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瀉心湯,治心熱。
黃連(一兩,微炒),
為末,酒水調二三分,量兒大小與之。
導赤散,治小腸實熱。
生地黃,木通,甘草(各等分),竹葉煎服。
瀉青丸,治肝熱。
當歸,龍膽草,川芎,梔子,大黃,羌活,防風
上為末,蜜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或半丸。
洗肝散,治肝經積熱,眼目赤腫,羞明,兼有風痰。
防風,羌活,當歸,川芎,薄荷,甘草,大黃(各等分),
為末,水調。
瀉黃散,治脾熱口臭咽乾。
藿香(七錢),防風(四兩),山梔(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三兩),
上為末,同蜜酒炒香,每服一錢。
瀉黃散,治脾熱口苦,身體蒸熱,皮膚如橘之黃,困倦喜睡。
黃連,黃芩,梔子,黃柏,茵陳(各五錢),茯苓,澤瀉(各三錢),
水煎服。
瀉白散,治肺熱。
桑白皮,地骨皮(各一兩),甘草(三錢),
為末,水調服。
清神散,治肺熱鼻塞生瘡,不聞香臭或有餘毒。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防風,桔梗,細辛,天花粉
上等分咀,散入薄荷少許煎,不拘時服。
滋腎地黃丸,治腎熱。
黃柏(二錢),知母(一錢),桂(一分半),
上為末,熟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百沸湯下。
梨漿飲,治胃熱口氣,痰飲嘔逆,不思飲食,乃胃家蓄熱。
茵陳(去梗,童便浸一宿,起曬乾),柴胡,黃芩,人參,前胡,甘草,秦艽,生地黃,薄荷(各等分),
上咀,加梨漿一匙,水煎服。
三黃丸,治胃肺大腸及三焦之熱。(方見大人火門。)
芩連四物湯,治榮熱而燥。
川芎,當歸,白芍藥,生地黃(各半兩),黃芩,黃連(各二錢半),
上咀,水煎,食前服。
六合湯,治血熱即遍體生瘡,每日巳午間發熱,遇夜則涼。
當歸,川芎,白芍藥(炒),生地黃,大黃(煨),柴胡(各等分),
水煎服。
四順散,治實熱氣脈壯實,臟腑熱結,大便秘澀。
當歸,川芎,大黃,甘草(各等分),
上銼,水煎,食前服。
六和湯,治虛熱,三焦五臟不和,啼哭煩躁,夜出盜汗。
川芎,當歸,白芍藥,生地黃,人參,白朮(各等分),
上咀,水煎,不拘時服。
火府丹,治心虛心熱,小便赤澀,多驚,睡臥不穩。
生地黃,木通(各五錢),當歸,梔子,黃芩,甘草(各二錢),
上咀,水煎服。
惺惺散(方見痘疹門。)
(錢氏)白朮散,四君子湯(二方見泄瀉門,並治虛熱之劑。)
消風散,治小兒風熱,因解衣風邪客於皮毛,惡風發熱多睡。
荊芥穗,甘草(炙),川芎,羌活,殭蠶(去嘴),人參,茯苓,蟬蛻,藿香葉,防風(各半兩),厚朴(姜炒),芍藥,陳皮(去白。各二錢),
白話文:
[藥方]
瀉心湯,治療心臟有熱。 黃連(一兩,稍微炒過),磨成粉末,用酒水調和二三分,依照小孩的大小給予服用。
導赤散,治療小腸有實熱。 生地黃、木通、甘草(各等分),用水煎服。
瀉青丸,治療肝臟有熱。 當歸、龍膽草、川芎、梔子、大黃、羌活、防風。 以上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丸狀,像芡實一樣大,每次服用一丸或半丸。
洗肝散,治療肝經積熱,眼睛紅腫、怕光,同時有風痰的症狀。 防風、羌活、當歸、川芎、薄荷、甘草、大黃(各等分),磨成粉末,用水調服。
瀉黃散,治療脾臟有熱引起的口臭和咽喉乾燥。 藿香(七錢)、防風(四兩)、山梔(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三兩),以上磨成粉末,用蜂蜜酒一起炒香,每次服用一錢。
瀉黃散,治療脾臟有熱引起的口苦、身體發熱像蒸一樣、皮膚像橘子皮一樣黃、疲倦想睡。 黃連、黃芩、梔子、黃柏、茵陳(各五錢),茯苓、澤瀉(各三錢),用水煎服。
瀉白散,治療肺臟有熱。 桑白皮、地骨皮(各一兩),甘草(三錢),磨成粉末,用水調服。
清神散,治療肺熱引起的鼻塞生瘡、聞不到氣味或者有餘毒。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防風、桔梗、細辛、天花粉。以上等分,切碎,加入少許薄荷煎煮,不拘時間服用。
滋腎地黃丸,治療腎臟有熱。 黃柏(二錢)、知母(一錢)、桂(一分半)。以上磨成粉末,用熟水做成丸狀,像梧桐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二十丸,在飯前用剛煮沸的水送服。
梨漿飲,治療胃熱引起的口氣、痰飲嘔吐、不想吃東西,這是因為胃部積蓄熱氣。 茵陳(去掉莖,用童子尿浸泡一晚,取出曬乾),柴胡、黃芩、人參、前胡、甘草、秦艽、生地黃、薄荷(各等分),以上切碎,加入一匙梨漿,用水煎服。
三黃丸,治療胃、肺、大腸以及三焦的熱。(藥方在大人火門中。)
芩連四物湯,治療因體內燥熱引起的身體乾熱。 川芎、當歸、白芍藥、生地黃(各半兩),黃芩、黃連(各二錢半),以上切碎,用水煎服,飯前服用。
六合湯,治療血熱引起的全身長瘡,每天下午發熱,晚上則涼。 當歸、川芎、白芍藥(炒過)、生地黃、大黃(煨過)、柴胡(各等分),用水煎服。
四順散,治療身體強壯、氣脈充實,臟腑熱結,大便乾燥難解。 當歸、川芎、大黃、甘草(各等分),以上切碎,用水煎服,飯前服用。
六和湯,治療虛熱,三焦和五臟不調和,引起啼哭煩躁,夜裡盜汗。 川芎、當歸、白芍藥、生地黃、人參、白朮(各等分),以上切碎,用水煎服,不拘時間服用。
火府丹,治療心虛心熱,小便赤澀,容易驚嚇,睡覺不安穩。 生地黃、木通(各五錢),當歸、梔子、黃芩、甘草(各二錢),以上切碎,用水煎服。
惺惺散(藥方在痘疹門中。)
(錢氏)白朮散、四君子湯(這兩個藥方在泄瀉門中,都是治療虛熱的藥方。)
消風散,治療小孩因風熱,脫掉衣服後風邪進入皮膚,引起怕風、發熱、嗜睡。 荊芥穗、甘草(炙過)、川芎、羌活、僵蠶(去掉嘴)、人參、茯苓、蟬蛻、藿香葉、防風(各半兩),厚朴(用薑炒過)、芍藥、陳皮(去掉白色的部分。各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