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當歸散,治小兒胎中受寒,面色青白腹痛,啼哭不寧。

當歸,官桂,川芎,白姜(炮),香附子,木香,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字,以乳汁調下,日二服,看大小加減服之。

勻氣散,治小兒胎寒,咳嗽氣喘腹脹。

桔梗,陳皮(一錢),砂仁,茴香(各五分),白姜(二分半),粉草(四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空心沸湯調。

參苓白朮散,治小兒脾胃虛寒瀉泄,不思乳食。(方見瀉泄門。)

白芍藥湯,治胎腹痛,乳母同服。

白芍藥(炒),澤瀉(各一錢),炙草,薄荷(各二分),

上水煎,加姜三片、鉤藤一錢。如乳母服宜大劑。

白話文:

藥方

當歸散,治療嬰兒在母胎中受寒,導致臉色青白、腹痛、啼哭不安。

使用當歸、肉桂、川芎、炮過的乾薑、香附子、木香、甘草,各取相同份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撮,用母乳調和後餵食,一天服用兩次,可依照嬰兒的體型大小增減用量。

勻氣散,治療嬰兒因胎寒引起的咳嗽、氣喘、腹脹。

使用桔梗、陳皮各一錢,砂仁、茴香各五分,乾薑二分半,甘草四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小撮,在空腹時用滾燙的開水調和後服用。

參苓白朮散,治療嬰兒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瀉,以及食慾不佳,不想喝奶。(此方劑在瀉泄門中有詳細說明。)

白芍藥湯,治療因胎寒引起的腹痛,建議哺乳的母親一同服用。

使用炒過的白芍藥、澤瀉各一錢,炙甘草、薄荷各二分。

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並加入三片生薑和一錢的鉤藤。如果哺乳的母親服用,劑量應該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