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七 (1)
卷之三十七 (1)
1. 治瘧通用諸劑
(《濟生》)清脾飲,治癉瘧,脈來弦數,但熱不寒,或熱多寒少,口苦咽乾,小便赤澀。
青皮,厚朴(薑製),白朮,黃芩,草果,柴胡,茯苓,半夏,甘草(炙。各等分),
每服五錢,水盞半,姜五片,煎七分,溫服不拘時。
(仲景)小柴胡二陳湯,治熱痰作瘧,用此和解。(方見傷寒門。)
(《活人》)白虎加桂枝湯,治瘧但熱不寒及有汗者。
知母,桂枝,甘草(炙),粳米(各一錢),石膏(五錢),
上咀,水盞半煎一盞,去滓溫服。
(《局方》)參蘇飲,治瘧初作,用此散解。(方見風寒門。)
(《局方》)二陳湯,治食痰作瘧。(方見痰門。)
(《局方》)五苓散,治瘧疾小水不利,用此分理陰陽。(方見濕門。)
草果飲,治諸瘧通用。
草果,白芷,良薑,青皮,川芎,紫蘇,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錢,水盞半加姜煎,亦治寒瘧。
(《拔萃》)桂枝黃芩湯,治瘧,服藥寒熱轉甚者,此三陽合病也。
桂枝,黃芩(一錢),人參,柴胡(錢半),石膏,知母(各一錢),半夏,甘草(各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盞半煎七分服。
(《御藥》)柴胡栝姜根湯,治一切瘧疾,往來寒熱,煩渴引飲。
柴胡(二錢),天花粉,黃芩,人參,甘草(炙。各一錢),
上姜五片、棗二枚、水盞半煎八分,通口服。
(《簡易》)七寶飲,治一切瘧疾,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不問鬼瘧食瘧。
常山,厚朴(薑製),青皮,陳皮,甘草(炙),檳榔,草果(各一錢),
上咀,作一服,於未發隔夜,水一盞、酒一盞共煎一盞,去渣露一宿,再將渣煎另放,亦露一宿,來日當發之晨,蕩溫,面東先服,頭服少頃,再服藥渣,大有神效。
(《和劑》)人參養胃湯,治瘧疾寒多熱少者,必須先服此藥。
人參,厚朴(制),陳皮(各一錢半),蒼朮(二錢),茯苓,半夏(制),草果,藿香,甘草(炙。各一錢),
上咀,作一服,姜三片、棗二枚煎,不拘時服。
(《濟生》)萬安散,治一切瘧病之初,以其氣壯,進此藥以取效。氣虛胃弱及妊婦不宜服之。
蒼朮,厚朴(姜炒),陳皮,檳榔,常山(酒浸),甘草(炙。各錢半),
上咀,水二盞煎一盞,去渣露一宿,臨發早溫服,忌熱物。
驅瘧飲,治諸瘧久瘧不愈者。
草果,青皮,陳皮,人參,茯苓,半夏(制),厚朴,蒼朮(炒),檳榔,白朮,甘草(各一兩),良薑(五錢),
上咀,每服七錢,水二盞、棗二枚、烏梅一個,煎八分,食遠服。
白朮散,治邪氣留於經絡,與衛氣相併,日發瘧疾,寒熱交作者,初受風寒者尤宜。
麻黃,白朮,茯苓,桂心(各七分),陳皮,青皮,桔梗,白芷,甘草(炙),半夏(制),紫蘇,烏梅肉(各六分),
白話文:
治療瘧疾的常用藥方
清脾飲:這個藥方主要治療癉瘧,症狀是脈象呈現弦數,發熱明顯而怕冷不明顯,或發熱多於怕冷,口苦咽乾,小便顏色紅且排尿不順暢。 藥材包含:青皮、厚朴(用薑炮製過)、白朮、黃芩、草果、柴胡、茯苓、半夏、甘草(炙烤過)。每種藥材等量。 服用方法:每次取藥材五錢,加入一碗半的水,再加入五片生薑,煎煮至剩七分,溫熱服用,不拘時間。
小柴胡二陳湯: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因為熱痰引起的瘧疾,可以調和身體。具體藥方內容請參考《傷寒論》中的相關章節。
白虎加桂枝湯:這個藥方主要治療瘧疾,症狀是只有發熱沒有怕冷,以及有出汗的情況。 藥材包含:知母、桂枝、甘草(炙烤過)、粳米(各一錢),石膏(五錢)。 服用方法:將藥材搗碎,加入一碗半的水煎煮至剩一碗,去除藥渣後溫熱服用。
