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四 (45)
卷之九十四 (45)
1. 草部
大戟,味苦、甘,氣寒,陰中微陽。有毒。(小豆為之使。反甘草,畏菖浦、蘆草、鼠屎。十二月採根。陰乾。)主蠱毒,十二水腫,腹滿急痛,積聚癥結。中風皮膚疼痛,吐逆。善治瘀血,通月水,墮胎孕。又治頸癰腫。
澤漆(大戟苗也。)味苦、辛,氣微寒。無毒。一云微毒。(小豆為之使。惡薯蕷。三月三日、七月七採莖葉,陰乾。)主皮膚熱,大腹水氣,四肢面目浮腫,丈夫陰氣不足。
蕘花,味苦、辛,氣寒。有毒。主傷寒溫瘧,下十二水腫,破積聚大堅癥瘕,盪滌腸胃留癖,飲食寒熱邪氣。利水道,痰飲咳逆。
芫花,味辛、苦,氣溫。有毒。(決明為之使。反甘草。陰乾。凡用微熬,不可近眼。)主咳逆上氣,喉鳴喘,咽腫短氣,蠱毒鬼瘧,疝瘕癰腫。消胸中痰水,善唾,水腫,五水在五臟皮膚及腰痛。久服令人虛。殺蟲魚。其根療疥瘡,可用毒魚。
商陸,味辛、甘、酸,氣平。有毒。(忌犬肉。有赤白二種,花赤者根赤,花白者根白,白者入藥用,赤者見鬼神甚毒。但貼腫外用,不可服。)主水脹疝瘕痹,熨除癰腫,殺鬼精物,瀉蠱毒,敷惡瘡。療胸中邪氣滿,十種水,墮胎如人形者,有神。水腫,(取生者去皮,切如小豆許,一大盞,以水三升,煮二升爛,即取粟米一大盞,煮成粥,空心服一度,不得雜食。又切生根雜生鯉魚肉煮作湯,又取六七兩搗汁三合,和酒半升,看大小相度服利下水瘥。)痹不通,(薄切,醋蒸,腫去敷之。)石癰堅如石不作膿。(搗生根搽之,燥即易取軟為度。)一切熱毒腫。(和鹽少許,搗效之,日再易。)
牽牛子,味苦,氣寒。屬火,善走。有毒。(有黑白二種,用黑者,炒用之。)主下氣,療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大小便。落胎。以氣藥引之,則入氣;以血藥引之,則入血。大瀉元氣,用者戒之。不脹滿、不大便秘者勿用。羅謙甫云:牽牛味辛烈,瀉人元氣。若病濕氣勝,不得施化,致大小便不通,則宜用之。然濕病之根在下焦,是血分中氣病,不可用辛辣氣藥瀉上焦太陰之氣也。凡人飲食勞倦,皆血受病,率以此藥瀉之,是血病瀉氣,使氣血俱虛也。
蓖麻子,味甘、辛,氣平。屬陰。有毒。主水癥水脹,又主身體瘡癢疥癩浮腫,屍疰惡氣,榨取油塗之。其藥治腳風腫。催生及胞衣不下。(取七枚研如膏,塗腳底心,子及衣下,速洗拭去,不爾腸出,即用此膏塗頂,腸當自入。)一切腫毒疼痛,(搗敷瘥。)水癥,(水研二十枚服之。吐惡沫加至三十枚,三日一服,瘥則止。)㽲風,手指牽曲,鼻塌。(去皮擘為二片,黃連等分銼如豆,用水浸。春夏二、四日,秋冬、五、六日取一片,平旦、日中面東,用浸藥水吞下。水少旋添,勿令乾,漸加至三、四枚,微利不妨。)瘰癧。(炒熟去皮,爛嚼臨睡服二、三枚,漸加至八、九枚效。)
白話文:
大戟:味道苦中帶甘,藥性寒涼,屬於陰性中帶有微微陽性的藥材,有毒。可以用小豆來加強藥效。但會跟甘草產生反作用,並且畏懼菖蒲、蘆草和鼠屎。在農曆十二月採收根部,然後陰乾。主要治療蠱毒、全身水腫、腹部脹滿且劇烈疼痛、體內腫塊積聚等症狀。也能治療中風引起的皮膚疼痛和嘔吐。擅長治療瘀血,疏通月經,以及墮胎。還可以治療頸部的癰腫。
澤漆(其實是大戟的苗):味道苦中帶辛,藥性微寒,沒有毒性,或說是微毒。可以用小豆來加強藥效。但會跟薯蕷產生不好的反應。在農曆三月三日或七月七日採收莖葉,然後陰乾。主要治療皮膚發熱、腹部水腫、四肢和臉部浮腫,以及男性性功能不足。
