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安神散,治小兒截癇,安心神。

人參,茯苓,菖蒲,白蘚皮,遠志(各五錢),石膏(二錢半),犀角(銼),甘草(炙。各一錢),

上咀,加麥門冬一撮煎服。

牛黃膏,治小兒風癇迷悶,抽搐潮涎。

膽南星,全蠍(去毒炒),蟬蛻(去足。各二錢),殭蠶(去嘴炒),白附子,防風,天麻(煨。各一錢),

上為細末,蒸棗肉研膏丸,如小豆大,用荊芥淡薑湯調服。

太乙散,治小兒胎癇正發,未分瘥後。

天漿子(炒),全蠍梢(各二十一個),防風,麝香(一字),天麻,辰砂(飛。各五錢),

上為細末,用乳汁調化,不時服。

(錢氏)五癇丸,鎮一切癇。

硃砂(半兩),水銀(一錢),鉛(二兩),雄黃(一兩),珍珠(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麻子大。每服一丸,金銀煎湯下。

南星散,治癇後喑不能言。

天南星(濕紙裹煨)

上為末,每服一字,豬膽汁調下。

利驚丸,治食癇熱癇者宜下之。(方見驚門。)

瓜蒂散,治小兒十歲以上可用吐法。(方見大人痰門。)

白話文:

安神散,治療小兒突然發作的癲癇,可以安定心神。

藥材:人參、茯苓、菖蒲、白蘚皮、遠志(各五錢),石膏(二錢半),犀角(磨碎)、炙甘草(各一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加入一把麥門冬一起煎煮後服用。

牛黃膏,治療小兒風癇發作時昏迷、抽搐、口流涎沫等症狀。

藥材:膽南星、全蠍(去除毒性後炒過)、蟬蛻(去除足部)、僵蠶(去除頭部後炒過)、白附子、防風、煨過的川芎(各一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蒸熟的棗肉搗成膏狀,再將藥膏搓成如小豆般大小的藥丸,用淡荊芥薑湯送服。

太乙散,治療小兒剛出生就發作的癲癇,無論發作時或發作後都可使用。

藥材:炒過的天漿子、全蠍尾部(各二十一個)、防風、麝香(少許)、天麻、水飛過的辰砂(各五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母乳調勻後隨時服用。

(錢氏)五癇丸,可以鎮定所有類型的癲癇。

藥材:硃砂(半兩)、水銀(一錢)、鉛(二兩)、雄黃(一兩)、珍珠(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劑,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一丸,用金銀花煎湯送服。

南星散,治療癲癇發作後失聲不能說話的情況。

藥材:用濕紙包裹後煨過的天南星。

用法:將天南星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少許,用豬膽汁調和後服用。

利驚丸,治療因飲食或熱引起的癲癇,適合使用瀉下的方法。(具體藥方請參見《驚門》相關內容。)

瓜蒂散,治療十歲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催吐的方法。(具體藥方請參見《大人痰門》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