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六 (1)

1. 養生導引法

氣血下墜,衝突馬痔,既不能坐,又不能行立,惟導引之法可愈矣。

一法:高枕偃臥,心氣氣定,其腫自收。

一法:兩手抱足頭不動,足向口受氣,眾節氣散,來去三七,欲得捉,左右側身,各急挽腰不動,去四肢腰上下氣血凝滯,髓內冷,血冷筋急,痔漏腫痛。

一法:兩足相蹈,向陰端急蹙,將兩手捧膝頭,兩向極勢捧之二七竟,身側兩向取勢二七,前後努腰七,去心勞痔病。

一法:踞坐,合兩膝,張兩足,不息兩通,治五痔。

一法:一足蹈地,一足屈膝,兩手抱犢鼻下,急挽向身極勢,左右換易四七,去痔五勞三里氣不下。

白話文:

養生導引法

當氣血向下沉滯,導致痔瘡腫痛,讓人既不能坐也不能站立行走時,只有透過導引的方法才能治癒。

第一種方法:墊高枕頭,仰臥休息,心氣平靜,腫脹自然會消退。

第二種方法:雙手抱住雙腳,頭部保持不動,雙腳向口部方向伸展並吸氣,使全身關節氣血疏散。來回做三次七次。想要加強效果,可以左右側身,各用力拉腰部,身體保持不動,這樣可以去除四肢、腰部上下氣血凝滯的現象,也可以改善骨髓內寒冷、血液寒冷導致的筋脈緊繃、痔瘡腫痛等問題。

第三種方法:雙腳腳底互相踩踏,並用力向陰部收縮,同時雙手捧住膝蓋,向兩邊極力捧起,做兩次七次。接著身體向左右兩側伸展,也各做兩次七次。然後前後挺腰七次,可以消除心勞和痔瘡的病痛。

第四種方法:蹲坐,雙膝併攏,雙腳張開,不呼吸地做兩次,可以治療各種痔瘡。

第五種方法:單腳踩地,另一腳彎曲膝蓋,雙手抱住膝蓋下方的犢鼻穴,用力將腿往身體方向拉,左右腳交替做四次七次,可以去除痔瘡、五勞七傷,並改善氣往下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