參蘇飲:這個藥方主要治療瘧疾剛發作的時候,可以幫助散去邪氣。具體藥方內容請參考《風寒門》中的相關章節。
二陳湯: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因為飲食積滯痰液引起的瘧疾。具體藥方內容請參考《痰門》中的相關章節。
五苓散:這個藥方主要治療瘧疾引起小便不順暢的症狀,可以調節體內的陰陽平衡。具體藥方內容請參考《濕門》中的相關章節。
草果飲:這個藥方可以廣泛應用於各種瘧疾的治療, 藥材包含:草果、白芷、良薑、青皮、川芎、紫蘇、甘草(炙烤過)。每種藥材等量。 服用方法:將藥材搗碎,每次取五錢,加入一碗半的水和幾片生薑煎煮,也可以治療寒瘧。
桂枝黃芩湯:這個藥方主要治療瘧疾,如果服用其他藥物後反而寒熱症狀加重,表示是三陽經合併發病的情況。 藥材包含:桂枝、黃芩(一錢)、人參、柴胡(一錢半),石膏、知母(各一錢),半夏、甘草(各五分)。 服用方法:將藥材搗碎,作為一劑,加入一碗半的水煎煮至剩七分服用。
柴胡栝姜根湯: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各種瘧疾,症狀是忽冷忽熱,口渴想喝水。 藥材包含:柴胡(二錢),天花粉、黃芩、人參、甘草(炙烤過)(各一錢)。 服用方法:加入五片生薑、兩枚紅棗,以及一碗半的水煎煮至剩八分,一次性全部服用。
七寶飲: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各種瘧疾,不論是先發冷後發熱,還是先發熱後發冷,也不論是鬼瘧還是食瘧都有效。 藥材包含:常山、厚朴(用薑炮製過)、青皮、陳皮、甘草(炙烤過)、檳榔、草果(各一錢)。 服用方法:將藥材搗碎,作為一劑,在瘧疾發作的前一天晚上,用一碗水和一碗酒一起煎煮至剩一碗,去除藥渣後放置露天過夜,再將藥渣煎煮後也放置露天過夜。第二天瘧疾發作的早上,將藥汁溫熱,面向東方先服用,過一會兒再服用藥渣,效果顯著。
人參養胃湯:這個藥方主要治療瘧疾中怕冷多於發熱的症狀,必須先服用此藥調理。 藥材包含:人參、厚朴(炮製過)、陳皮(各一錢半),蒼朮(二錢),茯苓、半夏(炮製過)、草果、藿香、甘草(炙烤過)(各一錢)。 服用方法:將藥材搗碎,作為一劑,加入三片生薑、兩枚紅棗煎煮,不拘時間服用。
萬安散: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各種瘧疾的初期,因為藥性較強,可以快速見效。但體質虛弱、脾胃不好或孕婦不適合服用。 藥材包含:蒼朮、厚朴(用薑炒過)、陳皮、檳榔、常山(用酒浸泡過)、甘草(炙烤過)(各一錢半)。 服用方法:將藥材搗碎,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一碗,去除藥渣後放置露天過夜,在瘧疾發作前早晨溫熱服用,忌吃熱性食物。
驅瘧飲: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各種瘧疾,特別是久治不癒的瘧疾。 藥材包含:草果、青皮、陳皮、人參、茯苓、半夏(炮製過)、厚朴、蒼朮(炒過)、檳榔、白朮、甘草(各一兩),良薑(五錢)。 服用方法:將藥材搗碎,每次取七錢,加入兩碗水、兩枚紅棗、一個烏梅煎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
白朮散:這個藥方主要治療邪氣滯留在經絡,與衛氣相併,導致每天發作瘧疾,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尤其適合剛受風寒的人。 藥材包含:麻黃、白朮、茯苓、桂心(各七分),陳皮、青皮、桔梗、白芷、甘草(炙烤過)、半夏(炮製過)、紫蘇、烏梅肉(各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