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天烏散,塗一切腫毒。
天南星,草烏,赤小豆,黃蘗(各等分),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調貼患處,或用米醋亦佳。
解毒丸,治小兒一切瘡腫毒癤、丹毒、赤遊腫。
玄參,連翹,升麻,黃芩,芍藥(各三錢),當歸,羌活,防風,生地黃,荊芥,甘草(各一錢),
上末,煉蜜丸,如雞頭子大,以青黛為衣,燈芯、薄荷湯下。
五福化毒丹,治小兒蘊積熱毒,口舌生瘡,身體多疥。
玄參,桔梗(各半兩),茯苓(二兩),人參,牙硝,青黛(各半兩),甘草(七錢),麝香(一字),金銀箔(各十片)
上末,煉蜜丸,芡實大。一歲兒服一丸,分四服,薄荷湯化下。及治痘疹後痘毒上攻,口齒涎血、臭氣,仍以雞翎掃藥於口內。
玄參劑,解諸熱,消瘡毒。
玄參,生地黃(各一兩),大黃(半兩,煨)
為末,煉蜜丸,燈芯、淡竹葉湯下。或入砂糖少許,有加防風、羌活、赤芍、連翹。
漏蘆湯,治小兒癰瘡,及丹毒瘡癤。
漏蘆,麻黃(去節),連翹,升麻,黃芩,甘草,芒硝(各二錢),大黃(一兩),白蘞(七錢),
上咀,每服一錢,白水煎,量大小加減。
青解丸,治小兒五臟積熱,毒氣上攻,胸腫咽喉痛,頭面發熱,唇口乾燥,兩頰生瘡,驚風潮熱,痰壅。
寒水石,石膏(各四兩),青黛(一兩),
上未,蒸餅丸,芡實大。每服一丸,新汲水磨下。
一方,治軟癤久不愈,用出窯新磚為末,醋調敷。
一方,用大枳殼一枚,去穰,於空地上磨,令口平,以調麵糊搭四圍,黏在癤上,自破膿出盡,更無痕跡。
白話文:
藥方
天烏散,塗抹各種腫毒。 使用天南星、草烏、赤小豆、黃檗(各等份),將它們研磨成粉末,用生薑的自然汁液調和後塗抹在患處,或者用米醋調和效果也很好。
解毒丸,治療兒童各種瘡腫毒癤、丹毒、赤遊腫(一種皮膚炎症)。 使用玄參、連翹、升麻、黃芩、芍藥(各三錢),當歸、羌活、防風、生地黃、荊芥、甘草(各一錢),將它們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像雞頭子那麼大,再用青黛(一種藍色顏料)包覆丸子。用燈芯草、薄荷煮的湯送服。
五福化毒丹,治療兒童體內積蓄熱毒,導致口舌生瘡,身體多處長疥瘡。 使用玄參、桔梗(各半兩),茯苓(二兩),人參、牙硝、青黛(各半兩),甘草(七錢),麝香(一字),金銀箔(各十片),將它們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像芡實那麼大。一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一丸,分四次服用,用薄荷湯化開送服。也可以治療痘疹後痘毒向上侵犯,導致口齒流血、口臭的情況,可以使用雞毛掃將藥粉掃入口腔內。
玄參劑,可以解除各種熱症,消除瘡毒。 使用玄參、生地黃(各一兩),大黃(半兩,烤過),將它們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用燈芯草、淡竹葉煮的湯送服。也可以加入少許砂糖,有時會加入防風、羌活、赤芍、連翹。
漏蘆湯,治療兒童癰瘡以及丹毒、瘡癤。 使用漏蘆、麻黃(去掉節)、連翹、升麻、黃芩、甘草、芒硝(各二錢),大黃(一兩),白蘞(七錢),將它們切成小塊,每次服用一錢,用白水煎煮,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青解丸,治療兒童五臟積熱,導致毒氣向上侵犯,出現胸部腫脹、咽喉疼痛、頭面發熱、嘴唇乾燥、兩頰生瘡、驚風潮熱、痰液阻塞等症狀。 使用寒水石、石膏(各四兩),青黛(一兩),將它們研磨成粉末,用蒸熟的麵餅做成丸子,像芡實那麼大。每次服用一丸,用新打的井水磨開送服。
一方,治療軟癤長時間不癒合,用剛出窯的新磚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敷在患處。
一方,用大的枳殼一個,去除內部,在空地上磨平開口,用麵糊在四周圍住,黏在癤子上,讓膿液自然流出,之後就不會留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