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五 (2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十五 (20)

1. 本草谷部

胡麻,(一名巨勝,即胡地黑芝麻。八谷之中惟此為勝,故名)味甘,氣平。無毒。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堅筋骨。久服輕身不老,明耳目,耐飢渴寒暑。生者磨瘡腫,生禿髮,療金瘡止痛。嚼塗小兒頭瘡及濕淫惡瘡,婦人陰瘡。苗各青蘘,味甘,氣寒。無毒。主五臟邪氣,風寒濕痹,補腦髓堅筋骨,耳目聰明,不飢不老增壽。榨汁沐頭髮良。牛傷熱,灌之愈。

白油麻,味甘,氣寒。無毒。生寒,炒則熱。主治虛勞。滑腸胃,行風氣,通血脈,潤肌膚。又生嚼敷小兒頭上,諸瘡良。其油性冷,常食所用滑骨髓,通大小腸。治蛔心痛,敷一切瘡疥癬,殺一切蟲。取油一合,雞子兩枚,芒硝一兩,攪服之,少時即瀉,治熱毒甚良。又取油煎沸,對和無灰酒服之,取微汗,治癰疽發背腫毒,甚效。又治發症,飲油一升,多吐出。蚰蜒入耳,以油作煎餅,枕臥須臾,自出。陳者煎膏,生肌長肉,止痛消癰腫,補皮裂。有牙齒及脾胃疾人不可吃。若煎煉食之,與火無異,戒之。

麻蕡,(云是花,又云即實,又云花、實、蕡是三物,未詳。)味辛,氣平。有毒。(畏牡蠣、白薇。惡茯苓。)主五勞七傷,利五臟,下血,寒氣,破積止痹散膿。多食令見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輕身。麻子味甘,氣平。無毒。入足太陽經與手陽明經。九月採,入土者損人。用帛包,沸湯中浸,湯冷出之,垂井中一夜,勿著水,次用曝乾,新瓦上將去殼用。主補中益氣,中風汗出,皮膚頑痹。逐水利小便,潤大腸,風熱燥結便難。止消渴,破積血,復血脈,催生。治橫逆產及下乳,產後余疾。長髮,可為沐藥。久服肥健不老。花味苦,微熱。治惡風,黑色遍身苦癢。諸風惡血及女人經不通,䗪蟲為使。根汁及煮服之,主瘀血石淋,難產帶下,崩中不止。根及葉搗汁飲一升,主腕折骨痛,捶打瘀血,心腹滿。無時煮乾麻汁服亦同。骨髓風毒疼痛不可運動,(取麻仁一大升,慢火炒香熟,杵令極細如粉,分為十帖,取無灰酒一大湯碗入砂盆中,柳木捶子、麻粉旋濾,取白酒令粉盡即去。余後合酒一處,煎取一半,待溫空服頓服,日用一帖,藥盡即瘥。)

生大豆,味甘,(《內經》云咸。)氣平。(惡五參、龍膽。得前胡、烏喙、杏仁、牡蠣良。黑者入藥,小者尤佳。)主塗癰腫。煮汁飲,殺鬼毒,止痛,烏頭毒、諸藥毒。逐水脹,除胃中熱痹,傷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臟結積內寒。久服令人身重。炒為屑,主胃中熱,去腫除痹,消穀,止腹脹。炒令黑煙未斷及熱後投酒中,主風痹癱瘓口噤,產後諸風虛熱血病。大豆黃卷,(以生豆為芽孽,使曬乾。)味甘,氣平。主濕痹,筋攣膝痛,五臟胃氣結積,益氣止毒。豆豉味苦,氣寒。無毒。無鹽者,皆主傷寒頭痛,寒熱癉氣,惡毒煩躁滿悶,虛勞喘急,心中懊憹。用一升和蔥白煮汁服,治傷寒時疾,發汗。又兩腳疼冷,浸酒服之。暴痢腹痛及血痢,和薤白煮汁服。安胎,取汁服。惡瘡,熬末敷之。

白話文:

本草谷部

**胡麻(黑芝麻):**又名巨勝,就是胡地來的黑芝麻。(在各種穀物中,它最好,所以叫巨勝)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身體虛弱、消瘦,能補養五臟,增強力氣,使肌肉發達,填補髓腦,強健筋骨。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使耳聰目明,耐飢渴寒暑。生的可以磨成泥塗抹瘡腫,也能生長頭髮,治療刀傷止痛。嚼碎塗抹小孩的頭瘡和濕疹惡瘡,以及婦女的陰瘡。

  • 芝麻苗,莖葉青綠茂盛,味道甘甜,性質寒涼,沒有毒性。主要治療五臟邪氣,風寒濕痹,能補腦髓、強筋骨,使耳聰目明,不感到飢餓,延緩衰老,增長壽命。榨汁沐浴頭髮效果好。牛因暑熱受傷,灌服芝麻苗汁可以治癒。

