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十四 (1)

1. 卷之八十四

2. 螽斯廣育

3. 汪衢序

螽斯廣育者,孰集之?徐氏汝元集而傳之,以公於人也。汝元,余故友襄府典鱔鶴山遺腹子也,生質敏穎,幼從學於太學生葉光山,攻舉子業,既而多病,復問醫學於余族侄子良。子良素以醫術鳴,時汝元以儒通醫,故其術易精。其存心,每每以濟人為急務,弗規於利,良可嘉也。

頻來於余,常以《素問》脈理、病機、治法及劉、李、張、朱諸氏之書詰之,汝元皆亹亹條析,隨問隨對,略無凝滯。此見汝元醫有所本,業有師承,非復近時俗醫記本草而療病,泥古方而藥人也,不侔矣。凡醫書自上古軒岐《靈》《素》,歷漢、唐、宋,而至於我皇明,作術之行於世者,二百餘家,汝元悉究精微,敘而集之,名曰《古今醫統》。凡有關於醫者,靡不博極該詳,誠集諸醫之大成者也。

《螽斯廣育》卷,余披而閱之,有原始要終論、陰虛論、調經諸論,尤見生生不息之功多。余嘉其有心得之妙,鑿鑿有理,諄諄懇懇,以嗣續為重,果能體而行之,未必無螽斯之產也。其用心,亦仁矣哉!胡云峰云:醫而儒,明醫也,汝元以之。汝元,名春甫;思鶴,號也。

齡青質穎,該博群集,而況精義不已,誠為鳴世之士云。新安韓溪道人汪衢序。

白話文:

誰能收集關於子嗣眾多、繁衍廣大的知識呢?是徐汝元先生收集並傳播出來,公諸於世的。汝元是我的老朋友,襄府典膳鶴山的遺腹子,天資聰穎,年幼時跟隨太學生葉光山學習,研讀科舉考試的內容。後來因為常常生病,又向我的族侄子良學習醫術。子良向來以醫術聞名,當時汝元以讀書人的身分學習醫術,所以醫術容易精進。他心存濟世救人的念頭,不以追求利益為目的,實在值得讚揚。

汝元常常來找我,用《黃帝內經·素問》的脈理、病機、治療方法,以及劉完素、李杲、張從正、朱丹溪等醫家的著作來請教我。汝元都能詳細分析、清楚說明,隨問隨答,沒有任何遲疑。由此可見汝元醫術有所依據,學業有所傳承,不像現在一般的庸醫,只是背誦本草藥性就用來治病,死守古老的藥方來開藥給病人,與他們不一樣。從上古軒轅黃帝、岐伯的《靈樞》、《素問》,歷經漢、唐、宋,到我朝明代,行於世的醫書有兩百多家,汝元都能深入研究,詳細整理,編撰成書,命名為《古今醫統》。凡是關於醫學的內容,無不廣泛而詳細,確實是集合各家醫學的大成之作。

我翻閱《螽斯廣育》這一部份,裡面有探討生命起源與終結的理論、關於陰虛的論述、以及調理月經的論述,尤其可見它闡述了生命生生不息的道理。我讚賞他有獨到的見解,論證確實有理,諄諄教誨,以延續子嗣為重,如果能實踐書中的內容,未必不能多子多孫。他的用心,真是仁慈啊!胡云峰說過:「讀書人當醫生,才是真正的明醫。」汝元就是這樣的人。汝元,名春甫;思鶴,是他的號。

年紀輕輕就天資聰穎,博學廣聞,而且還不斷精進醫學的奧義,實在是能揚名於世的人啊。新安韓溪道人汪衢寫序。

4. 汪子良序

螽斯之集,為廣嗣也。螽斯一生,九十九子,而廣嗣之義有取焉。其亦淵乎微哉!天之生人,能啟其機,而必待於有相之道以贊之。贊之非其道,生生之機或息矣。蓋合天人以成者,能也;世之人率意而成者,遇也。幸乎天而不讚之以人者,惑也;至有自散其人而責望於在天者,妄也。

吾徒徐汝元有憂之而是,合古今而集焉。好生之仁可想矣。是集也,以攝精調經為本,兼以胎產須知之助,參究脈證,虛實寒熱,斟酌加減,皆其律。集古今之秘,以成廣嗣之全書,而無膠柱刻舟之弊。誠足以究聖賢之蘊,以贊化育之機者也。世之人知所以用之,則百斯男,螽斯蟄蟄,非惟利人於一時,咸有以衍宗於百世矣。

