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八 (28)
卷之九十八 (28)
1. 牧養類第九
【鴿避邪】養鴿,窠坐向東南自旺,以鹽水浸米食之,則不投別人家。乾鴿亦治陰證傷寒,法與雞屎同。
【鶴避邪而致祥】養鶴要苑圃樹亭,夜宿其下,得風露之清氣,其聲亮而肯鳴。詩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彌之。觀鶴不可逼近,性嗜魚,恐啄人目。鶴病,以鼠屎喂之愈。
【燕來窠】主家興。諺云:燕窠長,主吉昌。燕壘窠不乾淨,主田內草多。
【鵲窠】鵲做窠於人家屋前樹上,主其吉。窠低主水,窠高主旱。
【鵲噪】接接連聲,主有遠客至,喜事來。故云乾鵲知來而不知往。
【養鹿】常喂豌豆則無病。鹿病,用鹽拌豆料喂之愈。鹿尾血,凡遇小兒豆疥不出,用刺活鹿尾血少許於熱酒中,與兒飲之則出。
【養馬】馬性惡濕,而宜居高地。仲春放淫,順其性也,季春必啖藥。盛夏浸之水,啗,以豬脂及犬膽汁,煮粥與食則肥。喂料要好,新草細切,谷豆要淨。若熱料須用冷水淘冷,方可拌食。每一夜須三四次起拌草料。喂水有三時,一曰朝飲,宜少與;次曰晝飲,酌其中;三曰暮飲,必任其意。
凡飲水須用新水,切忌宿水、不潔水。冬月飲訖亦須騎驟,喂水不謹則成病。夏月汗,冬寒甚,皆宜節飲。卻鞍最忌當風。每晨昏相其口色,以知冷熱之候。
白話文:
【鴿子避邪】 飼養鴿子,鴿舍朝向東南方最為興旺,用鹽水浸泡過的米餵食鴿子,這樣鴿子就不會飛到別人家裡去。曬乾的鴿子肉也能治療陰性傷寒,方法和使用雞屎相同。
【鶴避邪且帶來祥瑞】 飼養鶴需要有花園、樹木和涼亭,讓鶴在晚上棲息於涼亭下,吸收清新的風露之氣,這樣鶴的叫聲就會響亮而愛鳴叫。《詩經》說:「鶴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彌之。」觀察鶴時不可太靠近,因為鶴喜歡吃魚,可能會啄傷人的眼睛。鶴生病,用老鼠屎餵牠就會好。
【燕子來築巢】 代表家運興盛。俗話說:「燕子巢長,代表吉祥昌盛。」燕子築的巢不乾淨,代表田裡的雜草會很多。
【喜鵲巢】 喜鵲在人家屋前的樹上築巢,代表這家會吉祥。巢築得低,代表會有水災;巢築得高,代表會有旱災。
【喜鵲叫】 如果喜鵲接連不斷地叫,代表會有遠方的客人到來,喜事將近。所以說喜鵲知道要來的事情,卻不知道過去的事情。
【養鹿】 經常餵食豌豆,鹿就不會生病。鹿生病,用鹽拌豆料餵牠就會好。鹿尾的血,如果小孩長不出麻疹或疥瘡,用針刺活鹿尾,取少量血滴在熱酒中,給小孩喝下就會發出來。
【養馬】 馬的習性討厭潮濕,喜歡住在高處。仲春時節讓馬發情,是順應馬的習性,季春時節一定要餵藥。盛夏時節要讓馬泡在水裡,餵食時,用豬油和狗膽汁煮粥給馬吃,這樣馬就會長得肥壯。餵食的飼料要好,新割的草要切細,穀物和豆類要乾淨。如果是熱的飼料,必須用冷水沖涼,才能拌給馬吃。每天晚上要起來三四次拌草料。餵馬飲水有三個時間,早上餵水,宜少量;中午餵水,量可以多一點;傍晚餵水,一定要讓牠喝飽。
凡是餵馬飲用的水必須是新水,切忌用隔夜水或不乾淨的水。冬天馬喝完水後也要讓牠跑一跑,如果餵水不謹慎就會生病。夏天馬容易出汗,冬天容易受寒,都應該節制飲水。卸下馬鞍後,最忌諱讓馬吹到風。每天早晚都要觀察馬的口唇顏色,來判斷馬是冷還是熱。
2. 相馬訣
