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九 (1)
卷之二十九 (1)
1. 治案
丹溪治一人,年五十,嗜酒,病瘧半年患脹。診其脈弦而澀重,則大瘧未愈,手足瘦而腹大如蜘蛛狀。予教以參、術為君,當歸、川芎、芍藥為臣,黃連、陳皮、茯苓、厚朴為佐,生甘草些小作濃湯飲之,一日定三次。彼亦嚴守戒忌,一月後瘧愈,又半年小便長而脹愈。中間雖稍有加減,大意只是補氣行濕。
一人年四十餘,性嗜酒,大便時見血,春間患脹,色黑腹大,形如鬼狀,脈澀而數重似弱,以四物湯加苓、連、木通、白朮、陳皮、厚朴、生甘草作湯與之,一月而安。一補氣,一補血,余藥大率相出入,皆獲安。或曰:氣無補法,今何補氣而安?曰:氣無補法,俗論也。痞悶壅塞,似難於補,不思正氣虛者,不能自運。
經曰: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為病。若不補氣,邪何由行?
一人年近五十,得腹脹,自制禹餘糧丸服之。其脈弦澀而數。丹溪曰:此丸新制,煅煉之火邪尚存,溫熱之藥味太多,宜自加減,不可執方。病者曰:此方不可加減。服之一月,口鼻中出黑血,骨立而死。患腹脹按之不痛者為虛,按之痛者實也。腹中滿不減,不驚人,此當下之。舌黃沫下者,下之黃自去,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以溫藥。
腹滿口中苦幹燥,腹中有水,是飲也。跗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下部閉塞,大便難,兩腳下疼痛。此虛氣寒氣從下向上,當以溫藥服之取瘥。腹滿轉痛來趣小腹,為欲自下利也。
白話文:
案例一:
有個五十歲左右的人,很愛喝酒,得了瘧疾半年,還出現腹脹。把脈發現他的脈象弦澀而且沉重,表示瘧疾還沒好,而且他四肢消瘦,肚子卻大得像蜘蛛一樣。我教他用人參、白朮當主要藥材,當歸、川芎、芍藥輔助,黃連、陳皮、茯苓、厚朴幫忙,再加一點點生甘草熬成濃湯喝,一天喝三次。他也嚴格遵守飲食禁忌,一個月後瘧疾好了,又過了半年,小便正常了,腹脹也消了。中間雖然有稍微調整藥方,但主要還是補氣和排除濕氣。
案例二:
另一個四十多歲的人,也愛喝酒,大便時會出血。春天得了腹脹,臉色發黑,肚子很大,看起來像鬼一樣。把脈發現他的脈象澀而且快,沉重又像很虛弱。我用四物湯加上茯苓、黃連、木通、白朮、陳皮、厚朴和生甘草熬成湯給他喝,一個月後就康復了。一個案例是補氣,一個案例是補血,其他藥材大多也差不多,兩人都痊癒了。有人問:氣沒有補的方法,為什麼補氣就能好呢?我說:氣沒有補的方法,是世俗的說法。感覺胸悶堵塞,好像很難用補的,但卻沒想到是正氣虛弱,所以氣才沒辦法正常運行。
醫書說:「身體強壯的人,氣順暢運行病就好,身體虛弱的人,氣停滯不通就會生病。」如果沒補氣,病邪怎麼能被排除呢?
案例三:
一個將近五十歲的人,得了腹脹,自己配了禹餘糧丸來吃。把脈發現他的脈象弦澀而且快。我說:這種藥丸是新做的,煅煉藥材的火氣還沒消散,而且溫熱的藥材太多,應該自己調整藥方,不能死守著原方。病人說:這個藥方不能改。結果吃了一個月,口鼻都流出黑血,瘦得像骨頭一樣就死了。腹脹的時候,按肚子不痛的是虛症,按了會痛的是實症。肚子脹滿卻沒有減少,這不算嚴重,這種情況應該用瀉下的方法。舌頭發黃而且有口沫,瀉下後黃色會退去,但肚子脹滿會稍微減輕,然後又恢復原狀。這表示是寒症,應該用溫熱的藥物治療。
腹脹而且嘴巴覺得苦又乾燥,肚子裡有水,這是因為飲水引起的。如果腳踝上的脈象稍微弦緊,按理應該會腹脹,如果沒有腹脹,肯定是下半身堵塞了,導致大便困難,兩腳也會感到疼痛。這是虛弱的氣和寒氣從下往上跑,應該用溫熱的藥物治療才能好。腹脹轉為疼痛,而且往小腹移動,表示快要拉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