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十七 (2)

1. 藥劑丸散湯膏各有所宜不得違制

至煮膏時,當三上三下,以泄其熱勢,令藥味得出,上之使匝匝沸,下之要沸靜,良久乃上之。如有薤白在中者,以兩段漸焦黃為度;如有白芷、附子者,亦令小黃為度。絞膏要以新布,若是可服之,膏滓亦可以酒煮飲之。可藥之膏渣,亦則宜以敷病處。此蓋欲悉盡其藥力也。

凡湯酒膏中,內諸石藥皆細搗之,以新絹裹之內中。《衍義》云:石藥入散,如鍾乳粉之屬,用水研末極細,必要二三日乃已。以水漂澄極細,方可服餌,豈但搗細以絹裹之為例耶!凡煎膏中有脂,先須揭去革脂子,方可用之。如豬脂,勿令經水,臘月者彌佳。凡膏中有雄、硃砂輩,皆當另搗研如面,俟膏畢,乃投入,以物杖攪之,不爾沉聚在下,不勻也。凡草藥燒灰為末,如荷葉、柏葉、茅根、薊根,十灰散之類,必燒焦枯用器蓋覆以存性。

若如燒燃柴薪,煅成死灰,性亦不存而罔效矣!凡諸膏膩藥,如桃仁、麻仁輩,皆另搗如膏,乃以內成散中,旋次下臼,合研搗,令消散。

白話文:

熬製藥膏時,應當反覆加熱三次、冷卻三次,目的是為了散發藥材的熱性,使藥效充分釋出。加熱時要讓藥汁沸騰,冷卻時要讓沸騰靜止,過一會兒再加熱。如果藥材中有薤白,要煮到兩段都呈現微焦黃色;如果藥材中有白芷、附子,也要煮到呈現微黃色。過濾藥膏時要用新布,如果是可以服用的藥膏,藥渣也可以用酒煮來飲用。可以外敷的藥膏渣滓,也適合用來敷在患處。這樣做是為了充分利用藥材的藥效。

凡是在湯藥、藥酒、藥膏中加入的礦物藥材,都要搗碎成細末,用新絹布包好放在藥液中。《衍義》說:礦物藥材加入藥散中,像鍾乳粉之類的,要用水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必須要兩三天才能完成。用水漂洗沉澱到極細的程度,才可以服用,哪裡是只搗碎用絹布包起來就可以了!凡是熬製藥膏中有油脂,要先去除浮在上面的雜質,才能使用。像豬油,不要讓它碰到水,臘月的豬油更好。凡是藥膏中有雄黃、硃砂之類的,都要另外搗碎研磨成麵粉狀,等藥膏熬製完成後,再加入攪拌均勻,不然會沉澱在下面,攪拌不均勻。凡是草藥燒成灰末,像荷葉、柏葉、茅根、薊根,製作十灰散之類的藥,一定要燒到焦枯,用器具蓋住,以保留藥性。

如果像燒柴火一樣燒成死灰,藥性就會消失而沒有效果了!凡是藥膏中油膩的藥材,像桃仁、麻仁之類的,都要另外搗成膏狀,再加入藥散中,輪流放入臼中,一起研磨搗勻,使其消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