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七 (6)
卷之三十七 (6)
1. 鬼瘧劑
(《良方》)神效手把丸,治鬼瘧。
猢孫頭骨,虎頭骨,貓頭骨,砒霜,常山硃砂(細研),乳香(另研),麝香,白芥子,阿魏(各一分),蜈蚣(一枚)
上為細末,碾令勻,取五月五日午時,煉蜜和搗五百杵,丸如皂角子大。以緋絹裹一丸,男左女右,臂上系之。發時於淨室內焚香恭誠解下,男左女右手把之,時時就鼻嗅之,五度效。
鬼瘧神效丸
砒霜,硃砂,乳香(各半兩),麝香,阿魏,安息香,綠豆粉,猢孫頭骨
上各為末,和研勻,蒸餅丸,梧桐子大。發前男左女右手把一丸便臥,一伏時便瘥。
萬安丸,治鬼瘧。
虎頭骨(酒炙,三兩),藜蘆(六兩),雄黃,鬼臼,天雄(制),蕪荑(炒),皂角(酥炙去皮絲。各一兩)
上為細末,入別研雄黃末勻,煉蜜和丸,彈子大。令患人頭上戴一丸立止,或於房內燒之避邪。
白話文:
神效手把丸,治療鬼瘧。
取猢猻的頭骨、老虎的頭骨、貓的頭骨、砒霜、常山、硃砂(磨成細粉)、乳香(另外磨成粉)、麝香、白芥子、阿魏(各取一份)、蜈蚣(一條)。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在五月五日午時,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五百下,做成皂角子大小的藥丸。用紅色絲綢包裹一顆藥丸,男子綁在左手臂上,女子綁在右手臂上。發病時,在乾淨的房間內焚香,恭敬地將藥丸解下,男子用左手拿著,女子用右手拿著,時時放在鼻子邊聞,五次就會見效。
鬼瘧神效丸
取砒霜、硃砂、乳香(各取半兩)、麝香、阿魏、安息香、綠豆粉、猢猻的頭骨。
將以上藥材都磨成粉,混合均勻,用蒸熟的麵餅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發病前,男子用左手、女子用右手拿著一顆藥丸就寢,大約一個時辰病就會痊癒。
萬安丸,治療鬼瘧。
取老虎的頭骨(用酒烤過,取三兩)、藜蘆(取六兩)、雄黃、鬼臼、炮製過的天雄、炒過的蕪荑、用酥油烤過並去除外皮和絲的皂角(各取一兩)。
將以上藥材都磨成細粉,加入另外研磨的雄黃粉,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和成藥丸,做成彈珠大小。讓病人頭上戴上一顆藥丸就可以立即止住病,也可以在房間內燒藥丸來避邪。
2. 截瘧諸劑
(《宣明》)瘧神丹,治諸般瘧疾。
白砒(一兩),雄黃(一錢),
上以五月五日用粽子尖左右研三千下,日未出不令雞犬見婦人知。丸如梧桐子大,發前一日面東冷水下一丸。
(《發明》),斬鬼丹
人信(五錢,用明礬五錢蓋罐內火煅,微有黑煙出,取起放土地上冷),雄黃(三錢,明亮者)
上共研勻極細,五月五日五家粽角為丸,如小豆大,未發前面東涼水下三丸,嚼破吞之妙。小兒一丸,以吐為效。
(秘方)鬼哭丹,治諸瘧疾。
綠豆(一兩),信石(明者,三錢),
上碾極細,以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發日早五更以新汲水朝東吞下。忌濕面生冷葷腥。
(《玉機》)一剪金,治瘧聖藥。
信石,黑豆,雄黃(各等分),
上以石臼搗為末,用細絹子捻藥一捻於中裹如豆大,用絲扎定剪下。每服一丸,星宿全時用汲水吞下,勿令人知。
(《宣明》)辟邪丹,治瘴瘧鬼瘧食瘧。
綠豆(四十九粒),雄黑豆(四十九粒),硃砂(二錢,另研),白砒(另研,二錢)
上為末同研勻,滴水丸,黃丹為衣。每服一粒,取桃枝研汁調井花水向日吞下。
(《集成》)常山飲,截諸瘧。
常山,檳榔,烏梅,草果,知母,甘草(炙),穿山甲(炮)
每服五錢,水盞半煎一盞,露一宿,臨發日前二時溫服。
(秘方),四神飲
常山(二錢),檳榔,柴胡,貝母(各一錢),
上咀,水二盞煎,加黑豆二七粒。臨發前二時空腹服之。
(《選要》)驅瘧丹,治久瘧諸瘧如神。
常山末,草果末,菖蒲末,綠豆粉(各一兩),信石(醋煮,二錢半),
上用稀麵糊搜和,分作一百二十餅,每以一餅用茶清浸露一宿,臨發日五更冷服。痰飲在上即吐,痰飲在下即瀉。小兒用一角,依前法服。忌豬羊魚雞面。
(《和劑》)克效餅子,治一切瘧疾,發作有時,先覺有時,乃作寒慄鼓振頤頷,中外皆寒,腰脊俱痛,寒戰既已,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飲冷。或痰聚胸中,煩滿欲吐,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寒多熱少,或熱多寒少,或寒熱相半,或但熱而不寒,或但寒而不熱,或一日一發,或間日一發,或發後五六日再發,皆治。
