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甘露飲,治小兒胃中客熱,牙宣口氣,齒齦腫爛,時出膿血,或肌煩不欲飲食,及赤目腫痛,不住涼藥,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及治身面皆黃,肢體腫,大便不調,小便澀黃並治。

熟地黃,麥門冬(去心),枳殼(炒),甘草(炙),茵陳,枇杷葉(拭去毛),石斛,黃芩,生地黃,天門冬(去心。各等分),

上咀,每服二錢,水煎,食後服。

聚金丸,治大便下血,發熱煩躁,腹中熱痛作渴,脈來弦數。或驚熱,目赤昏澀;或有酒毒去血,並治之。

黃連(一兩,水浸曬乾,一兩炒,一兩泡,一兩生用),黃芩,防風(各一兩),

上末,麵糊丸,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千金地黃丸,治心熱腸風,臟毒去血。

生地黃(半斤,研,取汁連渣,二味拌勻曬乾),黃連(四兩),

上未,煉蜜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後麥門冬湯下。

白話文:

藥方

甘露飲: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小兒因胃裡有虛熱引起的各種問題,像是牙齦腫脹、口臭、牙齦潰爛流膿血,或是身體煩躁不想吃東西、眼睛紅腫疼痛,而且不適合吃寒涼藥物的情況。還能治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以及全身或臉部發黃、肢體水腫、大便不順暢、小便量少且顏色黃等症狀。

藥材組成:熟地黃、麥門冬(去除心)、枳殼(炒過)、甘草(炙過)、茵陳、枇杷葉(擦去絨毛)、石斛、黃芩、生地黃、天門冬(去除心),每種藥材的份量都一樣。

使用方法: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取兩錢,加水煎煮後服用,在飯後服用。

聚金丸: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大便出血,並伴隨發燒煩躁、腹部發熱疼痛口渴、脈象弦數等症狀。還能治療因驚嚇引起的發熱、眼睛紅腫昏花,或是因飲酒過度導致的出血等情況。

藥材組成:黃連(四兩,其中一兩用水浸泡後曬乾、一兩炒過、一兩泡過、一兩直接生用),黃芩、防風,每種藥材各一兩。

使用方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千金地黃丸: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心火旺盛、腸道有風熱或體內毒素引起的便血。

藥材組成:生地黃(半斤,磨成汁,連同藥渣與黃連拌勻曬乾),黃連(四兩)。

使用方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在飯後用麥門冬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