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四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四 (14)

1. 導引法

一法:凡人覺脊背屈強,不問時節,縮咽膊仰面努膊上,回頭左右兩向按之,左右二七遍,氣血行動定然,始更用。先緩後急,不得先急後緩。若無病人,常欲得旦起、午時、日沒三辰,如用辰別二七,除寒熱病,腰脊頸項痛、風痹、口內生瘡、牙齒風、頭眩盡除也。

白話文:

有一種方法:如果感覺到背部僵硬不舒服,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將下巴收回,肩膀向上挺起,頭部向後仰,然後將頭向左右兩邊轉動,同時用手按壓,左右各做十四次。這樣可以促進氣血運行,使身體恢復正常,然後再進行下一步的動作。動作的節奏應該先慢後快,不可以先快後慢。如果沒有生病,也應該經常在早上起床、中午和傍晚的時候做這個動作,每個時段做十四次,可以去除寒熱病,腰背頸項疼痛,風濕麻痹,口內生瘡,牙齒疼痛,頭暈目眩等症狀。

2. 【附】唇病門

3. 病機

經曰: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榮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又云:胃足陽明之脈,挾口環唇。又云:衝脈、任脈別而絡唇。

《折衷方》云:脾臟應唇通口氣,脾與胃為合。足陽明胃之經,其脈夾口環唇,故脾胃受邪則唇為之病。風則動,寒則緊,燥則干,熱則裂。氣鬱則生瘡,血少則色白。治法:內對證清理脾胃,外敷以藥,無有不愈者。唇緊候撮口不能開,飲食難進,名曰緊唇,又曰瀋唇,若不急治則有死矣。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些是儲藏和消化食物的根本,也是營養物質聚集的地方,它們的精華表現在嘴唇和臉頰周圍。又說:胃是足陽明經的循行路線,它環繞著嘴巴和嘴唇。還說:衝脈和任脈也分支出脈絡連接到嘴唇。

《折衷方》說:脾臟與嘴唇相應,能通達口腔氣息,脾與胃是相互配合的。足陽明胃經的經脈,它的循行路線夾繞著嘴巴和嘴唇,所以脾胃如果受到邪氣侵襲,嘴唇就會出現病變。風邪會導致嘴唇顫動,寒邪會使嘴唇緊縮,燥邪會使嘴唇乾燥,熱邪會使嘴唇開裂。氣機鬱結會導致嘴唇生瘡,血氣不足會導致嘴唇顏色蒼白。治療方法是:從內針對病症調理脾胃,從外塗抹藥物,沒有治不好的。嘴唇緊縮導致嘴巴無法張開,難以進食,這種情況叫做「緊唇」,又叫做「瀋唇」,如果不立即治療,會有生命危險。

4. 藥方

瀉黃飲子,治風熱積於脾經,唇燥燔裂無血色。(方見前。)

獨活散,治唇生惡核,由脾胃熱壅。

獨活,升麻,桑寄生,真犀屑,沉香,連翹,漢防己,川大黃(炒。各三分),甘草(炙,五錢)

上咀,每服三錢,水一鍾煎六分,去滓溫服。

薏苡仁湯,治風熱在脾,唇瞤動,或結核,或浮腫。

薏苡仁(炒),防已,赤小豆,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服七錢,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溫服。

五福化毒丹,治唇舌腫痛生瘡,煩渴。

玄參,桔梗(各二兩),人參,茯神(各半兩),馬牙硝,(風化),青黛(各一兩),麝香(一字),甘草(七錢半)

上為細末研勾,煉蜜丸,如皂角子大,以金銀箔各四十片為衣。每服一二九,薄荷湯化下。如口臭,地黃汁化下食後服。

松脂散,治唇生腫核。

松脂(半兩),大黃,白蘞,赤小豆,胡粉(各一分)

上為極細末,以雞子清調,塗唇上。

白燈散,治緊唇。

白布(一塊,纏作燈炷如指天,燃,安斧刃上令刃上有汗出,拭取敷唇上,日三度愈。舊青布亦佳。一方青布燒灰,豬脂調敷。)

黃柏煎,治繭唇。

黃柏(二兩,以五倍子二錢、密陀僧乙錢、甘草少許為末,水調塗柏上炙乾,再塗再炙,藥盡將柏剖成片子貼唇上。)

消毒散,治口唇腫裂,口舌生瘡。

晚蠶蛾,五倍子,密陀僧(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敷患處。

橄欖散,治唇燥裂生瘡。

橄欖(燒灰為末,以豬脂和塗唇上。一方將荷花瓣貼,乾者亦可。)

白話文:

