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仁齋)加味保和丸,治食飽後即倦怠嗜臥。(方見脾胃門。)

六君子湯、二陳湯(俱見前。)

(東垣)益胃湯,治頭悶,勞動則微痛,不喜飲食,四肢倦怠,煩躁短氣,口不知味,腸鳴大便微溏黃色,身體昏悶,口乾不喜飲冷。

人參,黃耆(各五分),蒼朮,白朮(各一錢),陳皮,半夏,升麻,柴胡(各六分),當歸,黃芩,甘草,益智仁(各五分),

上水盞半煎八分,食前稍熱服。忌生冷硬物酒面。

生薑和中湯,治食不下,口乾虛渴,四肢倦怠。

人參(八分),蒼朮,白朮(各一錢),陳皮,葛根,升麻,柴胡,藁本,羌活(各五分),生黃芩(一錢),酒黃(五分),生甘草,炙甘草(各三分),

上水二盞,生薑五片、棗二枚,煎一盞,食前稍熱服。

升陽除濕湯,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泄瀉無度,小便黃,四肢困倦。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麥芽,豬苓,澤瀉(各五分),益智仁,神麯,防風,羌活,升麻(各三分),蒼朮(制,一錢),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一盞,空心服。

白話文:

加味保和丸,治療吃飽飯後就感到疲倦想睡覺。(藥方內容在之前的脾胃門篇章有記載。)

六君子湯、二陳湯(這兩個藥方都在之前有提過。)

益胃湯,治療頭部昏悶,勞累後會輕微疼痛,不想吃東西,四肢疲乏無力,心煩氣躁、呼吸急促,嘴巴沒味道,肚子叫、大便稍微稀溏呈黃色,身體昏沉不舒服,口乾但不喜歡喝冷水。

藥材包含:人參、黃耆(各0.5錢),蒼朮、白朮(各1錢),陳皮、半夏、升麻、柴胡(各0.6錢),當歸、黃芩、甘草、益智仁(各0.5錢)。

將藥材加一碗半的水煎煮至剩八分,飯前稍微加熱服用。忌吃生冷、堅硬的食物以及喝酒。

生薑和中湯,治療吃不下飯、口乾虛渴、四肢疲倦無力。

藥材包含:人參(0.8錢),蒼朮、白朮(各1錢),陳皮、葛根、升麻、柴胡、藁本、羌活(各0.5錢),生黃芩(1錢),酒黃(0.5錢),生甘草、炙甘草(各0.3錢)。

將藥材加入兩碗水,再放入生薑五片、紅棗兩顆,煎煮至剩一碗,飯前稍微加熱服用。

升陽除濕湯,治療脾胃虛弱,不想吃東西,肚子叫腹痛、嚴重腹瀉,小便黃,四肢困倦無力。

藥材包含:陳皮、半夏、茯苓、甘草、麥芽、豬苓、澤瀉(各0.5錢),益智仁、神麯、防風、羌活、升麻(各0.3錢),蒼朮(炮製過,1錢)。

將藥材加入兩碗水,再放入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煎煮至剩一碗,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