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丹溪云:蟲方惟楝樹根、檳榔、鶴蝨夏取汁,冬濃煎飲之,下萬應丸最妙。

瀉心湯治惑,苦參湯洗之治狐惑。

(《醫林》)木香三稜煎,治腹中有蟲,面色痿黃,一切積滯。

黑牽牛(半生半炒,二兩),三稜(煨),檳榔(二兩),雷丸,錫灰(醋炒),莪朮(煨),木香,青皮,大黃(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蜜湯調下。或砂糖水化服亦可,先嚼燒肉一片,吐出了服藥。

(《寶鑑》)化蟲丸,治大人小兒蟲病,或因臟腑虛弱而動,或因食肥甘而動。其動則腹中疼痛發作,積聚往來上下,痛有休止。亦攻心痛,則哭不休,閤眼仰身撲手,心神悶亂,嘔噦涎沫,或吐清水,四肢羸困,面色青黃,飲食雖進,不生肌肉,或寒或熱,沉沉默默,不的知病之處,其蟲不療,則子母相生,無有休止。若服此藥,其蟲大者即下,細者盡化為水。

鶴蝨,檳榔,苦楝根(去浮皮),胡粉(炒。各一兩),白礬(枯,二錢半)

上為細末,水糊丸,麻子大。空心米飲下十五丸,小兒五丸。

(《醫林》),化蟲丸

雷丸(二粒),檳榔(二枚),使君子(七枚),鶴蝨(一錢),輕粉(少許)

上為末,分二服,當晚用精豬肉一兩,切成片以皂角漿泡一宿,至五更慢火炙熟,用香油拭肉上,候溫取一服,藥擦肉上略烘過食之,至巳時,蟲下了乃進飲食。

(《寶鑑》)補金散,治諸般蟲病。

鶴蝨(生用),雷丸,澱粉,錫灰

上為末,每服三錢,空心白湯加油二三滴調下,又用豬肉一兩炙熟摻藥在上,細嚼亦可。

一方,用甘遂末一錢同服,蟲速下。

(《寶鑑》)雷金散,治蟲病。

雷丸(八分),鬱金(七分),黑牽牛(一錢半)

上為細末,以生油調下二三匙,吃飯壓之。

集效方丸,治因臟腑虛弱,多食肥甘致蛔蟲動作,心腹㽲痛,往來上下,痛有休止,腹中煩熱,口吐涎沫,則是蟲咬,宜服此藥。又療下部有蟲,痔漏癢痛。

木香,檳榔,蕪荑(炒研),鶴蝨(炒),附子(制),乾薑(炮),訶子(煨,去核。各七錢),大黃(炒兩半)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空心陳皮湯下三十丸,婦人醋湯下。

烏梅丸,治臟寒蛔蟲動作,上入膈中,煩悶嘔吐,時發時止,得食即嘔,常自吐蛔。有此證候,謂之蛔厥,此藥主之。又治久痢。

烏梅(三十枚),黃柏(炙),細辛,肉桂,附子(如法制),人參(各六錢),乾薑(炮一兩),當歸(四錢),川椒(去合口者,四錢),黃連(一兩六錢)

上各搗篩,以醋浸烏梅一宿,去核蒸搗成泥,余藥為細末和勻,入蜜杵二千餘下,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飲下。

萬應丸,下諸蟲。

白話文:

藥方

朱丹溪說:治療蟲病,最好的方法是用苦楝樹根、檳榔、以及夏天採集的鶴虱汁液,冬天則將鶴虱濃煎後飲用,然後服用萬應丸,效果最好。

瀉心湯可以治療迷惑不清的狀況,苦參湯則可以清洗治療狐惑病。

木香三稜煎,可以治療腹中有蟲、面色萎黃、以及一切食積。

藥方組成:黑牽牛(一半生用一半炒過,共二兩)、三稜(用火煨過)、檳榔(二兩)、雷丸、錫灰(用醋炒過)、莪朮(用火煨過)、木香、青皮、大黃(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蜂蜜水沖服。也可以用砂糖水沖服。服用前先嚼一塊烤肉,吐掉後再服藥。

化蟲丸,可以治療大人小孩的蟲病,不論是因為臟腑虛弱導致的,還是因為吃了肥甘厚味食物導致的。症狀是腹中疼痛發作,積聚在腹中上下移動,疼痛時好時壞,也會引起心痛,導致哭鬧不止,閉著眼睛仰身揮手,心神煩亂,噁心想吐口水,或是吐清水,四肢無力,面色青黃,雖然能吃東西,卻不長肌肉,時而怕冷時而發熱,總是默默不語,無法確知病因。如果蟲病不治療,就會不斷繁殖。服用此藥後,大的蟲會排出,小的蟲會化為水。 藥方組成:鶴虱、檳榔、苦楝根(去掉外皮)、胡粉(炒過。各一兩)、白礬(枯礬,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水調成糊狀做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十五丸,小孩則服用五丸。

另一種化蟲丸的藥方組成:雷丸(二粒)、檳榔(二枚)、使君子(七枚)、鶴虱(一錢)、輕粉(少許)。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分兩次服用。當晚用一兩精豬肉切成片,用皂角水浸泡一晚。第二天五更時用小火烤熟,用香油塗抹肉片,待肉溫熱時,取出一半的藥粉擦在肉上略微烘烤後食用。到巳時(上午九至十一點)蟲排出後再進食。

補金散,可以治療各種蟲病。 藥方組成:鶴虱(生用)、雷丸、澱粉、錫灰。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白開水加入二三滴油調服,也可以將一兩烤熟的豬肉撒上藥粉,細嚼後咽下。 另一個方法:同時服用甘遂末一錢,蟲會更快排出。

雷金散,可以治療蟲病。 藥方組成:雷丸(八分)、鬱金(七分)、黑牽牛(一錢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生油調服二三匙,再吃飯壓住。

集效方丸,可以治療因臟腑虛弱,多吃肥甘厚味食物導致蛔蟲活動,引起心腹絞痛,疼痛時好時壞,腹中煩熱,口吐口水,這是因為蟲在咬。此藥也治療下部有蟲,以及痔瘡癢痛。 藥方組成:木香、檳榔、蕪荑(炒過磨粉)、鶴虱(炒過)、附子(炮製過)、乾薑(炮製過)、訶子(煨過,去核。各七錢)、大黃(炒過,二兩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蜂蜜煉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陳皮湯送服三十丸,婦女則用醋湯送服。

烏梅丸,可以治療因為臟腑寒冷導致蛔蟲活動,向上進入膈膜,引起煩悶嘔吐,時發時止,吃了東西就吐,經常吐出蛔蟲。這種情況稱為蛔厥,此藥可以治療。也治療久瀉。 藥方組成:烏梅(三十枚)、黃柏(炙)、細辛、肉桂、附子(按方法炮製)、人參(各六錢)、乾薑(炮製過,一兩)、當歸(四錢)、川椒(去掉合口的,四錢)、黃連(一兩六錢)。 將以上藥材分別搗碎過篩,用醋浸泡烏梅一晚,去掉核蒸搗成泥,將剩餘的藥材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加入蜂蜜搗杵二千多次,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

萬應丸,可以排出各種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