
[治療霍亂和解的常用方劑]
半夏湯:出自《玉機》,治療霍亂引起的抽筋、持續嘔吐和腹瀉。
藥材:半夏曲、白茯苓、白朮(各5錢)、淡桂(2錢半)、炙甘草(2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2錢。口渴者用涼水調服,不口渴者用溫水調服。
六和半夏湯:出自《河間》,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
藥材:白朮、甘草、砂仁、杏仁、人參、製半夏(各5錢)、赤茯苓、藿香、薑汁炒過的白扁豆、木瓜(各1錢)、香薷、薑製厚朴(各2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分為一服。加入生薑3片、紅棗1枚,用水兩碗煎至剩一碗,溫服。
木瓜湯:出自《三因》,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抽筋,嚴重時會腹痛昏厥。
藥材:紫蘇葉(10片)、乾木瓜(1兩)、吳茱萸(半兩)、炒小茴香、炙甘草(各1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分為兩服。加入生薑、紅棗,用水煎服。
薑鹽湯:出自《直指》,治療乾霍亂,症狀為想吐卻吐不出來,想瀉卻瀉不出來。
藥材:鹽(1兩)、搗爛的生薑(半兩)。
用法:將鹽和生薑一同炒至顏色改變,加入一碗水煎熱後溫服。
麥門冬湯:出自《濟生》,治療外感風寒、內傷飲食引起的霍亂,症狀包括抽筋、嘔吐、腹瀉。
藥材:藿香、厚朴、白朮、茯苓(各1錢)、炙甘草(5分)、紫蘇、大腹皮、白芷、桔梗、半夏、陳皮(各8分)、肉桂(3分)、豬苓、澤瀉(各1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分為一服。用水兩碗,加入生薑5片,煎至剩八分,在飯後服用。
七氣湯:出自《局方》,治療因情緒鬱結引起的霍亂,症狀包括嘔吐和腹瀉交替發生。
藥材:製半夏、薑炒厚朴、芍藥、茯苓(各1錢)、肉桂、紫蘇、橘紅、人參(各5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分為一服。用水兩碗,加入生薑7片、紅棗1枚,煎至剩一碗,不拘時服用。
回生散: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只要還有一點胃氣存在,服用此藥就能恢復生機。
藥材:去掉白色的凍皮、去掉泥土的藿香(各半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分為一服,用水兩碗煎至剩八分,不拘時服用。
止渴湯:治療霍亂引起的口渴煩躁。
藥材:人參、麥門冬、茯苓、桔梗、栝蔞根、葛根、澤瀉、炙甘草(各5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2錢,用白開水送服。如果口渴煩躁嚴重,加入滑石2兩;非常嚴重時,加入薑汁,持續少量飲用,不拘時服用。
其他方劑:
- 四君子湯
- 五苓散
- 胃苓湯
- 二陳湯
- 不換金正氣散
- 建中湯
以上這些方劑也都可以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具體配方見《傷寒論》相關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