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七十七 (1)
卷之七十七 (1)
1. 防蠱法
凡入有蠱之鄉,先以犀角攪試,有毒則白沫竦起,無沫即無毒也。自幼時食貓肉,則毒不能為害。
白話文:
凡是進入有蠱毒的地方,先用犀牛角攪拌試探,如果有毒,就會產生白色泡沫向上豎起,沒有泡沫就表示沒有毒。從小吃貓肉,毒就不能侵害身體。
2. 知禁不發
中蠱者若能記何物之中中毒,終身再不食此物,甚不敢復作。凡用藥而愈,自後飲食永不得吃冷,若食冷則蠱毒復生,竟不能救。
白話文:
被下蠱的人,如果能記得是因為吃了什麼東西而中毒,終身不再吃那樣東西,就能夠非常小心不再復發。凡是用藥治好的,之後飲食絕對不能再吃冷的食物,如果吃了冷的食物,蠱毒就會再次發作,最終無法救治。
3. 治蠱大法有二
胸膈痛脹則毒在上,宜吐之,法以熱水半盞投入膽礬末五分通口服,少頃以鵝翎探吐,毒物出盡自愈。
腹痛脹為毒在下,宜瀉之,法以鬱金末二錢,米湯調下,空腹取瀉,惡毒盡為妙。瀉後以四君湯服二三劑調理,慎忌口。
白話文:
治療蠱毒的方法有兩種:
如果胸口和膈膜部位疼痛、脹悶,表示毒在身體上方,應該用催吐的方法來治療。方法是將半杯熱水加入五分膽礬粉末,攪拌均勻後喝下。過一會兒,用鵝毛輕探喉嚨幫助催吐,把毒物吐乾淨就會痊癒。
如果腹部疼痛、脹氣,表示毒在身體下方,應該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方法是用二錢鬱金粉末,用米湯調和後空腹喝下,使之腹瀉,盡量把惡毒排乾淨最好。腹瀉後再喝兩三劑四君子湯來調理身體,並注意飲食禁忌。
4. 反蠱及主治法
《衛生》云:凡入蠱鄉,見人家門限屋梁絕無灰塵潔淨者,其家必畜蠱,當用心防之。如不得已吃其飲食,即潛地於初下箸時收藏一片在手,盡吃不妨,少頃卻將手藏之物,潛埋於人行十字路下,則蠱反於本家作鬧。蠱主必反來求,或食時讓主人先動箸,或明問主人云:莫有蠱麼?以筋箸桌而後食,如是則蠱皆不能為害,此皆驗於蟲鄉云。
欲知蠱主姓名,取敗鼓皮少許燒灰飲酒服,患人自能呼蠱主姓名。
白話文:
《衛生》這本書說:凡是進入有蠱的地區,看到人家門檻、屋梁上乾淨到沒有一點灰塵的,這家人一定養著蠱,要特別小心防範。如果不得已吃了他們家的食物,就要在剛開始拿筷子的時候,偷偷藏一片食物在手上,儘管放心吃其他東西。過一會兒,再把手上藏的食物,偷偷埋在人來人往的十字路口下,這樣蠱就會反回去加害牠原本的主人,蠱的主人一定會回來求助。或者,在吃飯的時候,讓主人先動筷子,或者直接問主人說:你們家有沒有養蠱?並且用筷子敲一下桌子再吃,這樣的話,蠱就都不能夠加害你。這些都是在有蟲害的地區驗證過的。
想要知道蠱的主人姓名,可以取一些破損的鼓皮,燒成灰,用酒吞服,生病的人就能夠自己說出蠱主人的姓名。
5. 咒語破蠱法
《大藏經典》云:治蠱毒挑生毒有咒,凡人在外飲食先默誦咒七遍,其毒不為害。咒曰:姑蘇琢磨耶?吾知蟲毒生四角,父是穹窿穹,母是舍耶女。眷屬百千萬,吾今悉知汝。摩訶薩,摩訶薩。凡見飲食上有蛛絲,便莫吃。又法每遇所到處,念藥王萬福七遍亦可避。
白話文:
《大藏經》裡說,治療蠱毒和挑生毒(一種皮膚病)有咒語,一般人在外面吃東西前,先默默念誦咒語七遍,那毒就不會產生危害。咒語是這樣念的:「姑蘇琢磨耶?我知道蟲毒產生在四方角落,牠的父親是穹窿穹,母親是舍耶女,眷屬成千上萬,我現在完全知道你們了。摩訶薩,摩訶薩。」凡是看到食物上有蜘蛛絲,就不要吃。另外,每次到了新的地方,念「藥王萬福」七遍,也可以避開蠱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