錫祚永之胤,終天地之功,孰非汝元之功耶!是為序。邑人心谷汪宦子良序。

白話文:

螽斯這種昆蟲聚集,是為了繁衍後代。螽斯一生能產下九十九個卵,這其中廣泛生育後代的意義值得我們學習。這道理真是既深遠又奧妙啊!上天創造人類,能啟動生育的機制,但也必須藉助正確的方法來輔助它。如果輔助的方法不對,生育的機制可能會停止。能夠結合天道與人事來成就生育,這是能力;世人隨心所欲而生育,那是機遇。只求上天保佑而不去努力人為輔助,這是迷惑;甚至有人自己損害生育能力,卻反而責怪上天,這更是荒謬。

我的學生徐汝元,因為憂慮世人生育問題,所以整合古今資料,編成了這本書。他那喜愛生命的仁心可以想見。這本書以保養精氣、調理月經為根本,並輔以懷孕生產的注意事項,仔細研究脈象、證候,辨別虛實寒熱,斟酌藥方的加減,都有其規律。它收集了古今的秘方,編成這本廣泛生育的完整書籍,而沒有拘泥於固執不變的弊病。這實在足以探究聖賢的奧義,來輔助天地造化生育的機制。世人如果懂得如何運用這本書,就能生養眾多男丁,就像螽斯一樣繁盛,不僅能造福當代,還能為後世的宗族繁衍做出貢獻。

能讓子孫綿延不斷,直到天長地久,這功勞,又有哪個不是徐汝元的功勞呢!因此寫下這篇序文。邑人心地善良的汪宦子良寫序。

5. 原始要終論

大矣哉,人之有生也!其陰陽造化之妙乎!夫陰陽生生不息之德,其在於物,則本乎乾坤;其在於人,則根乎精血。是故雖具道體之妙,而實遇修用之機。自其常而觀之,雖愚夫愚婦,固亦可以知也;自其變而言之,雖志士仁人,亦有所不能焉。是故體則陰陽精血也,用則陰陽配合也。

精血盈足,配合中時,此其常也,所謂愚夫愚婦之有知者,一自然之理也;精血虧欠,配合不時,此其變也,所謂智士仁人之不能者,一顛沛之勢也。夫以處其常也,予固知其無待形於言矣。然而當其變也,豈可以弗辯哉!達道君子,安可不以用變之際而加之意焉者乎?是理也,先哲神之,而愚亦得以及其意矣,請詳陳於左。《易》曰: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

又曰: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正所謂獨陽不生,獨陰不成是也。蓋為人之夫婦,猶天地然。天地這道,陰陽和而後萬物育;夫婦之道,陰陽和而後男女生。苟或父精母血,一有不及,而謂有胎孕者,未之有也。是故欲求子者,必先審其婦之月經調否。經者,常也,如月月應期而來,按期止無易常也,故曰月經。

期有不調者,或先或後,或一月兩至,或間月一來;有絕閉不通,有頻來不止;或先痛而後行者,或先行而後痛者;有黑色者,有紫色者,有淡色者;有白帶、白淫、白濁者,是皆血氣不調者也。諸如此類,必按證以藥而調治之。

及夫男子之病,亦在所當知也。其有不足者,有腎虛精滑,有精冷精清;或臨事而不堅,堅即流而不射;有盜汗夢遺,有便濁淋澀,有腰憊不能轉搖,有好色以致陰虛,有勞熱者,有虛寒者,是皆精氣不足者也。諸如此類,亦必按證施藥而補益之。夫男而無以上諸病,然後可以獨責乎婦。

若此者,誠男子之責也,奈何歸咎於婦哉?婦無恙亦未如之何也已矣。婦之經脈既調,男之真精亦足,所謂陰陽和,氣血平,則百病不生,而樂有子乎且壽矣,奚艱嗣之有哉!既和之以陰陽,且按之以方法,而人事亦不可不盡也。訣曰:三十時中兩日半,二十八九君須算。落紅滿地是佳期,金水過期空霍亂。

霍亂之時枉費工,樹頭樹底覺殘紅。但解開花能結子,何愁丹桂不成叢。此蓋婦人月經方止,金水初生,此時子官正開,乃受精結胎之候,妙合太和之時,宜以人事副之,庶不失造化之妙也。過此佳期,則子宮閉而不受胎矣。然男女之別,各有要妙存焉。月經方過,一日、三日、五日交合者,此乾道成男;二日、四日、六日交合者,坤道成女。