馬腦欲闊,臆欲平。食䐬欲寬,下唇欲寬。口叉欲深,上唇欲方。鼻欲寬大,眼下欲有肉。面欲如剝兔,眼如垂鈴。胸骨欲圓,耳欲如削筒。頰骨欲圓,鬃欲細,鬐欲高。項欲長細而彎。排鞍欲厚,脊梁欲平。腰欲短促,硯骨欲平。脅骨欲密,腹欲平。汗溝欲深,尾欲端。尾骨欲短,外腎欲小。
腿欲如琵琶,尾欲茸細。後腳欲曲,曲池欲深。鹿節欲曲,脛骨欲細。蹬肉欲厚,前腳欲直。蹄欲圓,掌欲高。馬從額上白入口,害主。白馬四蹄黑者凶。馬目不四滿,下唇急目赤睫亂者,皆咬人。反視馬,善奔傷人。目小多邪,直視畏物善驚。駒出生無毛者,能行千里。
馬之良者曰騏驥,即千里馬也。蹄趼日騉。《爾雅》云:騉,蹄趼,善升陞甗。郭璞注曰:騉蹄如趼而健上山。秦時有騉蹄苑,赤曰騮,青曰騏。馬,金畜也。其蹄圓,其疾臥,起先前足。牛,土畜也。其蹄坼,其疾立,臥先前足。《造化權輿》云:夫乾為馬,坤為牛。乾,陽物也,馬蹄故圓。
坤,陰物也,牛蹄故坼。陽病則陰勝,故馬病則臥。陰病則陽勝,故牛病則立。馬,陽物,故起先前足;牛,陰物,故起先後足,臥先前足。
馬瘦瘠方
貫眾
每煮料取二枚同煮,食之瘦蟲自出而馬肥。
馬傷水中結一切病方
川烏,草烏,白芷,瓜蒂,豬牙皂角,胡椒,麝香(少許)
馬疫病腹脹欲死方
鹽汁,井花水(各一升)
和勻灌之,汗出可活。
當用治馬藥品
鬱金,大黃,黃連,黃柏,黃芩,白藥子,桔梗,甘草,山梔,貝母,知母(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兩,酒蜜調和灌之。
【養牛】買牛宜擇項長身短,胸大頭小,膝低,臉毛不長,分脊高起,立足齊者良。牛角仰角短,方大仰弓,角紋精為上相。角圓紋細者滯鈍。舌紅齒白者益主。舌青黑者害主。前帶抱喉者凶。前後無帶者吉。牛袋深隱急,橫出者凶。牛陰逆堅凶。牛尾稍長吉。耳角近促,不用管束;耳角去遠,千里不轉。
面短者命促。牛鼻有橫理者凶。脊欲尖斂,臀欲厚重者吉。分毛向前吉,向後命短,凶。大足、大尾、大肚吉。前足闊,後足近吉。生子臥面相曏者吉。牛退齒,人不得知。見其齒脫,得之者吉。
【造牛欄】用松慄木吉。地形乾高連醜亥方吉。
牛忽腹脹狂走觸人方
大黃,皮硝,黃連
各為末,半兩。雞子清一個,酒一斗,和灌之。
牛瘴氣方
用石南藤同芭蕉葉搗自然汁灌之。
水牛氣脹方
白芷,茴香,桔梗,官桂(各一兩),蒼朮,細辛,芍藥(各一兩三錢),陳皮(九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兩。用生薑一兩,鹽一兩,調水二升同煮溫灌。
水牛溫熱病方
防風,桔梗,黃芩,黃柏,黃連,芍藥,知母,貝母,栝蔞仁,鬱金,明礬(各二兩),大黃(二兩四錢)
白話文:
相馬訣
馬的頭部要寬闊,胸膛要平坦。吃飼料的部位要寬敞,下嘴唇要寬大。嘴角要深陷,上嘴唇要方正。鼻子要寬大,眼睛下方要有肉。臉要像剝了皮的兔子般光滑,眼睛要像下垂的鈴鐺。胸骨要圓潤,耳朵要像削過的竹筒。顴骨要圓,鬃毛要細,鬐毛要高聳。頸項要長而細,並帶有彎曲。馬鞍的部位要厚實,脊梁骨要平直。腰部要短而有力,臀部要平坦。肋骨要緊密排列,腹部要平坦。汗溝要深,尾巴要端正。尾椎骨要短,外生殖器要小。
腿要像琵琶的形狀,尾毛要柔軟細緻。後腳要彎曲,彎曲的關節要深陷。膝關節要彎曲,脛骨要細。腳踝的肌肉要厚實,前腳要筆直。蹄要圓,掌心要高起。如果馬額頭上的白色毛延伸到嘴巴,會對主人不利。四蹄都是黑色的白馬是不吉利的。如果馬的眼睛看起來不完整,下嘴唇緊縮,眼睛發紅且睫毛凌亂,這種馬會咬人。反過來用眼睛看人的馬,善於奔跑卻會傷人。眼睛小的馬多詭計,直視前方卻容易受驚。剛出生就沒有毛的馬,能夠日行千里。