**白油麻(白芝麻):**味道甘甜,性質寒涼,沒有毒性。生用性寒,炒過則性熱。主要治療虛勞病症。能潤滑腸胃,疏通行氣,通暢血脈,滋潤肌膚。生嚼後敷在小孩頭上,對各種瘡都有效。它的油性質寒涼,經常食用可以潤滑骨髓,疏通大小腸。能治療蛔蟲引起的心痛,外敷可以治療各種瘡疥癬,殺死各種蟲。取一合芝麻油,兩個雞蛋,一兩芒硝,攪拌均勻服用,很快就會腹瀉,治療熱毒效果很好。也可以用芝麻油煎沸,對上不含灰的酒服用,使其微微出汗,能治療癰疽發背腫毒,效果很好。又可以治療發病,飲用一升芝麻油,會大量嘔吐出來。蚰蜒鑽入耳朵,用油做成煎餅,枕在耳朵下面一會兒,蚰蜒自己就會出來。陳年的芝麻油煎成膏,可以生肌長肉,止痛消癰腫,修補皮膚裂口。有牙齒疾病和脾胃虛弱的人不宜食用。如果煎炸後食用,效果和火一樣,要戒食。

麻蕡(麻的花或果實):(有人說是花,有人說是果實,也有人說花、果實、蕡是三種不同的東西,未詳細考證。)味道辛辣,性質平和,有毒。(畏懼牡蠣、白薇。厭惡茯苓。)主要治療五勞七傷,能疏利五臟,使血下行,驅寒氣,破除積滯,止痹痛,散膿。多食會讓人看到鬼怪,發狂奔走。長期服用能通達神明,使身體輕盈。

  • 麻子: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沒有毒性。歸屬於足太陽經和手陽明經。九月採收,埋入土中的會損害人。用布包裹,在沸水中浸泡,等水冷了取出,掛在井中一夜,不要沾水,然後曬乾,在新瓦片上除去外殼使用。主要補中益氣,治療中風汗出,皮膚麻木。能逐水利小便,潤滑大腸,治療風熱乾燥導致的便秘。能止渴,破除積血,恢復血脈暢通,催生。能治療胎位不正和下乳,以及產後遺留的疾病。能使頭髮生長,可以用作洗髮藥。長期服用能使人肥壯健康,延緩衰老。
  • 麻花:味道苦澀,性質微熱。能治療惡風,全身發黑發癢。能治療各種風邪惡血以及婦女經血不通,蝽蟲可以作為使藥。
  • 麻根:根汁和煮水服用,能治療瘀血導致的石淋(尿路結石),難產,帶下,以及崩漏不止。根和葉搗汁飲用一升,能治療腕部骨折疼痛,跌打損傷瘀血,以及心腹脹滿。隨時煮麻汁服用也有相同的效果。
  • 骨髓風毒疼痛不能活動,(取麻仁一升,用慢火炒香炒熟,搗成極細的粉末,分成十份,取不含灰的酒一大碗倒入砂盆中,用柳木槌子將麻粉過濾,取得白酒直到粉末完全濾盡。之後將剩下的酒混合一起,煎到剩一半,等溫熱後空腹頓服,每天服用一份,服完藥即可痊癒。)

**生大豆(黃豆):**味道甘甜,(《內經》記載為鹹味)性質平和。(厭惡五參、龍膽。與前胡、烏喙、杏仁、牡蠣同用效果好。黑豆入藥,小粒的更好。)主要外敷治療癰腫。煮汁飲用,可以殺滅鬼毒,止痛,以及解烏頭毒和各種藥物中毒。能逐水消腫,去除胃中熱痹,治療損傷引起的淋瀝不盡。能下瘀血,消散五臟積滯和內寒。長期服用會使身體沉重。炒熟磨成粉末,主要治療胃中熱,消腫除痹,幫助消化,止腹脹。炒到冒黑煙但還沒完全燃燒時,立即投入酒中,可以治療風痹癱瘓、口噤,以及產後各種風邪虛熱血病。

  • 大豆黃卷(豆芽):用生豆子使其發芽生長,然後曬乾。味道甘甜,性質平和。主要治療濕痹,筋脈攣縮、膝蓋疼痛,以及五臟胃氣積滯,能補氣止毒。
  • 豆豉:味道苦澀,性質寒涼,沒有毒性。不加鹽的,可以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寒熱病、癉氣(熱病)、中毒煩躁、胸悶,以及虛勞喘急、心中煩悶。用一升豆豉與蔥白煮汁服用,可以治療傷寒時疫,發汗。也可以用來浸酒服用,治療兩腳疼痛發冷。突然腹瀉腹痛和血痢,與薤白煮汁服用。能安胎,取汁服用。惡瘡,將豆豉熬成粉末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