蕘花:味道苦中帶辛,藥性寒涼,有毒。主要治療傷寒、溫瘧,能消除全身水腫,破除體內堅硬的腫塊,清除腸胃積存的污垢,以及飲食不當或寒熱引起的邪氣。能疏通水道,化解痰飲引起的咳嗽。
芫花:味道辛辣且苦澀,藥性溫熱,有毒。可以用決明子來加強藥效。但會跟甘草產生反作用。要陰乾,使用時稍微炒過,但要避免接觸眼睛。主要治療咳嗽、氣喘、喉嚨發出哮鳴聲、咽喉腫痛、呼吸短促、蠱毒引起的瘧疾、疝氣、癰腫。能消除胸中的痰水,以及因痰多而頻繁吐唾沫,還能治療全身水腫,特別是五臟和皮膚的水腫,以及腰痛。長期服用會使人虛弱。能殺死蟲魚。它的根部可以治療疥瘡,也能用來毒魚。
商陸:味道辛辣、甘甜、酸澀,藥性平和,有毒。(忌諱與狗肉一起食用。有紅色和白色兩種,花紅色者根也紅,花白色者根也白,入藥用白色的,紅色的非常毒。只能外敷於腫脹處,不能內服。)主要治療水腫、疝氣、關節疼痛麻木,可以用來熱敷以消除癰腫,能殺死鬼怪精靈,瀉除蠱毒,外敷於惡瘡。能治療胸中邪氣鬱結、全身水腫(包括十種水腫),以及墮胎。對於墮胎的功效非常神奇。治療水腫時,取新鮮的商陸去皮,切成小豆大小,取一大碗,加三碗水煮至兩碗爛熟,然後取一碗粟米煮成粥,空腹服用一次,不要吃其他東西。或者,將新鮮的商陸根與新鮮鯉魚肉一起煮湯。也可以取六七兩商陸搗汁三合,加入半升酒,看情況服用,有瀉下利水的效果。治療關節疼痛麻木時,將商陸切薄片,用醋蒸過後敷在患處。治療像石頭一樣堅硬且不化膿的癰腫,可以將新鮮商陸根搗爛後塗抹在患處,等乾了就更換,直到腫塊軟化為止。對於一切熱毒引起的腫痛,可以將商陸搗爛後加入少許鹽敷在患處,每天更換兩次。
牽牛子:味道苦澀,藥性寒涼,屬於火性,善於走竄。有毒。(有黑色和白色兩種,入藥用黑色的,炒過後使用。)主要用於降氣、治療腳部水腫、去除風毒、疏通大小便,以及墮胎。搭配不同的藥物引導,可以入氣分或血分。此藥瀉元氣的力量很強,使用時要小心。如果沒有腹脹、大便不通的情況,就不要使用。羅謙甫認為,牽牛子的味道辛辣猛烈,會耗損人的元氣。如果病是因為濕氣太盛,導致大小便不通,才適合用此藥。然而濕病的根源在下焦,屬於血分中的氣病,不應該使用辛辣的氣藥來瀉上焦的太陰之氣。一般來說,由於飲食或勞累引起的疾病,大多是血分出了問題,如果用牽牛子來瀉,就會導致氣血俱虛。
蓖麻子:味道甘甜且辛辣,藥性平和,屬於陰性,有毒。主要治療水腫和腹脹,還能治療身體瘡癢、疥癩、浮腫、屍疰(一種惡性傳染病)和惡臭氣味,榨取蓖麻油塗抹患處。可以用來治療腳部風腫。還能催生,以及幫助胎盤排出。(取七枚蓖麻子搗成膏狀,塗在腳底中心,以及子宮口,胎盤排出後立即擦洗乾淨,否則可能導致腸子脫出,如果腸子脫出,立即將此膏塗在頭頂,腸子就會自行縮回。)可以治療一切腫毒疼痛,(搗爛後外敷有效。)對於水腫,可以用水研磨二十枚蓖麻子服下,如果出現嘔吐惡沫的反應,可以加至三十枚,每三天服用一次,痊癒後停止。對於瘈疭(一種痙攣病)、手指牽曲、鼻樑塌陷的症狀,可以將蓖麻子去皮剝成兩片,與黃連等分切碎如豆,用水浸泡。春夏兩天或四天,秋冬五天或六天後,取出浸泡的藥片,在清晨或中午面向東方,用浸泡的藥水吞服。藥水少了就加一些,不要讓藥片乾了,逐漸增加至三四枚,稍微腹瀉沒有關係。對於瘰癧,可以將蓖麻子炒熟去皮,爛嚼後在睡前服用二三枚,逐漸增加至八九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