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十一 (7)

1. 晝夜啼哭

小兒蘊熱毒為瘡疹,因外未得出,內不得散,則神不安以致然耳。當此察其蘊毒在表在裡。若發而渴,面赤,小便赤,宜微表令出可也。若外無熱,大便秘,腹脹滿者,當令大便通則無壅滯之氣,榮衛通行,神魂泰然,癢瘡出亦快矣。或以為心熱,為痰聚,而用下藥,良由不知其本云。

白話文:

小孩因為體內積聚熱毒,導致皮膚長出瘡疹,但這些熱毒沒辦法從皮膚發出來,也沒辦法從體內散去,就會使小孩精神不安,因而啼哭。這時候應該觀察熱毒是在身體表面還是內部。如果發燒而且口渴、臉色發紅、小便赤黃,就應該稍微用發汗的方式,讓熱毒從皮膚散發出去。如果沒有發燒,卻有便秘、肚子脹滿的情形,就應該幫助小孩排便,讓體內的穢氣得以疏通,氣血運行順暢,精神自然安穩,癢疹也能更快發出來。有人認為是心火旺盛或是有痰積聚,就用瀉下的藥物,實在是因為不了解根本原因啊。

2. 不乳食

痘瘡不乳食有虛實二證。或吐或利,面青、目睛青黑色者,為虛寒,宜溫之。若大小二便如常,面赤而氣壅,或渴或睡中驚或咬牙,目白睛黃或赤,氣喘身熱,此實熟中滿不乳食也。

白話文:

痘瘡發作時不喝奶,有虛證和實證兩種情況。如果出現嘔吐或腹瀉,臉色發青、眼睛周圍呈青黑色,這是屬於虛寒的症狀,應該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如果大小便正常,臉色發紅且呼吸急促,或者口渴、睡覺時容易驚醒或磨牙,眼睛的白色部分呈現黃色或紅色,同時出現氣喘和發燒的症狀,這就是屬於實熱內盛,導致胸腹脹滿而不喝奶的情況。

3. 痘瘡入目

心熱生肝風,肝主目,熱毒沖之,故為患。宜涼肝丸、密蒙花散服之,秦皮湯洗之。痘後而目傷者,蓋因目中生痘,或食發物,或毒熱太甚,上蒸肝膈故也。切不可用點藥。但以穀精散、人參牛蒡子散、菊花散、羌活防風散治之,外用秦皮湯洗之。痘瘡平復,與雞鴨蛋食之,則傷神效。若腫脹不能開者,用雞蛋清調黃連末塗兩太陽穴並足心,以引熱毒。

白話文:

心火旺盛導致肝風內動,而肝臟又主宰眼睛的功能,當熱毒向上衝擊眼睛,就會產生病症。應該服用涼肝丸、密蒙花散來治療,並用秦皮湯來清洗眼睛。如果痘瘡痊癒後眼睛仍然受損,可能是因為眼睛內長了痘子,或是吃了會誘發病情的食物,又或者是熱毒過於嚴重,向上蒸騰影響了肝臟和橫膈膜所導致的。絕對不可以亂用眼藥,只能服用穀精散、人參牛蒡子散、菊花散、羌活防風散來治療,並用秦皮湯清洗眼睛。痘瘡完全痊癒後,不要吃雞蛋、鴨蛋,因為會損耗精神。如果眼睛腫脹到無法睜開,可以用雞蛋清調和黃連末,塗抹在太陽穴和腳心,以引導熱毒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