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六 (1)

1. 治法

錢氏云:小兒睡而自汗出者,肌肉虛也,止汗散主之;遍身汗出者,香瓜丸主之。上至胸,下至臍,此胃虛也,當補脾,益黃散主之。有實證自汗,外因感冒風邪,發熱無間,昏醒浸浸汗出,或厚衣臥而額汗出也,當救表解肌,用百解散、止汗散主之。

小見無疾,但睡中汗出如水,覺而經久不幹,此名積證盜汗,脾冷所致,宜三稜散,次益黃散主之。

有時時冷汗漸出,髮根如貫珠,面額上濈濈然,此為驚汗,宜鎮驚丸、琥珀抱龍丸及茯苓湯加麻黃根取效。有病困睡,寐中而身體汗流,此因陽虛所致,久不已,令人瘦瘠,心氣不足,津液妄出故也,用茯神湯加黃耆主之。

白話文:

錢氏說:小孩子睡覺時自己流汗,是因為肌肉虛弱,可以用止汗散來治療;如果是全身都流汗,可以用香瓜丸來治療。汗水從胸部到肚臍之間流出,這是胃虛,應該要補脾,可以用益黃散來治療。另外,如果是有實證的自汗,是因為外感風邪感冒,發燒持續不斷,昏迷醒來時汗流不止,或是因為穿太多衣服睡覺而額頭出汗,應該要先解除表證、疏通肌肉,可以用百解散或止汗散來治療。

還有一種情況是,看起來沒病,但睡覺時汗如水流,醒來後很久都不會乾,這叫做積證盜汗,是脾胃虛寒引起的,可以用三稜散,再來用益黃散來治療。

還有一種情況是,時常會慢慢冒出冷汗,汗珠像珍珠一樣從髮根滴下來,臉上額頭濕漉漉的,這是驚嚇引起的汗,可以用鎮驚丸、琥珀抱龍丸,或用茯苓湯加上麻黃根來治療。如果生病很疲勞想睡覺,睡著時全身流汗,這是因為陽氣虛弱引起的,如果持續很久,會使人消瘦,是因為心氣不足,津液才會妄流出去,可以用茯神湯加上黃耆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