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八 (20)
卷之九十八 (20)
1. 起居類第七
2. 警身之要
人身元神出入目中,五臟精華亦聚於目,故《陰符經》曰:機在目。《道德經》曰:不見可欲而心不亂。是以內養之法,常要兩目垂簾,返觀內照,降心火于丹田,使神氣相抱,故《太玄·養初一》曰:藏心於淵,美厥靈根。測曰:藏心於淵,神不外也。
心牽於事,火動於中。有動於中,必搖其精。
心調則息自調,靜久則息自定。
息機以死心,死心以養氣。
精、氣、神為內三寶,耳、目、口為外三寶。常使內三寶不逐物而流,外三寶不誘中而擾。
呼吸要綿綿深入丹田。
常要使呼吸為夫婦,神氣為夫婦。蓋夫婦云者,欲其相合而不相離者也。
毋勞爾形,毋搖爾精,毋使爾思,毋慮營營。寡思慮以養神,寡嗜欲以養精,寡言語以養氣。
久視傷心損血,久坐傷脾損肉,久立傷腎損骨,久臥傷肺損氣,久行傷肝損筋。
坐處不可太明,太明則傷魂,不可太暗,太暗則傷魄。尤忌濕氣。心有所愛,不可深愛;心有所憎,不可深憎。
發多梳,則令人明目去風;體多浴,令人傷氣倦怠。
春夏宜早起,秋冬宜晏眠。晏忌日出後,早忌雞鳴前。
凡大小便,宜緊閉口齒,目上視,使氣不泄。
遇小疾可行八段錦,或用六字氣法。
每夜以手擦湧泉穴,左右各三百遍,甚益下元。
五味淡薄,令人神爽氣清,少病。酸多傷脾,咸多傷心,苦多傷腎,辛多傷肝。尤忌生冷硬物。
飲食不可過多,亦不可太速。切忌空心茶,卯時酒,黃昏飯。
夜深不可醉,不可飽,不可遠行。
怒後不可便食,食後不可發怒。
軟蒸飯,爛煮肉少飲酒,獨自宿。此養生之妙法也。
飯後徐徐行數十步,以手摩面及脅及腹,仰面呵氣四五口,能去飲食之毒。
凡早行飲酒一甌,以御霧露之毒。無酒嚼姜一片亦可。
傷食飽脹,可緊閉口齒,聳肩上視,提氣至咽喉,少頃後降入丹田,如此升降四五次則消化矣。
臨睡用石膏、花椒、青鹽末擦齒,以好茶漱之。叩齒數遍,一日飲食之毒不留齒間,終身無齒疾。
求免自警。慎則免侮,謙則免妒,默則免惡,忍則免禍,勤則免誤。此五者廢一焉,求免不可得也。
養生四印:忍默直平也。所謂百戰百勝,不如一忍;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無可揀擇,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
勤有三益。蓋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一夫不耕,則受其飢;一婦不蠶,則受其寒。是勤可以免飢寒也。農民晝則力作,夜則頹然甘寢,故非心淫念無從而生,是勤可以遠淫僻也。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周公論三宗、文王之壽必歸之無逸。呂城公釋之曰:主靜則攸存博厚,自強則堅實精明;操存則血氣循軌而不亂,收斂則精神內守而不浮。是勤可以致壽考也。
房室之戒多矣,而天變為尤。《月令》先雷三日奮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將發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凶災。謂其瀆天威也。今之生子而形殊體缺者,又安知不犯斯禁也?
