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一 (3)
卷之九十一 (3)
1. 通治諸方
發熱三朝門劑
參蘇飲,治小兒發熱憎寒咳嗽,或遇天時,或感風寒異氣,疑似之間,最宜服此發散。
人參,紫蘇,桔梗,前胡,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枳殼,乾葛
上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煎五分,服無時。
惺惺散,治小兒風寒,時氣發熱必作痘疹,宜服此。
人參,白朮,白茯苓,苦桔梗,細辛,栝蔞根,甘草(各等分)
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薄荷三片同煎,去滓溫服無時。要和氣入姜煎。
升麻湯,治大小人時氣瘟疫,頭痛足冷,脈數發熱,肢體煩疼及瘡疹,疑貳之間,或未經解利而瘡毒已發。又云痘疹大便如常者並宜服之。
升麻,葛根,芍藥,甘草(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溫服無時。亦可為細末調湯,煩熱者則溫服,寒多者則熱服。
敗毒散,治痘瘡壯熱,已出未快,咽喉腫痛,胸膈不利。
人參,桔梗,甘草,柴胡,荊芥,防風,陳皮(等分),牛蒡子(加倍)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四分去滓,食後溫服。
消毒飲,治痘熱盛,毒氣壅遏,無問前後皆可服。
人參,甘草,黃連,牛蒡子(各二錢),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姜一片水一盞,煎四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三豆飲子,治時行瘟疫,天行痘疹者,預服之。
黑豆,綠豆,赤小豆(各半升),甘草(一兩)
同水九升煮,豆熟為度,逐日空心任意飲之,七日後瘡必發快。
托裡散,治一切痘疹疳瘍,或熱或寒,發出不快及已出白塌倒陷。
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白朮,茯苓,甘草,芍藥,黃芩,肉桂(等分)
上為粗末,水一盞,姜一片,棗一枚。每服一錢,煎四分,不時服。熱去桂,寒去芩。此托裡藥,乃痘疹之要藥,善能用者,必無毒氣內陷之憂。
紅綿散(一名天麻散),治痘疹身有大熱,面赤氣粗無汗,為表未散者可服之。此藥以天麻、麻黃髮表為主,有汗者不得服,腠理已開不宜再發汗也。有汗而熱者,則宜惺惺散為和解之藥。故仲景論表證有宜發汗者,有宜和解者,有宜調和榮衛者。今有汗而熱,則和解為宜;虛而熱者,則宜調榮衛,如和中散之類是也。
天麻,荊芥(各一分),麻黃(去節),甘草(炙。各二錢),全竭(七個金者)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半盞、薄荷二葉、酒四五滴,煎二三沸帶熱服之。如疹未出,再進一服,次又一服。若是傷風寒證,服亦不妨。
生油劑,治小兒臟腑伏熱未成瘡疹,四肢微覺有熱,食物似減,頭髮干立,或額多微熱,用生油一小盞旋傾入鐵銚內以溫水一小盞和之,以杖攪之,煎令水盡,更攪之令勻如蜜則止。夜臥時服,每服百日。一晬至三歲每服二蜆殼,五歲至七歲三蜆殼,八歲至十五歲服半合,大人一合至二合,量大小增減,服後良久令臥少時,大小便利,四肢熱退,痘疹不生,若已出者不可服。
白話文:
發熱三天用的藥方
參蘇飲:治療小孩發燒、怕冷咳嗽,可能是因為天氣變化,或是感染風寒之類的病氣,在還不能確定是什麼病的時候,最適合服用此藥來幫助身體發散病邪。
藥材:人參、紫蘇、桔梗、前胡、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枳殼、乾葛。
用法:用水一杯,加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煎煮五分鐘後,隨時可以服用。