又云:陰血先至,陽精後沖,縱氣來乘,血開裹精,陽內陰外,是則精勝其血。故陽為之主,男形所由以成也;若陽精先入,陰血後參,橫氣來助,精開裹血,陰內陽外,是則血勝其精,故陰為之主,女形所由以成也。欲嗣之廣者,必由斯道而得之。誠由斯而求之,亦由斯而得也。

白話文:

人能誕生於世,真是太偉大了!其中陰陽交合化生的奧妙啊!陰陽生生不息的運作,體現在自然界,就源於天地乾坤;體現在人身上,就根植於精血。因此,人雖具備天地陰陽的奧妙,但還需要後天的調養才能發揮。從一般情況來看,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能明白這個道理;但從變化來看,即使是志向遠大、有仁德的人,也可能無法完全理解。所以,人的根本在於陰陽精血,運用的關鍵在於陰陽的配合。

精血充足,配合時機得當,這是一般情況,也是普通人都能理解的自然規律。精血不足,配合時機不對,這就是變化,即使是聰明有見識的人也難以應對,是一種顛倒錯亂的狀態。對於一般情況,我認為無需多言。但是,當出現變化時,怎麼可以不加以辨明呢?通曉道理的君子,怎能不重視並思考這些變化呢?這個道理,古代的聖賢早已洞悉,我也理解了其中的含義,現在就詳細地說明一下。《易經》說:「天地陰陽交合,萬物才能化育成熟;男女交合,萬物才能產生。」

又說:「陰陽的特性結合,剛柔的形體才會顯現」,這正是所謂「單獨的陽不能產生,單獨的陰也不能形成」的道理。人成為夫妻,就如同天地一樣。天地的運行,必須陰陽調和萬物才能生長;夫妻的相處,也必須陰陽調和才能生育兒女。如果父親的精液或母親的血液,有一方不足,卻還說能夠懷孕,那是沒有的事情。所以,想要生育子女,必須先了解婦女的月經是否正常。所謂月經,就是指規律性,像月亮一樣每月按時來潮,按期停止,沒有異常,所以稱為月經。

如果月經不調,有時提前,有時延後,有時一個月來兩次,有時隔月才來一次;有時閉經不來,有時頻繁不止;有時先痛經後出血,有時先出血後痛經;有的經血是黑色的,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淡色的;有的會有白帶、白淫、白濁等分泌物,這些都是氣血不調的表現。遇到這些情況,必須根據具體症狀用藥調理。

至於男子的疾病,也應該了解。男子有的精氣不足,有的腎虛精滑,有的精液寒冷清稀;有的在性事時無法勃起,勃起後又很快射精;有的會盜汗、遺精,有的會小便混濁、淋漓澀痛,有的會腰部疲憊無法轉動,有的因為好色而導致陰虛,有的有勞累發熱,有的有虛寒,這些都是精氣不足的表現。遇到這些情況,也必須根據具體症狀用藥補益。如果男子沒有以上這些疾病,才能夠單獨責怪婦女。

如果真是這樣,那是男子的責任,怎麼可以歸咎於婦女呢?婦女如果沒有問題,那也沒辦法了。婦女的經脈已經調和,男子的精氣也充足,這樣陰陽調和,氣血平和,就不會生病,而且能快樂地生育子女,並長壽,哪裡會有難以生育的煩惱呢!既然已經調和了陰陽,而且也按照方法進行,那麼人事也要盡力。口訣說:「三十天中,取兩天半的時機,二十八九天時也要計算。月經結束,子宮正開的時候是最佳時機,過了這段時間再努力,也只是枉費工夫。」

「枉費工夫的時機,就像樹頭樹底的殘花一樣。只要懂得開花才能結果的道理,又何愁無法長成茂盛的桂樹林呢?」這說明婦女月經剛結束,子宮剛開始準備受精,這時候子宮正開,是適合受精懷孕的時機,是陰陽交合的最佳時刻,應該配合人為的努力,才不會錯失天地的造化。過了這段時間,子宮就會閉合而無法受孕了。然而男女之間的差異,各自有其奧妙之處。月經剛結束,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交合,屬於陽道,容易生男孩;在第二天、第四天、第六天交合,屬於陰道,容易生女孩。

又說:「陰血先到,陽精後至,正氣來扶助,血液張開包住精液,陽在內陰在外,這樣是精勝過血,所以陽為主導,就形成男性的形體。如果陽精先入,陰血後到,正氣來幫助,精液張開包住血液,陰在內陽在外,這樣是血勝過精,所以陰為主導,就形成女性的形體。想要子孫繁衍,必須遵循這個道理。只要按照這個道理去求,也一定可以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