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黑龍散(貼藥始此)治趺撲傷損,筋骨碎痛,差爻出臼,先前蔥湯或藥汁,淋洗拔伸整頓,擦令骨相續,平正後卻用薑汁、生地黃汁和水調稀,卻將熟軟帛或皮紙量損處大小,薄攤於上貼之,次以杉木皮約如指大片,疏排令周匝,將小繩三度縛之,要緊,三日一次如前淋洗貼里,不可去夾,直骨處勿令搖動,候骨生牢穩,方去夾,則復如故。若被刀箭傷、蟲獸傷成瘡穰爛,肌肉不生,跌磕腫痛,並用薑汁和水調貼,有破則留口以風流散填塗。
穿山甲(燒存性),丁香皮(各六兩),土當歸(二兩),百草霜(半兩),枇杷葉(去毛半兩)
上焙研為末,薑汁水調,或研生地黃汁調亦可。
風流散,治損傷皮肉,血出不止,或破腦傷風,用藥填塞塗敷。
血竭(二錢半,另研),番降真香節(四錢),燈心(一把),龍骨(花者二錢,另研),蘇木(少許,同降真另研),紅花(二錢,焙乾為末),當歸尾(三錢),乳香(半兩,同燈心研),沒藥(半兩,另研),新雞(一斤一隻,縛死不去毛雜,用酷煮半熟,砍碎,用好黃泥封固,穀殼文火煨乾,去骨末),桔梗(少許)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乾摻瘡口上,如血流不止多摻之,候血藥將干,又用清油調塗瘡口上。修合一料,以備急用。
淋洗湯,凡傷重用此煎洗之,然後上藥。
大生蔥(一根,切,同牛姜一片搗爛),荊芥穗(銼),土當歸(各三錢)
上三味煎湯,熱洗患處。
大活血丹,治損傷筋骨疼痛浮腫,腹有瘀血,灌於四肢,煩悶不安,癰疽發背,筋肉壞爛,諸般風疾,左癱右瘓,手足頑麻,婦人血風諸疾,產後敗血不行,流入四肢,頭面浮腫,血氣凝滯,渾身疼痛,經脈欲來作痛,不來並宜服之,每服半丸,無灰酒磨化,微煎三五沸,不拘時溫服,不限多少。此藥將紗葛袋收持淨處,經久不壞,可備急用。孕婦勿服。損在上食後服,損在下食前服,傷重不拘,余仿此。
南星(薑汁浸一宿),芍藥,骨碎補,黑豆(酒煮),大慄(老者去皮),川烏(炮),白芷(以上各一斤),自然銅(火煅醋淬),木鱉子(切面炒),川牛膝(酒洗),乳香(各半斤,同燈心另研),沒藥(四兩,另研),血竭(六兩,另研),細辛(十兩),青桑炭(一斤,用大桑木去皮燒為炭淬醋滅)
上先將粗藥料為細末,再以細藥各研和勻醋煮,糯米糊丸,如彈子大,每服半丸。
小紅丸,治傷損皮破骨出,手足碎斷,筋骨壞爛,疼痛至甚,晝夜呻吟,百治不止,手足久損,筋骨差爻,舉動不得,損後傷風,肢節攣縮,遂成偏廢,勞傷筋骨,肩背疼痛,四肢疲乏,動用無常,服壯筋骨、治經絡、生血氣,每服三十丸,生薑煎酒或鹽湯下,不拘時,孕婦禁服。
白話文:
[藥方]
黑龍散(開始貼藥就用這個):治療跌打損傷,筋骨碎裂疼痛,關節脫臼,先用蔥湯或藥汁淋洗、拉伸、整頓,擦拭使骨頭接續平整後,再用薑汁、生地黃汁加水稀釋調勻,把煮熟的柔軟布或皮紙剪成傷處大小,薄薄地塗抹在上面貼好。接著用杉木皮,約手指大小的薄片,圍繞傷處疏鬆排列一圈,用小繩子緊緊綁三圈。每三天像之前那樣淋洗並更換藥貼,不要取下夾板,骨頭接直的地方不要讓它搖晃。等到骨頭長牢固後,才能取下夾板,就能恢復原樣。如果是被刀箭、蟲獸所傷造成的瘡爛,肌肉不長,跌倒腫痛,都用薑汁加水調勻敷貼,如果有傷口要留個口子,用風流散填塞塗敷。
藥材:穿山甲(燒成炭)、丁香皮(各225克),土當歸(75克),百草霜(19克),枇杷葉(去毛)(19克)
以上藥材烘乾研成末,用薑汁水調和,或者用磨碎的生地黃汁調和也可以。
風流散:治療皮膚損傷,血流不止,或是腦部受傷中風,用藥填塞塗抹。
藥材:血竭(11克,另外研磨),番降真香節(15克),燈心(一把),龍骨(花紋的,11克,另外研磨),蘇木(少量,和降真香一起另外研磨),紅花(8克,烘乾研成末),當歸尾(11克),乳香(19克,和燈心一起研磨),沒藥(19克,另外研磨),新雞(一隻,約600克,綁死不去毛雜物,用醋煮到半熟,砍碎,用好的黃泥封住,用穀殼文火煨乾,去掉骨頭,磨成粉),桔梗(少量)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用少許,乾撒在傷口上,如果血流不止就多撒一些。等血藥快乾時,再用清油調和塗抹在傷口上。製作一份藥材,以備急用。
淋洗湯:凡是傷勢嚴重,用這個煎湯清洗,然後再上藥。
藥材:大生蔥(一根,切碎,和牛薑一片搗爛),荊芥穗(切碎),土當歸(各11克)
以上三味藥材煎湯,熱洗患處。
大活血丹:治療損傷筋骨疼痛浮腫,腹部有瘀血,蔓延到四肢,煩躁不安,癰疽、發背,肌肉壞爛,各種風疾,左癱右瘓,手腳麻木,婦女血風各種疾病,產後惡露不下,流到四肢,頭面浮腫,血氣凝滯,全身疼痛,經脈要來時疼痛,不來也適合服用。每次服用半顆,用無灰酒磨開,稍微煎煮幾下,不拘時間溫服,沒有次數限制。這個藥要用紗葛袋裝好放在乾淨的地方,經久不壞,可以備急用。孕婦不要服用。損傷在上半身飯後服用,損傷在下半身飯前服用,傷勢嚴重則不拘時間,其他情況參照此例。
藥材:南星(用薑汁浸泡一晚),芍藥,骨碎補,黑豆(用酒煮),大栗(老的,去皮),川烏(炮製),白芷(以上各500克),自然銅(用火煅燒後用醋淬),木鱉子(切面炒),川牛膝(用酒洗),乳香(250克,和燈心一起另外研磨),沒藥(200克,另外研磨),血竭(300克,另外研磨),細辛(500克),青桑炭(500克,用大的桑樹木去皮燒成炭後用醋熄滅)
以上藥材先將粗藥材磨成細末,再將細藥材各自研磨均勻,用醋煮過,再用糯米糊做成丸子,像彈珠大小,每次服用半顆。
小紅丸:治療皮膚破裂、骨頭外露的損傷,手腳碎斷,筋骨壞爛,疼痛劇烈,白天晚上都呻吟,百般治療都無法止痛,手腳長期損傷,筋骨錯位,無法動彈,損傷後又受風,肢體攣縮,最終變成殘廢,勞損筋骨,肩背疼痛,四肢疲乏,活動不順暢,服用後能強壯筋骨、疏通經絡、產生血氣。每次服用三十顆,用生薑煎酒或鹽湯送服,不拘時間,孕婦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