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1)
卷之八 (1)
1. 脈候
經曰: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嘔逆。《金匱》云:寸口脈浮微而澀,當亡血。若汗出設不出汗者,當身有瘡,被刀斧所傷亡血故也。
金瘡出血脈沉細者生,浮大者死。
從高顛仆內有積血,腹脹滿,其脈堅強者生,小弱者死。
凡傷損脈候,既出血,脈當微小,未出血脈當浮大,若相反者死。
白話文:
經文說:肝脈摸起來堅硬而長,但臉色不發青,這時病情會往下發展,感覺像有東西在跳動。這是因為血積聚在脅肋下方,會使人想吐、噁心。《金匱要略》說:寸口的脈象摸起來浮而微弱又澀滯,這是要失血的徵兆。如果又流汗,或是不流汗,表示身上有瘡,或是被刀斧砍傷導致失血的緣故。
外傷出血,脈象沉細的人還能活,脈象浮大的人就會死亡。
從高處跌倒,體內有瘀血,導致腹部脹滿,脈象摸起來堅實有力的人還能活,脈象摸起來細小虛弱的人就會死亡。
一般來說,外傷的脈象,已經出血了,脈象應該是微弱細小的;還沒出血,脈象應該是浮大有力的。如果脈象跟上述情況相反,就會死亡。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