藥方

瀉黃飲子,治療風熱積聚在脾經,導致嘴唇乾燥、皸裂且沒有血色。(此方之前已提過。)

獨活散,治療嘴唇長出惡性腫塊,這是由於脾胃積熱所引起的。 藥材包括:獨活、升麻、桑寄生、犀牛角屑、沉香、連翹、漢防己、炒過的大黃(各三分),炙甘草(五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三錢,加入一碗水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後溫服。

薏苡仁湯,治療風熱在脾,導致嘴唇抽動,或長出腫塊,或出現浮腫。 藥材包括:炒過的薏苡仁、防己、赤小豆、炙甘草(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七錢,加入兩碗水和三片生薑,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前溫服。

五福化毒丹,治療嘴唇和舌頭腫痛生瘡,並伴有煩躁口渴的症狀。 藥材包括:玄參、桔梗(各二兩),人參、茯神(各半兩),風化過的馬牙硝、青黛(各一兩),麝香(少許),甘草(七錢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皂角子,再用金箔和銀箔各四十片裹在丸子外。每次服用一到兩個丸子,用薄荷湯化開後服用。如果口臭,則用生地黃汁化開後在飯後服用。

松脂散,治療嘴唇長出腫塊。 藥材包括:松脂(半兩),大黃、白蘞、赤小豆、胡粉(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用雞蛋清調勻後塗在嘴唇上。

白燈散,治療嘴唇緊縮。 取一塊白布,纏繞成燈芯的樣子,像手指一樣豎直,點燃後,放在斧刃上,使斧刃出汗,將汗水擦下來塗在嘴唇上,一天三次就會痊癒。舊的青布也可以。另一種方法是用青布燒成灰,加入豬油調勻後塗在嘴唇上。

黃柏煎,治療嘴唇長繭。 黃柏(二兩),用五倍子二錢、密陀僧一錢、少量甘草磨成粉,用水調勻塗在黃柏上,烤乾,再塗再烤,直到藥用完,然後將黃柏剖成片狀貼在嘴唇上。

消毒散,治療嘴唇腫脹開裂,以及口舌生瘡。 藥材包括:晚蠶蛾、五倍子、密陀僧(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取少量塗在患處。

橄欖散,治療嘴唇乾燥皸裂生瘡。 將橄欖燒成灰磨成粉末,用豬油調勻後塗在嘴唇上。另一種方法是將荷花瓣貼在嘴唇上,乾的也可以。

5. 易簡方

一方:,治口吻燥痛,橄欖核仁研敷愈。

一方:,治唇緊口小不能開,以生採馬齒莧濃煎汁洗之。冬月以乾者濃煎湯用。

一方:,以蠐螬焙乾為末,豬脂調敷唇上良。

《傷寒類要》方:,治口唇緊,用鱉甲及頭燒灰為末敷之。

白話文:

一方:,治療口唇乾燥疼痛,將橄欖核仁磨成粉末敷上就會痊癒。

一方:,治療嘴唇緊繃、口小張不開,用新鮮採摘的馬齒莧濃煎汁液清洗。冬天則用乾燥的馬齒莧濃煎湯液使用。

一方:,將蠐螬烘乾磨成粉末,用豬油調和後敷在嘴唇上效果很好。

《傷寒類要》方:,治療口唇緊繃,用鱉甲和鱉頭燒成灰磨成粉末敷上。

6. 灸法

合谷(治唇緊不能關口,灸合谷,男左女右手,灸三壯。),承漿(穴在下唇之下宛宛中,灸三壯。),陽陵泉(治膽熱口苦善太息。),膽募(膽俞)

白話文:

合谷穴(可以治療嘴唇緊閉無法張口,灸合谷穴,男性灸左手、女性灸右手,灸三次)。承漿穴(穴位在下嘴唇下方凹陷的地方,灸三次)。陽陵泉穴(可以治療膽熱引起的口苦、經常嘆氣)。膽的募穴(膽俞穴)。

7. 【附】蟲物入口方

治飛絲入口,用紫蘇葉細嚼,白湯送下即無恙。

治狼煙入口,用好醋飲少許,解之。

治蛇入口不出,因乘睡著蛇入口,挽不出。用刀破蛇尾入生椒二三粒裹定,須臾自出。

白話文:

【附】蟲物入口方

治療飛蟲絲狀物入口,用紫蘇葉仔細咀嚼,以白開水送服即可平安無事。

治療狼煙(可能指濃煙)嗆入口中,用好的醋喝少許,可以化解。

治療蛇進入口中無法取出,因為睡著時蛇鑽入口中,拉不出來。用刀切開蛇尾,塞入二三顆生辣椒包裹固定,一會兒蛇就會自己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