白話文:
人的精神出入於眼睛,五臟的精華也聚集在眼睛,所以《陰符經》說:「關鍵在於眼睛。」《道德經》說:「不去看那些令人貪慾的事物,心就不會亂。」因此,內在修養的方法,常常要讓兩眼像簾子一樣垂下來,反觀內在,讓心火降到丹田,使精神和氣相互抱合,所以《太玄·養初一》說:「把心藏在深淵之中,使靈根美好。」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把心藏在深淵中,精神就不會外散。
心被外在的事物牽引,心中就會有火動。心中一旦有火動,必然會動搖精氣。
心平靜,呼吸自然會平穩;靜下來的時間久了,呼吸自然會穩定。
用呼吸的平穩來使心平靜,用心的平靜來滋養精氣。
精、氣、神是內在的三寶,耳、目、口是外在的三寶。要經常使內在的三寶不隨外物而流失,使外在的三寶不引誘內心而產生擾亂。
呼吸要細長深遠地進入丹田。
要經常使呼吸和神氣像夫妻一樣,相互結合而不分離。
不要讓身體過度勞累,不要讓精氣搖動,不要讓思緒紛亂,不要憂慮煩惱。減少思慮來滋養精神,減少慾望來滋養精氣,減少言語來滋養氣。
長時間看東西會傷害心臟、耗損血液;長時間坐著會傷害脾臟、耗損肌肉;長時間站著會傷害腎臟、耗損骨頭;長時間躺著會傷害肺臟、耗損氣;長時間走路會傷害肝臟、耗損筋。
坐的地方不能太明亮,太明亮會傷害魂;也不能太陰暗,太陰暗會傷害魄。尤其要注意避免潮濕。心中有所愛,不要過度沉溺;心中有所恨,不要過度憎恨。
多梳頭可以使眼睛明亮,祛除頭風;經常洗澡會使人耗損氣、感到疲倦。
春夏季節應該早起,秋冬季節應該晚睡。晚睡不要超過太陽出來,早起不要早於雞鳴之前。
大小便的時候,應該緊閉牙關,眼睛向上看,使氣不外泄。
遇到小病,可以做八段錦,或者用六字氣法來調理。
每天晚上用手摩擦湧泉穴,左右各三百次,對補養下元很有益處。
飲食清淡,可以使人精神爽快、氣息清暢,減少疾病。吃太多酸的會傷害脾臟,吃太多鹹的會傷害心臟,吃太多苦的會傷害腎臟,吃太多辣的會傷害肝臟。尤其要避免生冷堅硬的食物。
飲食不能過量,也不能太快。切忌空腹喝茶,早上喝酒,傍晚吃飯。
深夜不能喝醉,不能吃太飽,不能走遠路。
生氣之後不要馬上吃飯,吃飯之後不要生氣。
吃軟爛的米飯,煮爛的肉,少喝酒,獨自睡覺。這是養生的妙法。
飯後慢慢走幾十步,用手按摩臉部、脅部和腹部,仰頭呵氣四五口,可以去除飲食中的毒素。
早上出門前喝一小杯酒,可以抵禦霧氣露水的毒害。如果沒有酒,嚼一片生薑也可以。
吃太多導致腹脹時,可以緊閉牙關,聳肩向上看,把氣提到咽喉,過一會兒再讓氣降到丹田,這樣升降四五次就可以幫助消化。
睡覺前用石膏、花椒、青鹽末擦牙齒,再用好茶漱口。叩齒數遍,就可以使一天飲食中的毒素不留在牙齒間,終身不會有牙病。
要尋求避免災禍,必須自我警惕。謹慎就能避免侮辱,謙虛就能避免嫉妒,沉默就能避免惡言,忍耐就能避免災禍,勤勞就能避免錯誤。這五者如果廢掉一個,就無法求得避免災禍。
養生有四個要點:忍耐、沉默、正直、平和。所謂百戰百勝,不如一忍;說一萬句都對,不如一默。對於無法選擇的事,要心平氣和地接受;心裡不藏一點點私心,要心地正直。
勤勞有三種益處。老百姓的生存依靠勤勞,勤勞就能不缺乏。一個男子不耕田,就會挨餓;一個女子不養蠶,就會受凍。可見勤勞可以避免飢寒。農民白天努力勞作,晚上就安穩地睡覺,因此心中不會有邪念,可見勤勞可以遠離邪淫。門軸經常轉動就不會腐朽,流水經常流動就不會腐敗。周公談論三宗,周文王的高壽都歸於他沒有貪圖安逸。呂城公解釋說:主靜,就能保持博大的修養;自強,就能堅實精明;保持正念,就能使血氣運行順暢而不紊亂;收斂心思,就能使精神內守而不浮躁。可見勤勞可以達到長壽。
房事禁忌很多,而天象變化尤其要重視。《月令》記載,打雷前三天,要敲打木鐸,告訴民眾說:「雷要發聲了,不注意自身言行舉止的人,生下的孩子會有缺陷,一定會有凶災。」這是說他們褻瀆了天威。現在生下的孩子形體殘缺,又怎麼知道不是因為犯了這些禁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