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六 (1)

1. 滯下門

(大便急迫欲出而不通,故曰滯下。泄俗謂之痢下,此反說也,故從古。)

2. 滯下敘論

(夫滯下者,古之義;曰痢疾者,今之名。)

《內經》曰:溲(當有澀字。)而便膿血,(言病機也。)知氣行而血止也。(言治法也。)

又曰:諸下痢皆屬於濕。又曰:下痢稠黏,皆屬於火。又曰:下痢膿血滯下,皆熱證實證也。

《三因》陳氏云:痢疾有從外感而得者,須分六氣之異。外既受傷,腸胃結郁,遂成赤白等證,當從其氣血虛實以調之。有因臟氣發動干犯腸胃而得者,須察其何臟相乘,以平治之。有因飲食失節而得者,則又審其何物所傷以消克之。世之感此疾者,其因誠不越乎是三者,但其受病之後,腸胃怫鬱,膿血稠黏,裡急後重。

諸方雖有寒熱虛實之論,劉河間則以為熱,《內經》亦以熱多而寒少。學者當察其脈證,隨變而藥之,庶萬全也。

3. 痢疾是飲食積滯濕熱為源

戴氏云:痢疾之源,皆由腸胃所受飲食之積,余不盡行,留滯於內,濕蒸熱穢,鬱結日深,伏而不作。時逢炎暑大行,相火司令,又以調攝失宜,復感酷熱之毒。至秋陽氣始收,火氣下降,蒸發蓄積,而滯下之證作矣。

4. 瀉痢不可混言其證

夫瀉痢不分,兩證混言濕熱,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夫瀉者,水穀濕熱之象也。滯下者,垢穢之物同於濕熱而成。治分兩歧,而藥亦異。若淡滲之劑,功能散利水道,濁流得快,使瀉自止。此有無之形,豈可與滯下混同論治,而用導滯可乎?其下利出於大腸傳送之道,了不幹於胃氣。所下有形之物或如魚腦,或如豆汁,或便白膿,或下純血,或赤或白,或赤白相雜。

若此者,豈可與混同論治,而用淡滲利之可乎?

5. 痢疾以赤白分寒熱之誤

《原病式》曰:或言下痢白為寒者,誤也。若果為寒,則不能消穀,何由反化為膿也?所謂下痢,谷反為膿血,如世之谷內果菜,濕熱甚則自化腐爛,潰發而為膿血也。其熱為赤,屬心火故也;其濕為黃,屬脾土故也;燥郁為白,屬肺金故也。經曰:諸氣憤郁,皆屬於肺,謂燥金之化也。

然諸瀉痢皆兼於濕,今反言燥者,謂濕熱甚於腸胃之內,而腸胃怫鬱,結而又濕至於否,以致氣液不得宣通,因以成腸胃之燥,使煩渴不止也。

假如下痢赤白,俗言寒熱相兼,其說尤誤。豈知水火陰陽寒熱者,猶權衡也,一高則必一下,一盛則必一衰,豈能寒熱俱盛於腸胃而同為痢乎?如熱瘡瘍而出白膿者,豈可以白為寒乎?其熱之傷於氣分屬肺金,故色白也;其熱之傷於血分屬心火,故赤也。脾為黃,肝為青,腎為黑,各隨五臟之部而見五色,是其標也。

本則一出於熱,但分淺深而已。大法下迫窘痛,後重裡急,小便赤澀,皆屬燥熱,而下利白者多有之。然則為熱明矣。

6. 痢疾裡急後重是為氣滯不得宣通

《機要》云:裡急後重,大腸經氣不宣通也,宜用木香檳榔以宣通其氣。《原病式》云:裡急後重,窘急迫痛也,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故也。《玉機微羲》云:夫裡急後重,其證不一。有因火熱者,所謂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是也。有因氣滯,此大腸經氣壅而不宣通也。有因積滯壅盛者,是有物結墜也。

有因氣虛者,此大腸氣降而不能升也。有血虛者,所謂虛坐努責是也。治法火熱者寒之清之,氣滯者和之,積滯者去之,氣虛而降者升舉之,血虛者補養之,宜各察其所因也。

7. 痢疾腹痛總為不和

《機要》云:腹痛者和之,如發熱惡寒,腹不痛,藥加黃芩為主,腹痛甚者加當歸倍芍藥。《玉機微義》云:泄利腹痛,其證甚多。有因內氣結滯,有因積滯,有因寒熱,有因血虛,亦宜察脈隨證調理,惟和之一字可總言之。若加當歸、芍藥,惟血虛可用。

8. 痢疾呃逆嘔逆候

痢疾而嘔吐呃逆者,《機要》以為胃氣不和,此特其一也。《玉機》云:有因胃火陰火上衝,有因胃虛積滯所致。丹溪亦以為氣自下衝上,屬火之象。滯下之久而見此證,多是陰火所乘,陽虛陰脫,不相既濟,為難治。

9. 禁口利是邪熱窒於胃口而然

《玉機微義》云:禁口利乃胃中濕熱之毒,熏蒸清道而上,以致胃口閉塞,而成禁口之證,亦有誤服澀熱之藥,而邪氣停於胃口者。

10. 時疫作痢當察運氣

《良方》云:有一方一家大小傳染,所痢相似,是疫毒痢也。治法須當察運氣之相勝,亦不可狎泥,當先視其虛實,兼運氣而施治,斯為兩全而當矣。

11. 不伏水土而成痢候

《巢氏病源》云:四方之氣,溫涼不同,隨方嗜欲,因以成性。若移其舊土,多不習伏,必因飲食以入腸胃,腸胃不習,便為下痢,故名不伏水土痢也,即水穀痢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