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六 (1)
卷之十六 (1)
1. 治法
小兒諸疾,皆由乳食無度,過於飽傷,以致不能克化,留而成積。初得之時,不問乳積、食積、氣積,並以木香丸、消積丸之類。其驚積,以辰砂膏或青龍丸,量輕重而疏導之,仍以調氣和胃取愈。大抵小兒肚腹或熱、或脹、或堅硬,皆由內實,法當疏利之。故東垣云:食者,有形之物,傷之則宜損其食,其次莫若消導,丁香爛飯丸、枳朮丸之類主之。稍重則攻化,三稜消積丸、木香見哯丸之類主之。
尤重,或吐、或下,瓜蒂散、備急丸之類主之,以平為期,不可太過。蓋脾已傷,又以藥傷,鮮有生者。蓋青皮一味,治小兒積病,雖不可無,亦不可過,多損真氣,大能發汗,有汗者不可用。
白話文:
小兒各種疾病,大多是因為餵奶或食物沒有節制,吃得太飽傷了脾胃,導致食物無法消化,堆積成積滯。剛開始發病的時候,不論是奶積、食積還是氣積,都用木香丸、消積丸之類的藥來治療。如果是驚嚇造成的積滯,則用辰砂膏或青龍丸,依照病情輕重來疏導,再以調理氣機、和諧脾胃的方法來痊癒。
大致來說,小兒的肚子發熱、脹氣或是摸起來堅硬,都是因為體內有積滯,治療方法應該是疏通和排泄。所以李東垣說:食物是有形的物質,吃傷了就應該減少食物的攝取,其次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幫助消化,可以用丁香爛飯丸、枳朮丸之類的藥來治療。如果病情稍重,則應該用攻伐消化的藥,比如三稜消積丸、木香見哯丸之類的藥來治療。
如果病情嚴重,出現嘔吐或腹瀉,則用瓜蒂散、備急丸之類的藥來治療,目標是恢復平和,不可以過度用藥。因為脾胃已經受損,如果又用藥物傷了脾胃,很少有能活下來的。青皮這一味藥,雖然可以治療小兒積滯的疾病,但也不可以過量使用,用多會損傷身體的正氣,而且很會發汗,所以有汗的人不可以使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