甘草(炙),綠豆末,荷葉(炮。各五錢),定粉(研),龍腦(研),麝香(研。各半錢),金箔(二十五片,為衣),信石(醋煮,兩半),硃砂(飛,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搜和,每兩作二十餅捻扁,以金箔為衣。每服一餅,新汲水磨化。日發者,未發前服之;間日發者,不發夜服;隔數日發者,前一日夜服;連日發者,侵晨服。
(《百選》)碧霞丹,治久瘧不愈。
東方甲乙木巴豆(取肉去油),南方丙丁火官桂(去粗皮),中央戊己土硫黃(去土石),西方庚辛金白礬(另研),北方壬癸水青黛(另研。各等分)
白話文:
截瘧諸劑
-
瘧神丹: 用來治療各種瘧疾。將砒霜(一兩)和雄黃(一錢)在五月初五用粽子尖搗磨三千下,在日出前,且不能讓雞狗、婦女看見。將藥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在瘧疾發作前一天,面向東用冷水吞服一丸。
-
斬鬼丹: 用人信(五錢),加入明礬(五錢)覆蓋在罐中用火煅燒,直到有少量黑煙冒出,取出冷卻,再加入雄黃(三錢,要明亮的)。將藥研磨極細,在五月初五用五家粽子角做成小豆大小的丸子。在瘧疾發作前,面向東用涼水吞服三丸,嚼碎吞下效果更好。小孩服用一丸,以產生嘔吐效果為佳。
-
鬼哭丹: 用來治療各種瘧疾。將綠豆(一兩)和明信石(三錢)研磨極細,用蒸餅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丸,在瘧疾發作當天早晨五更時,用新打的井水面向東吞服。忌食濕麵、生冷、葷腥食物。
-
一剪金: 治療瘧疾的特效藥。將信石、黑豆、雄黃等份混合,用石臼搗成粉末,用細絹布包裹一小撮藥粉,用絲線紮緊,剪斷。每次服用一丸,在星宿完整時用井水吞服,不要讓人知道。
-
辟邪丹: 用來治療瘴瘧、鬼瘧、食瘧。將綠豆(四十九粒)、雄黑豆(四十九粒)、硃砂(二錢,另研)、白砒(二錢,另研)研磨成末,混合均勻,滴水做成丸子,用黃丹包衣。每次服用一粒,用桃枝搗汁,加入井花水調和,面向太陽吞服。
-
常山飲: 用來截斷各種瘧疾。將常山、檳榔、烏梅、草果、知母、甘草(炙)、穿山甲(炮)等藥材,每次用五錢,加水一杯半煎煮成一杯,放置露天一晚,在瘧疾發作前兩小時溫服。
-
四神飲: 將常山(二錢)、檳榔、柴胡、貝母(各一錢)等藥材研碎,加水兩杯煎煮,加入黑豆二十七粒。在瘧疾發作前兩小時空腹服用。
-
驅瘧丹: 治療久瘧和各種瘧疾效果顯著。將常山末、草果末、菖蒲末、綠豆粉(各一兩)和醋煮過的信石(二錢半)混合,用稀麵糊攪勻,分成一百二十個餅。每次取一餅用茶水浸泡一晚,在瘧疾發作當天五更時冷服。如果痰液在上方,就會嘔吐;如果痰液在下方,就會腹瀉。小孩服用一角,方法同上。忌食豬肉、羊肉、魚肉、雞肉和麵食。
-
克效餅子: 治療各種瘧疾,包括發作有時,先感覺到寒冷,然後身體發抖,下巴顫動,從裡到外都感到寒冷,腰背疼痛;寒冷過後,從裡到外都發熱,頭痛欲裂,口渴想喝冷水。或者胸中痰液積聚,煩躁想吐,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寒多熱少,或熱多寒少,或寒熱交替,或只有熱沒有寒,或只有寒沒有熱,或一天發作一次,或隔天發作一次,或發作後五六天再發作,都能治療。將甘草(炙)、綠豆末、荷葉(炮)(各五錢)、定粉(研)、龍腦(研)、麝香(研)(各半錢)、金箔(二十五片,包衣)、醋煮過的信石(兩半)、飛過的硃砂(一兩)研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每兩做成二十個餅,用金箔包衣。每次服用一餅,用新打的井水磨化。每天發作的,在發作前服用;隔天發作的,在不發作的晚上服用;隔幾天發作的,在前一天晚上服用;連續發作的,在清晨服用。
-
碧霞丹: 用來治療久治不癒的瘧疾。將東方甲乙木巴豆(取肉去油)、南方丙丁火官桂(去粗皮)、中央戊己土硫黃(去土石)、西方庚辛金白礬(另研)、北方壬癸水青黛(另研)等份混合,在五月初一處理好,用紙分別包好,用盤子盛放,按照方位排列,不要讓貓狗和婦女看到。放在神像前,到了端午節中午,用五家粽子尖和藥材混合均勻,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讓病人用棉花包裹一丸塞在鼻孔中,男性塞左邊,女性塞右邊。在瘧疾發作前一天塞入,等到發作時間快到時取出來。
-
煮藥豆法: 用來治療久瘧導致脾臟腫塊的人,不適合用消痞丸散等破氣和熱性藥物,只適合用煮藥豆的方法,吃完兩升就能自然痊癒。將大黑豆(二升)、常山(半斤)、枳實(四兩)、血竭(五錢,另研)加水一斗,先將常山和枳實切碎,煮沸十幾次,放入黑豆,煮熟後取出常山和枳實,再加入血竭末,用大火熬乾水分,取出曬乾。每天吃一到二合,之後可以艾灸章門二穴,腫塊自然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