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五 (1)
卷之十五 (1)
1. 病機
小兒丹毒赤遊腫者,蓋熱毒客於腠理,搏於血氣,發於外皮上,赤如丹砂,熱毒與血相擊,而風乘之,所以赤腫遊走遍身也。此由乳母食酒面煎炙等物過度,與夫烘衣與兒,不候冷即著,多成此疾。或發於手足,或發於頭面、胸背,令兒燥悶,腹脹如火,其痛不可言。有入腹之證,便不可救。
仍小兒一周之內,皮毛肌肉,筋骨髓腦,五臟六腑,榮衛,皆未堅固,譬如草木茸芽之狀,未經寒暑,即嬌嫩不堅。故小兒一周之內,不可頻頻洗浴。恐濕熱之氣,鬱蒸不散,遂成赤遊腫,或片片如胭脂塗染,皆腫而壯熱。若毒入腹中者,則腹脹硬,多致不救。凡此證候,皆洗浴脫著而得之也。
赤遊丹腫者,急用蜞針法刺之,使吮其惡血而毒解矣。次服水黃散、葛根白朮散、五和散,皆可選而用之。及丹熱、實熱、龍帶熱者,並用大連翹湯加大燈心煎服,敗毒散,解毒丸並宜服之。
白話文:
小兒丹毒,也就是皮膚紅腫遊走的病症,是因為熱毒侵入皮膚紋理,與血氣相搏,然後在皮膚表面爆發出來,紅得像丹砂一樣。熱毒與血氣互相衝擊,再加上風邪的侵擾,所以紅腫會遊走全身。這通常是因為哺乳的母親吃太多酒、麵食、煎炸等食物,或是烘乾衣服後,沒等涼就馬上給嬰兒穿上,導致這種疾病。紅腫可能發生在手腳、頭面、胸背等部位,會讓嬰兒感到煩躁、悶熱,腹脹如火,疼痛難以言喻。如果熱毒進入腹部,就難以救治了。
嬰兒在一歲之內,皮膚、肌肉、筋骨、骨髓、大腦、五臟六腑、營養及防禦系統都還不夠堅固,就像草木剛發芽的樣子,沒有經過寒暑的鍛鍊,非常嬌嫩不耐。所以嬰兒在一歲之內,不應該頻繁洗澡,以免濕熱之氣鬱積不散,導致紅腫遊走的病症,或是出現像胭脂塗抹一樣的紅腫,並且伴隨著發熱。如果毒素進入腹部,會導致腹脹硬,大多無法救治。這些病症,都是因為洗澡或穿脫衣服不當造成的。
對於紅腫遊走的丹毒,要趕緊用水蛭針刺法刺破,讓水蛭吸出惡血,毒素就能解除了。接下來可以選擇服用「水黃散」、「葛根白朮散」或「五和散」。如果是丹毒發熱、實熱、或龍帶熱,則可以用「大連翹湯」加「燈心」煎服,「敗毒散」、「解毒丸」也都很適合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