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 (1)

1. 婦人衄血候

2. 病機

婦人鼻衄,亦由氣血傷動而作也。凡氣血調和,則循環表裡經絡,澀則不散。若勞傷損動,因而生熱氣逆,流溢入於鼻者,則成鼻衄也。產後見衄者不可治。

刺蘇散,治婦人鼻衄不止。

刺蘇,生地黃(各二兩),桑耳,發灰,艾葉(炒),蒲黃(炒。各一兩),

為細末,每服二錢,無時米飲調下。

(《千金》)伏龍肝散,治男婦五臟結熱,衄血、吐血並皆治之。

伏龍肝,生地黃,竹茹(一彈丸),芍藥,當歸,黃芩(各一錢),川芎,甘草(各五分),

上咀,水盞半,煎一盞,溫服。

(《百問》)茅花湯,治鼻衄,立止。

白茅花

濃煎汁飲之。一方搗茅根,取汁一合,飲之即止。

(《局方》)犀角地黃湯、四生丸、雞蘇散、四物湯,加側柏葉、山梔仁,並治鼻衄極效。(方見前。)

白話文:

婦女流鼻血,也是因為氣血損傷擾動造成的。一般來說,氣血調和順暢,就能在體內經絡循環,如果氣血阻塞不暢,就會難以疏散。如果因為過度勞累或損傷而使氣血擾動,產生熱氣上逆,熱氣溢流到鼻子,就會形成流鼻血。產後出現流鼻血的情況,則難以治療。

刺蘇散,用來治療婦女流鼻血不止。

藥材包含:刺蘇、生地黃(各二兩),桑耳、頭髮燒成的灰、艾葉(炒)、蒲黃(炒。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間用米湯調服。

(出自《千金方》)

伏龍肝散,用來治療男女因五臟積熱而導致的流鼻血、吐血等症狀。

藥材包含:伏龍肝、生地黃、竹茹(一彈丸大小)、芍藥、當歸、黃芩(各一錢)、川芎、甘草(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略微搗碎,用水一盞半煎成一盞,溫服。

(出自《百問》)

茅花湯,用來治療流鼻血,能立即止血。

藥材:白茅花

將白茅花濃煎成汁服用。另一種方法是搗碎茅根,取汁一合服用,也能立即止血。

(出自《局方》)

犀角地黃湯、四生丸、雞蘇散、四物湯,加上側柏葉、山梔仁,都能有效治療流鼻血。(藥方見前文。)

3. 婦人大便下血候

4. 病機

臟腑損傷,風邪易入。凡熱氣在內,令人下血;風氣在內,大便血色如豆汁,腹中疼痛。婦人面無血色,時有寒熱,而脈浮弱,按之絕者,為下血也。

白話文:

臟腑功能受損,風邪容易入侵。凡是體內有熱氣,會導致便血;體內有風邪,大便出血的顏色會像豆汁一樣,並且腹部疼痛。婦女如果臉色蒼白沒有血色,時常感到忽冷忽熱,而且脈象浮弱,按下去幾乎感覺不到,這就是因為下血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