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 (3)

1. 短氣

短氣者,呼吸短促而不能相續也。《千金方》云:少氣不足以息,是也。似喘而不搖肩,似呻吟而無痛者,短氣也。心腹脹滿,邪在裡而為實;心腹喘滿,邪在表而為虛。有停水心下,亦有短氣。隨證攻治,無不愈矣。

【更汗】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葛根加人參湯。

【兩解】有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短氣之實也,大柴胡湯。

【溫經】腹濡滿而短氣者,邪在表而為虛也。趺陽脈浮而緊,緊則為痛,微則為虛,相搏則為短氣之虛也。風濕相搏,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甘草附子湯。

【分利】水停心下短氣,五苓散。

【下】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此表解里未和,十棗湯。太陽病下之早,心下硬為結胸,大陷胸湯。

白話文:

呼吸短促,無法連續呼吸就稱為「短氣」。《千金方》說的「氣不足以支持呼吸」就是指這種情況。它看起來像喘,但不會聳肩;像呻吟,但沒有疼痛,這就是短氣的樣子。如果同時感到心腹脹滿,表示邪氣在體內,屬於實證;如果心腹喘滿,則表示邪氣在體表,屬於虛證。體內有停滯的水液也會導致短氣。只要根據不同情況治療,沒有治不好的。

【再次發汗】短氣但坐著,是因為汗沒發透,再次發汗就會好,可以使用葛根加人參湯。

【表裡雙解】如果出現短氣、腹脹、喘,而且有潮熱,這是短氣的實證,可以使用大柴胡湯。

【溫經】如果腹部軟而脹滿,並伴隨短氣,這是邪氣在體表,屬於虛證。如果腳背的脈搏浮而緊,緊代表疼痛,稍微弱則代表虛,如果脈搏相搏動就代表是短氣的虛證。風邪和濕邪交雜,會導致出汗、短氣、小便不利、怕風不想脫衣服,可以使用甘草附子湯。

【利水】如果體內水液停留在心下導致短氣,可以使用五苓散。

【攻下】如果出現乾嘔、短氣、出汗但不怕冷,這是表邪已解,但裡邪未和,可以使用十棗湯。如果是太陽病,太早用瀉下藥,導致心下硬結,形成結胸,可以使用大陷胸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