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

1. 脈候

經曰:寸口脈沉而橫,曰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

又曰:太陰脈澀則病積,心腹時滿,厥陰澀則病小腹積氣,少陰澀則病積溲血,陽明澀則病積,時善驚。太陽澀則病積,時善顛疾,少陽澀則病積,筋急目痛。

又曰:推而內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

巢氏曰:脈細沉附骨者,積也。脈出在左,積在左;脈出在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部處之。

脈駃而緊,積聚也。脈浮而牢,積聚也。

脈弦緊而細,癥也,出寸口,癥在心;出關上,癥在胃脘;出足中,癥在臍。

脈橫者,脅下有積聚。脈來小沉實者,胃中有積聚,食不下,或食吐出。

肺積,脈浮而毛,按之辟易;心積,脈沉而芤,上下無常處;肝積,脈弦而細;腎積,脈沉而急;脾積;脈浮大而長。

脈沉而中散者,寒食癥也。

積聚脈牢強者生,虛弱沉者死。

白話文:

醫書上說:寸口脈如果摸起來沉在底下而且橫向延伸,代表脅肋下方有積塊,肚子裡也有橫向的積聚疼痛。

醫書又說:太陰經的脈象如果摸起來澀滯不順,就會有積聚的疾病,並且感到心腹時常脹滿。厥陰經脈如果澀滯不順,就會有小腹積聚氣滯的疾病。少陰經脈如果澀滯不順,就會有積聚並且小便帶血的疾病。陽明經脈如果澀滯不順,就會有積聚的疾病,並且時常感到驚恐。太陽經脈如果澀滯不順,就會有積聚的疾病,並且時常容易癲癇發作。少陽經脈如果澀滯不順,就會有積聚的疾病,並且感到筋脈拘急、眼睛疼痛。

醫書又說:如果脈象按壓下去,脈氣往內而不往外散發,代表心腹有積聚。

巢元方說:脈象如果摸起來細小、沉在底下貼著骨頭,就是有積聚。脈象如果偏向左邊,積聚就在左邊;脈象如果偏向右邊,積聚就在右邊;脈象如果兩邊都有,積聚就在中間,依據脈象出現的部位來判斷積聚的位置。

脈象如果摸起來快而有力,代表有積聚。脈象如果摸起來浮在表面而且堅硬,也代表有積聚。

脈象如果摸起來像琴弦一樣繃緊而且細小,就是有癥瘕。如果脈象出現在寸口部位,癥瘕就在心臟;如果脈象出現在關上部位,癥瘕就在胃脘;如果脈象出現在足部,癥瘕就在肚臍。

脈象如果呈現橫向,代表脅肋下方有積聚。脈象如果摸起來小而沉實,代表胃中有積聚,導致無法進食,或者吃了會吐出來。

肺的積聚,脈象會浮在表面而且輕飄飄的,按下去會像彈簧一樣彈開;心臟的積聚,脈象會沉在底下而且中間空虛,脈搏跳動的位置不固定;肝臟的積聚,脈象會像琴弦一樣繃緊而且細小;腎臟的積聚,脈象會沉在底下而且急促;脾臟的積聚,脈象會浮在表面、脈體粗大而且長。

脈象如果摸起來沉在底下而且中間散開,代表是寒邪引起的食物積滯。

積聚的脈象如果摸起來堅牢有力,病情就好轉;如果摸起來虛弱無力而且沉在底下,病情就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