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

1. 脈候

《內經》曰:腸澼便血,身熱則死,寒則生。又曰:腸澼下白沫,脈沉則生,浮則死。腸澼之候,身不熱,脈不懸絕滑大者生;懸澀者死,以藏期之。又曰:陰陽虛脫腸澼死,泄而脫血,脈沉微,手足逆,皆難治。

《脈經》曰:腸澼下膿血,脈沉小流連者生,數大發熱者死。又腸澼筋攣脈細小安靜者生,浮大堅者死。

嚴氏曰:凡下痢之脈微小者生,浮洪者難治。腸澼下膿血,滑軟者生,弦急者死。

仲景云:下痢脈沉弦者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下痢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脈不出者死。下痢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下痢脈微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脈緊未愈。下痢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宜下之。下痢脈微遲,痛未止,宜溫之。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痢疾大便帶血,如果身體發熱就會死亡,如果身體寒冷就會活下來。又說:痢疾大便排出白色泡沫,脈象沉穩就活,脈象浮散就死。診斷痢疾,如果身體不發熱,脈象不懸浮、不虛弱、滑順且強大的可以活;脈象懸浮虛弱或阻塞不暢的就會死亡,依據臟腑機能判斷。又說:陰陽虛脫導致的痢疾會死,瀉下並脫血,脈象沉而微弱,手腳冰涼,這些都難以治療。

《脈經》說:痢疾大便排出膿血,脈象沉而微小、流暢連貫的可以活,脈象快速、有力、並且發熱的就會死亡。又說:痢疾導致筋脈抽搐,脈象細小且安靜的可以活,脈象浮大且強硬的就會死亡。

嚴氏說:凡是下痢的脈象微弱細小的可以活,脈象浮大且洪大的難以治療。痢疾大便排出膿血,脈象滑順柔軟的可以活,脈象繃緊急促的就會死亡。

張仲景說:下痢脈象沉而弦緊的病情嚴重,脈象洪大的表示還沒止住,脈象微弱的表示快要自己痊癒了,即使發熱也不會死。下痢手腳冰冷沒有脈搏的,用艾灸溫熱,如果沒有效果,脈象還是摸不到,就會死亡。下痢有點發熱且口渴,脈象虛弱的會自己痊癒。下痢脈象微弱但跳動快,有點發熱並出汗,會自己痊癒;脈象繃緊的表示還沒好。下痢脈象滑順且跳動快的,是因為有宿食積滯,應該用藥瀉下。下痢脈象微弱且跳動慢,腹痛還沒停止,應該用藥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