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 (1)

1. 病機

婦人中風,角弓反張,風痹手足不隨,偏枯口噤,口眼喎斜,風眩頭痛,血風,心神驚悸,癲狂,骨節痛風,血風走注,瘙癢癮疹,風痰,腳氣,腰痛諸疾,以上諸證,雖各有方論,亦要先明其大體,察脈之虛實,辨證之冷熱,相人之強弱,入臟入腑,在絡在經,首以局方調治,未可孟浪處施。今之治法,先宜順氣,然後治風,萬不失一。

蓋有中風、中寒、中暍、中痰、中氣,皆能令人涎潮昏塞,所謂朱紫相臨,玉石不分,醫者不可不詳也。如中風若作中氣治之,十愈八九;中氣若作中風治之,十無一生。所以疑惑之間,不問中風中氣,首以蘇合香丸、麝香煎、五積散。如中痰則有參蘇飲,如中寒則有理中湯,如中暍有白虎湯。

的然中風,如三生飲、木香煮散、排風、續命、風引、大小竹瀝、大八風湯、至寶丹、牛黃清心丸,辨其冷熱虛實而投之,未有不安者也。然此疾積襲之久,非一日所能致。今人服藥二、三服,便欲責無效,多見其不知量也。須宜大劑久服,方可奏功。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信夫!

白話文:

婦女中風,身體僵硬向後彎曲如弓,或是風邪侵襲導致手腳麻痺不聽使喚,半身不遂、口噤不能言、口眼歪斜,或是因風邪引起的頭暈頭痛、血風、心神不寧、驚嚇、癲狂,關節疼痛像風吹一樣,血風遊走不定、皮膚搔癢起疹子,因風邪引起的痰,腳氣病,腰痛等各種疾病,以上這些病症雖然各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但也必須先了解其大體情況,觀察脈象的虛實,辨別病症的寒熱,評估病人身體的強弱,了解病邪是侵入臟腑還是經絡,首先要用《局方》中的方法來調治,不可貿然施治。現在的治療方法,應該先調理氣機,然後再治療風邪,這樣做絕對不會有錯。

因為有中風、中寒、中暑、中痰、中氣等情況,都能使人流口水、昏迷不醒,這就像把好壞混雜在一起,醫者不可不詳細分辨。例如把中風當成中氣來治療,十個有八九個會好;把中氣當成中風來治療,十個沒有一個能活。所以在搞不清楚的情況下,不論是中風還是中氣,先用蘇合香丸、麝香煎、五積散。如果是中痰,就用參蘇飲;如果是中寒,就用理中湯;如果是中暑,就用白虎湯。

如果確診是中風,就用三生飲、木香煮散、排風、續命、風引、大小竹瀝、大八風湯、至寶丹、牛黃清心丸等方劑,根據病症的寒熱虛實來選用,沒有不見效的。然而這種疾病是長期累積而成的,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治好的。現在的人吃藥兩三帖,就想看到效果,實在是太沒耐心了。必須要用大劑量的藥,長期服用,才能見效。孟子說:「七年的病,要用三年的艾來治療」,這話說的真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