惺惺散:治療小孩因為風寒而發燒,常常會伴隨出痘疹,適合服用此藥。
藥材:人參、白朮、白茯苓、苦桔梗、細辛、栝蔞根、甘草(每種藥材等量)。
用法:將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杯,加薄荷三片一起煎煮,去除藥渣後溫服,服藥時間不拘。要注意用藥時加入薑一起煎,以幫助藥氣運行。
升麻湯:治療大人小孩感染時疫,出現頭痛、腳冷、脈搏快、發燒、身體痠痛,以及長瘡、出疹子等症狀,在還不確定是什麼病、或是還沒緩解就出現瘡毒時都可以服用。也有人說,痘疹患者如果排便正常也可以服用。
藥材:升麻、葛根、芍藥、甘草(每種藥材等量)。
用法:將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杯煎煮到剩半杯,去除藥渣後溫服,服藥時間不拘。也可以磨成細末,用熱水沖泡後服用。如果發熱嚴重,就溫服,如果怕冷就熱服。
敗毒散:治療痘瘡發高燒,已經出疹但還沒有完全透出來,咽喉腫痛,胸部覺得不舒服。
藥材:人參、桔梗、甘草、柴胡、荊芥、防風、陳皮(每種藥材等量),牛蒡子(用量加倍)。
用法:將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杯煎煮四分鐘後,去除藥渣,在飯後溫服。
消毒飲:治療痘疹發熱嚴重,毒氣阻塞不通,無論在發病前還是發病後都可以服用。
藥材:人參、甘草、黃連、牛蒡子(每種藥材二錢)。
用法:將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加生薑一片用水一杯煎煮四分鐘,去除藥渣後溫服,服藥時間不拘。
三豆飲子:治療流行性瘟疫,以及預防天花等痘疹,可以事先服用。
藥材:黑豆、綠豆、赤小豆(每種半升),甘草(一兩)。
用法:將藥材一起放入水中煮,豆子煮熟就可以,每天空腹時隨意飲用。服用七天後,痘疹就會順利發出來。
托裡散:治療各種痘疹、瘡瘍,不論是發熱還是怕冷,出疹不順利或是已經出疹卻變得凹陷。
藥材: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白朮、茯苓、甘草、芍藥、黃芩、肉桂(每種藥材等量)。
用法:將藥材磨成粗末,用水一杯,加生薑一片、紅棗一顆。每次服用一錢,煎煮四分鐘後,隨時可以服用。發熱嚴重時可以去除肉桂,怕冷時可以去除黃芩。這個藥方是幫助身體恢復的藥,對於痘疹非常重要,如果使用得當,就不會擔心毒氣進入身體內部。
紅綿散(又名天麻散):治療痘疹發高燒,臉色發紅、呼吸粗重、沒有汗,這是因為身體表面還沒有發散開來,可以服用此藥。此藥以天麻、麻黃幫助身體發汗為主,如果已經有汗就不能服用,因為毛孔已經打開,不應該再發汗了。如果有汗還發熱,就適合服用惺惺散來調和身體。所以張仲景說,治療表面症狀,有適合發汗的,也有適合調和的,也有適合調和營衛的。現在如果有汗還發熱,就適合調和身體;如果身體虛弱又發熱,就適合調和營衛,像是和中散這類的藥方。
藥材:天麻、荊芥(各一份),麻黃(去除節)、甘草(炙烤過。各二錢),全蠍(七個金色的)。
用法:將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半杯,加薄荷兩片、酒四五滴,煎煮兩三下就起鍋,趁熱服用。如果疹子還沒發出來,可以再服一次,之後再服一次。如果是感冒著涼的症狀,服用此藥也沒關係。
生油劑:治療小孩體內有潛伏的熱,還沒形成瘡疹,只是四肢稍微感覺發熱,食慾好像變差,頭髮乾枯豎立,或是額頭微微發熱。用生油一小杯,倒入鐵鍋中,加溫水一小杯,用棍子攪拌,煎煮到水乾,繼續攪拌均勻像蜜一樣就可以了。在晚上睡覺前服用,連續服用一百天。一歲到三歲每次服用二個蜆殼的量,五歲到七歲服用三個蜆殼的量,八歲到十五歲服用半合的量,大人服用一合到二合的量,根據體型大小增減。服用後過一段時間,要讓小孩躺一下,如果排便順暢,四肢退熱,就不會長痘疹。如果痘疹已經出來就不能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