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一 (2)
卷之八十一 (2)
1. 腦疽
杜碧清亦明醫也,自病腦疽,療之不愈。丹溪往視之,曰:何不服防風通聖散?曰:已服數劑,丹溪曰:合以酒製之。碧清乃自悟,以為不及。
白話文:
杜碧清也是一位有名的醫生,但他自己得了腦疽這種病,治療了很久都沒有好。朱丹溪去看他,說:「你怎麼不吃防風通聖散呢?」杜碧清說:「已經吃過好幾帖了。」朱丹溪說:「應該用酒來調製這藥。」杜碧清這才恍然大悟,覺得自己沒有想到這一點,感到有所不及。
2. 鬢疽
焮痛發寒熱或拘急者,發散表邪。
不作膿或膿成不潰者,並宜托裡。
作膿焮痛者,托裡消毒。
膿已成作痛者,速針之。
潰而不斂或流清漿者,宜峻補。
一人患鬢疽,焮痛作腫發熱,以小柴胡湯加連翹、金銀花、桔梗,四劑而愈。
一人因怒後鬢際腫痛發熱,以小柴胡湯加連翹、金銀花、天花粉,四劑,根盤俱消,惟瘡頭作痛。以仙方活命飲,二劑,痛止膿熟,針之,更以托裡消毒藥愈。
一老人患此,腫痛發熱,膿清作渴,脈濡而澀,此氣血俱虛也,欲補之。彼見作渴發熱,乃服降火之劑,果作嘔少食,復求治。以六君子湯,四劑嘔止食進,仍用補藥,月餘愈。
一人膿成焮痛,發嘔少食,以仙方活命飲,一劑而止,以六君子加當歸、桔梗、皂角刺,潰而愈。
一人嗜酒與爆炙,年五十餘,夏初,左絲竹空穴努出一角,長短大小如雞距而稍堅。予曰:此少陽所過,氣多血少,未易治也,須斷肉味,先解其食毒,針灸以開泄其壅滯。彼不聽,以大黃、朴硝、片腦等冷藥盦之。一夕豁開如醬蚶,徑三寸,二日後,蚶子濺血高數寸而死。因冷外逼,氣鬱而得發,宜其發之暴也如此。
一人腫痛,寒熱拘急,脈浮數,以荊防敗毒散,二劑,表證悉退,更以托裡消毒散潰之而安。
一人焮腫痛甚,發寒熱,服十宣散愈熾,診之脈數而實,此表裡俱有邪也。以荊防敗毒散加芩、連、大黃,二劑少愈,更以荊防敗毒散,四劑而消。
白話文:
如果紅腫疼痛,發冷發熱或感到拘束不適,這是因為體表有邪氣,應該用發散的方法來驅除。
如果沒有化膿,或是膿已經形成卻沒有破潰,都應該用補益的方法來扶助正氣。
如果已經化膿而且紅腫疼痛,就要用扶助正氣和解毒的方法。
如果膿已經形成而且疼痛,就要盡快用針刺放膿。
如果膿潰破後卻無法癒合,或是流出清稀的液體,應該用峻補的方法來補養身體。
有一個人得了鬢疽,紅腫疼痛而且發熱,我用小柴胡湯加上連翹、金銀花、桔梗,四劑就好了。
有一個人因為生氣後鬢邊腫痛發熱,我用小柴胡湯加上連翹、金銀花、天花粉,四劑,腫塊的根部都消退了,只剩下瘡頭還在痛。我用仙方活命飲,兩劑,疼痛停止,膿也熟了,就用針刺放膿,再用扶助正氣和解毒的藥就好了。
有一個老人家得了這個病,腫痛發熱,流出的膿液清稀而且口渴,脈象又細又澀,這是氣血都虛弱了,應該要補養他。但他看到自己口渴發熱,就吃了降火的藥,結果出現嘔吐、食慾不振,又來求診。我用六君子湯,四劑,嘔吐停止、食慾增加,然後繼續用補藥,一個多月就好了。
有一個人膿已經形成而且紅腫疼痛,出現嘔吐、食慾不振,我用仙方活命飲,一劑就止住了,再用六君子湯加上當歸、桔梗、皂角刺,膿潰破後就痊癒了。
有一個人喜歡喝酒和吃烤炸食物,五十多歲,夏天初,左邊絲竹空穴(眉尾處)長出一個像雞爪一樣的突起,長度大小都像雞距,但比較硬。我說:這個地方是少陽經經過的,氣多血少,不容易治療,必須戒掉肉食,先解除食物的毒素,用針灸來疏通淤積。他不聽勸告,用大黃、朴硝、冰片等寒涼的藥敷在上面。結果一個晚上就潰爛開來像醬蚶一樣,直徑三寸,兩天後,傷口噴血數寸高而死。這是因為寒涼的藥在外邊逼迫,導致氣鬱而發作,所以發病如此猛烈。
有一個人腫痛,發冷發熱而且感到拘束不適,脈象浮而快,我用荊防敗毒散,兩劑,表證都退了,再用扶助正氣和解毒的藥,膿潰破後就平安了。
有一個人紅腫疼痛劇烈,發冷發熱,吃了十宣散反而更嚴重,我診斷他的脈象是快而有力,這是表裡都有邪氣的表現。我用荊防敗毒散加上黃芩、黃連、大黃,兩劑稍微好轉,再用荊防敗毒散,四劑就消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