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 (1)

1. 哭無聲候第十七

2. 病機

《幼幼新書》云:鍾洪聲大,澗遠流長。形處胞胎之中,受氣充足,水火兼濟,心腎不虧,所以發聲清響洪亮,是其根本深壯,稟賦充實,抑自然之理也。初生啼哭,發聲不出,或短促呃呃,上下氣不相乘,此由胎氣不足,根本不壯,何必藥焉?縱使以意投藥,終非長大之兒,醫當不可不察。

白話文:

《幼幼新書》說:像洪鐘發出宏亮聲音,像山澗流水般源遠流長。這是因為胎兒在母體中,氣血充足,水火陰陽調和,心腎功能都很好,所以發出的聲音清澈響亮,這是因為他根本強壯,天賦充足,符合自然的道理。剛出生的嬰兒,如果啼哭時發不出聲音,或者聲音短促微弱,上氣與下氣無法協調,這是因為胎兒在母體時就氣血不足,根基不夠強壯,這種情況並不需要用藥。即使勉強用藥治療,也無法讓孩子健康長大,醫生必須仔細觀察分辨。

3. 客忤候第十八

4. 病機

小兒客忤,是外人帶來穢惡之邪氣忤之。一若中人,是為客忤。雖是父母家人,或從遠來外至,經履神廟喪門,飲酒騎馬乍至,汗氣穢氣近兒,若一染之,皆為客忤。凡兒中忤,面變五色,狀若驚癇,但目不上視,或口吐青白沫,喘息腹痛,反側瘛瘲,如驚無異。此緣小兒心虛,精神不足,易犯客忤之氣,切不可作驚治,宜補心神,自不畏犯。

凡中忤發搐,脈來弦急而數,面色變易,視其口中有懸壅,左右有小泡,即以竹刺潰之,或以指甲摘之,藥用避邪正氣散安神,自愈也。

白話文:

小兒受到客忤,是因為外人帶來不乾淨的邪氣侵擾所致。這種情況就像人被外來的邪氣沖犯,所以稱為客忤。即使是父母家人,或從遠方來訪,曾經經過寺廟、喪家,或是飲酒、騎馬後才剛來到,身上帶有汗臭味或穢氣,只要一靠近小孩,都可能讓小孩受到客忤。凡是小孩受到客忤,臉色會出現青、黃、赤、白、黑的變化,樣子像受到驚嚇抽搐,但眼睛不會向上翻,或者會吐出青白色的泡沫,呼吸急促、肚子疼痛,身體翻來覆去、抽筋,與受到驚嚇的樣子沒什麼不同。這是因為小孩心氣虛弱、精神不足,容易受到客忤之氣侵襲,千萬不可以當作受到驚嚇來治療,應該要補養心神,自然就不會害怕受到客忤侵犯。

凡是受到客忤而出現抽搐,脈象會呈現緊繃、急促的狀態,臉色也會改變。仔細觀察他的口腔,如果看到懸雍垂腫大,左右兩側有小水泡,就用竹片刺破,或是用指甲摘破,然後用避邪正氣散來安神,自然就會痊癒。

5. 物觸候第十九

6. 病機

大抵小兒隨其心性,不可觸逆。凡有所愛之物,不可強直取之,心神所好,若不遂欲,心氣解散,神逐物遷,不食不言,神昏如醉,四肢垂嚲,狀如中惡。醫士見之,莫之措手,如有此證,詢其母及左右,順其所欲,然後用藥則安也。

白話文:

大致上,小孩子要順著他的性情,不可以違逆他。凡是他喜歡的東西,不可以強硬地拿走。他心裡喜愛的事物,如果不能如他所願,就會心氣渙散,精神跟著事物跑,變得不吃不說,精神恍惚像喝醉酒一樣,四肢無力下垂,看起來像中邪一樣。醫生看到這種情況,常常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有這種症狀,要問他的母親或身邊的人,了解他想要什麼,順著他的心意,然後再用藥就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