良馬被稱為騏驥,也就是千里馬。馬蹄上的老繭叫做騉。《爾雅》說:“騉,蹄有老繭,善於攀登山坡。”郭璞註解說:“騉蹄像老繭一樣,而且健壯善於上山。”秦朝時有飼養騉蹄馬的苑囿。紅色的馬稱為騮,青色的稱為騏。馬屬於金屬性的動物。它的蹄子是圓的,生病時習慣臥倒,站立時先伸出前腿。牛屬於土性的動物。它的蹄子是裂開的,生病時習慣站立,臥倒時先伸出前腿。《造化權輿》說:“乾為馬,坤為牛。乾屬於陽,所以馬蹄是圓的。
坤屬於陰,所以牛蹄是裂開的。陽氣生病則陰氣旺盛,所以馬生病會臥倒。陰氣生病則陽氣旺盛,所以牛生病會站立。馬屬於陽性的動物,所以站立時先伸出前腿;牛屬於陰性的動物,所以站立時先伸出後腿,臥倒時先伸出前腿。
馬瘦弱的治療方法
貫眾
每次煮料取兩枚一同煮,給馬食用,瘦弱的蟲子會自行排出,馬就會變得肥壯。
馬在水中受傷導致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法
川烏,草烏,白芷,瓜蒂,豬牙皂角,胡椒,麝香(少量)
馬因疫病導致腹脹快要死亡的治療方法
鹽水,井水(各一升)
混合均勻後灌入馬的口中,如果馬能出汗就會活下來。
應該用於治療馬匹的藥品
鬱金,大黃,黃連,黃柏,黃芩,白藥子,桔梗,甘草,山梔,貝母,知母(等量)
將以上藥物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兩,用酒和蜂蜜調勻後灌入馬的口中。
養牛
購買牛時,應該選擇脖子長,身體短,胸部大,頭部小的,膝蓋低的,臉上毛髮不長的,脊椎高聳,站立時四蹄整齊的為良牛。牛角向上彎曲且短,方正而大,角上的紋路精細的為上品。牛角圓而紋路細的則遲鈍。舌頭紅色且牙齒潔白的對主人有利。舌頭青黑色的對主人不利。前面有肉下垂遮住喉嚨的牛不吉利。前後都沒有肉下垂的牛吉利。牛的陰囊深陷,急速收縮的吉利,橫向突出的不吉利。牛的陰莖逆向堅硬的不吉利。牛尾巴稍長為吉利。耳朵和牛角靠得很近,不需要管束;耳朵和牛角距離遠的,就難以馴服。
臉短的牛壽命短。牛鼻子上有橫紋的不吉利。脊椎骨尖細收斂,臀部厚實的為吉利。毛髮向前生長為吉利,向後生長的則短命不吉利。腳大、尾巴大、肚子大的牛吉利。前腿寬,後腿近的牛吉利。生下小牛時,母牛和小牛頭對頭躺著的為吉利。牛牙齒脫落,人不容易知道。如果看到牛牙齒脫落,獲得此牛則吉利。
建造牛欄
用松木或栗木建造為吉利。地勢乾燥且高,連接丑亥方位為吉利。
牛突然腹脹狂躁亂撞人的治療方法
大黃,皮硝,黃連
將以上藥物磨成粉末,各取半兩。再取雞蛋清一個,酒一斗,混合後灌入牛的口中。
牛感染瘴氣的治療方法
用石南藤和芭蕉葉搗碎取自然汁灌入牛的口中。
水牛氣脹的治療方法
白芷,茴香,桔梗,官桂(各一兩),蒼朮,細辛,芍藥(各一兩三錢),陳皮(九錢)
將以上藥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兩。用生薑一兩,鹽一兩,加入二升水一同煮開後溫熱灌入牛的口中。
水牛患溫熱病的治療方法
防風,桔梗,黃芩,黃柏,黃連,芍藥,知母,貝母,栝蔞仁,鬱金,明礬(各二兩),大黃(二兩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