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四 (4)
卷之八十四 (4)
1. 四物湯論
上為末,酷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湯送下。
(東垣)固真丸,治白帶久下不止,臍腹冷痛,目中溜火,視物昏花,齒惡熱飲,但喜寒食。此皆寒濕秉於胞內,肝經陰火上溢,故目中溜火;其惡熱飲者,陽明經中伏火也。法當大瀉寒濕,以此丸治之。
黃柏(酒炒),白芍藥(各五分),柴胡,白石脂(各一錢),白龍骨,當歸(酒洗。各二錢),乾薑(三錢,炮)
上除龍骨、石脂水飛另研外,余共為細末,糊丸,如芡實子大。日乾空心白湯下,少時以飯壓,是不令熱藥犯胃也。忌生冷、硬物、酒濕、麵食。
人參黃耆湯,治婦人氣血俱虛,久患白帶,瘦弱無力,腰脹腿痠,身熱面黃,飲食無味,小便淋澀,服此全效。
當歸,茯苓(各一錢),白朮,芍藥,地骨皮,人參,川芎(各七分),黃耆(蜜炙),鹿角霜(為細末,藥煎熟時,起入五匙和勻服),炙甘草,車前子,熟地黃(各五分),
上水二盞,棗三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金櫻蓮子散,治脾胃虛弱,赤白帶下俱效。
金櫻子(冬採乾擦去毛,三兩,淨炒,切破,去子淨用),蓮子(去心),頭面(各二兩,炒),白扁豆(二兩,炒),牡荊實(即黃荊子也),糯米(一合,炒),
上為細末,每用四錢,入熟蜜三匙,滾湯調服,無不效。
涼血地黃湯,治婦人血崩,由陰虛不能制火,火激其血,故崩下。用此王道方。
黃芩,荊芥穗(各七分),蔓荊子,黃柏,知母,藁本,細辛,川芎,黃連,羌活,升麻,柴胡,防風(各三分),生地黃,當歸(各八分),甘草(五分),紅花(少許)
上水盞半,煎八分,空心服。
龍骨散,治血崩不止。
龍骨(煅),當歸,香附子(炒。各一兩),棕毛灰(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四錢,空心米湯調,忌油膩、雞、魚、爆炙物。
阿艾丸,治血崩屢驗,老婦尤效。
白姜(鹽酒或米醋炒,八錢),香附子(童便浸,炒,一兩),玄胡索(炒,六錢),真阿膠(炒成珠),艾葉(各一兩。製成灸艾,用糯米糊作餅,瓦上炕干,勿令焦,研為細末)
上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黃芩散,治壯熱崩中下血,是陽乘陰,故經血泛溢,宜清之,此方最好。
黃芩(不拘多少,為細末)
燒秤錘淬酒,食前調三四錢。一方有乾薑、白芷;一方木耳、黃芩等分為丸,俱效。
如聖散,治血崩,三服全愈。
櫚棕子,每服二錢,空苡烏梅湯調服。
烏梅肉,乾薑(俱燒存性,為末。各二兩),
七灰散,治血崩神效。
蓮蓬殼,益母草,旱蓮草,罌粟殼,醃蟹殼,棕毛葉,藕節灰(等分,燒存性為末)
白話文:
四物湯論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米糊製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
固真丸,治療婦女白帶長期不止,肚臍腹部冷痛,眼睛好像有火光流動,看東西模糊不清,牙齒不喜歡熱的食物和飲料,但喜歡冷的食物。這些都是因為寒濕積聚在子宮內,肝經的陰火向上溢出,所以眼睛裡好像有火光流動;不喜歡熱的食物和飲料,是因為陽明經中潛伏著火熱。應該用藥大力祛除寒濕,用這個藥丸來治療。
黃柏(用酒炒過),白芍藥(各五分),柴胡,白石脂(各一錢),白龍骨,當歸(用酒洗過,各二錢),乾薑(三錢,炮製過)
除了龍骨、石脂用水研磨外,其他藥材一起磨成細粉,用米糊製成丸子,像芡實子那麼大。每天曬乾後,空腹用白開水送服,過一會兒再吃飯,這樣是為了不讓熱藥傷害胃。忌吃生冷、堅硬的食物、酒、濕麵食。
人參黃耆湯,治療婦女氣血都虛弱,長期患有白帶,身體瘦弱無力,腰脹腿痠,身體發熱面色發黃,吃東西沒有味道,小便不順暢,服用這個藥效果很好。
當歸,茯苓(各一錢),白朮,芍藥,地骨皮,人參,川芎(各七分),黃耆(用蜂蜜炙過),鹿角霜(磨成細粉,藥煎好時,加入五匙調勻服用),炙甘草,車前子,熟地黃(各五分)
以上藥材用水兩杯,加上三枚紅棗,煎到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金櫻蓮子散,治療脾胃虛弱,赤白帶下都有效。
金櫻子(冬天採摘,擦乾淨毛,三兩,淨炒,切開,去掉籽,只用果肉),蓮子(去心),白麵粉(各二兩,炒過),白扁豆(二兩,炒過),牡荊實(就是黃荊的果實),糯米(一合,炒過)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用四錢,加入三匙熟蜂蜜,用滾燙的開水調勻服用,效果很好。
涼血地黃湯,治療婦女血崩,是由於陰虛不能控制住火氣,火氣激動血液,所以造成血崩。用這個藥方是正確的方法。
黃芩,荊芥穗(各七分),蔓荊子,黃柏,知母,藁本,細辛,川芎,黃連,羌活,升麻,柴胡,防風(各三分),生地黃,當歸(各八分),甘草(五分),紅花(少許)
以上藥材用水一杯半,煎到剩八分,空腹服用。
龍骨散,治療血崩不止。
龍骨(煅燒過),當歸,香附子(炒過,各一兩),棕毛灰(五錢)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空腹用米湯調服,忌吃油膩、雞肉、魚肉、爆炒的食物。
阿艾丸,治療血崩效果很好,對年老的婦女尤其有效。
乾薑(用鹽酒或米醋炒過,八錢),香附子(用童子尿浸泡後炒過,一兩),玄胡索(炒過,六錢),真阿膠(炒成珠狀),艾葉(各一兩,製成艾絨,用糯米糊做成餅,在瓦片上烘乾,不要燒焦,磨成細粉)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糊製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鹽酒或鹽湯都可以送服。
黃芩散,治療發熱很厲害的血崩,是由於陽氣過盛而陰氣虛弱,所以經血大量流失,應該清熱,這個藥方最好。
黃芩(不拘多少,磨成細粉)
將燒紅的秤錘放入酒中淬火,飯前用三四錢藥粉調服。另一個藥方有乾薑、白芷;還有一個藥方用木耳、黃芩等量磨成丸子,都有效。
如聖散,治療血崩,服用三次就能痊癒。
棕櫚子,每次服用二錢,用烏梅湯調服。
烏梅肉,乾薑(都燒成炭,磨成粉,各二兩)
七灰散,治療血崩有神奇效果。
蓮蓬殼,益母草,旱蓮草,罌粟殼,醃蟹殼,棕毛葉,藕節灰(等量,燒成炭,磨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