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東垣)秦艽蒼朮湯,治痔核已破,謂之痔漏。大便秘澀,必作大痛,此濕熱風燥四氣合而為病,故大陽頭成塊者,濕也。作大痛者,風也,大便結燥兼受火邪也。其西方肺金主氣,其體收下,亦能助病為邪,須當用破氣藥兼之,其效如神。
秦艽,桃仁(去皮尖,另研),皂角仁(燒存性。各一錢),蒼朮(米泔浸),防風(七分),黃柏(酒洗五分),當歸尾(酒浸),澤瀉(各三分),檳榔(二分,另研),大黃(少許,雖大便秘澀亦不可多用)
上件除檳榔、皂角仁、桃仁三味另研外,余藥細切作一服,水三盞煎至一盞二分,去渣入檳榔等三味末子,再上火煎至一盞,空心熱服,少時以美膳壓之,不犯胃氣也。服藥日忌生冷、硬物及酒面、大料、椒、姜等物,若犯之其藥無效。有膿者,加白葵花頭五朵去萼心、青皮五分入正藥中同煎,木香三分細末同檳榔末入。
古人治此病,多以歲月待除之,惟此藥一服即愈。
(東垣)秦艽當歸湯,治痔漏,大便結燥痛甚。
大黃(煨,四錢),秦艽,枳實(各一錢),澤瀉,當歸尾,皂角仁,白朮(各五分),紅花(少許),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水二盞煎一盞,食前服,忌如前。
秦艽羌活湯,治痔漏成塊下垂,不任其癢。
秦艽,羌活,黃耆,防風(各八分),升麻,甘草(炙),麻黃,柴胡(各五分),藁本(三分),細辛,紅花(少許)
上水二盞煎八分服,忌風寒房事。
紅花桃仁湯,治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當補北方,寫中央。
黃柏,生地黃(一錢),澤瀉(八分),蒼朮(六分),當歸尾,漢防己,防風梢,豬苓(各五分),麻仁(二分),紅花(少許),桃仁(十枚)
上咀,作一帖煎服,忌同前。
清心丸,治諸痔。《素問》云:諸痛瘡瘍,皆屬於心。心主血熱,諸痔受病之源也,此藥主之。
黃連(淨一兩),茯神(去木),微赤茯苓(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前米飲下。患痔漏者,只吃白米粥,疏其腸胃,薄滋味為妙。
清涼飲,治諸痔熱證,大便秘結。
當歸,赤芍藥,甘草(炙),大黃(蒸。各等分)
上咀,每服三錢,新汲水煎服。
槐角丸,治諸痔,及腸風下血脫肛。
槐角子(一兩),防風,地榆,枳殼(麩炒),當歸,黃芩(各半兩)
上為細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雞峰烏金散,治痔漏。
穿山甲,刺刺蝟皮,黃牛角心,豬牙皂角,槐子,皂角刺,枳殼,貫眾,阿膠(各等分再夾和),牛角
上以蝟皮、穿甲同炒,另研為末,和入一處,每服一錢半,用胡桃肉研爛調酒,食前服。漏血不止當歸煎湯調下。
白話文:
[藥方]
(東垣)秦艽蒼朮湯,治療痔瘡破裂,形成痔漏。如果大便乾硬難解,一定會造成劇烈疼痛,這是因為濕、熱、風、燥四種邪氣交雜引起的疾病。所以肛門附近長出腫塊,是濕邪引起的。劇烈疼痛是風邪引起的,大便乾硬是兼受火邪影響。西方肺金之氣主收斂下降,也會助長病邪。因此必須用破氣的藥物配合,效果就會非常神奇。
藥物組成:秦艽、桃仁(去皮尖,另外研磨)、皂角仁(燒成炭存性。各一錢)、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防風(七分)、黃柏(用酒洗過,五分)、當歸尾(用酒浸泡)、澤瀉(各三分)、檳榔(二分,另外研磨)、大黃(少量,即使大便乾硬也不可多用)。
使用方法:除了檳榔、皂角仁、桃仁三味另外研磨外,其餘藥物切碎,作一劑。用水三碗煎至一碗二分,濾去藥渣,加入檳榔等三味藥末,再加熱煎至一碗。空腹趁熱服用,稍後用美味的食物壓住胃氣。服藥期間忌食生冷、堅硬的食物以及酒、麵食、大料、花椒、薑等物,如果違反,藥效就會失效。如果患處有膿,加入白葵花頭五朵(去除花萼和花心)、青皮五分,與其他藥材一同煎煮,再加入木香三分(磨成細末),與檳榔末一同服用。
古人治療這種疾病,大多只能用時間慢慢調養,只有這個藥方,服用一劑就能痊癒。
(東垣)秦艽當歸湯,治療痔漏,大便乾硬疼痛劇烈。
藥物組成:大黃(煨過,四錢)、秦艽、枳實(各一錢)、澤瀉、當歸尾、皂角仁、白朮(各五分)、紅花(少量)、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使用方法:用水兩碗煎至一碗,飯前服用,禁忌與前方相同。
秦艽羌活湯,治療痔漏形成腫塊下垂,難以忍受的搔癢。
藥物組成:秦艽、羌活、黃耆、防風(各八分)、升麻、甘草(炙)、麻黃、柴胡(各五分)、藁本(三分)、細辛、紅花(少量)。
使用方法:用水兩碗煎至八分,服用,禁忌風寒和房事。
紅花桃仁湯,治療因為飽食,導致筋脈鬆弛,腸道積滯而形成的痔瘡。應當補養北方,疏導中央。
藥物組成:黃柏、生地黃(一錢)、澤瀉(八分)、蒼朮(六分)、當歸尾、漢防己、防風梢、豬苓(各五分)、麻仁(二分)、紅花(少量)、桃仁(十枚)。
使用方法:將藥材略微搗碎,作一帖煎服,禁忌與前方相同。
清心丸,治療各種痔瘡。《素問》說:「各種疼痛、瘡瘍,都與心有關。」心主血熱,是各種痔瘡的病源,這個藥方主要針對這一點。
藥物組成:黃連(淨一兩)、茯神(去除木心)、微赤茯苓(各半兩)。
使用方法:將藥物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百丸,飯前用米湯送服。患有痔漏的,只能吃白米粥,疏通腸胃,飲食清淡為佳。
清涼飲,治療各種痔瘡的熱證,大便乾硬難解。
藥物組成:當歸、赤芍藥、甘草(炙)、大黃(蒸。各等分)。
使用方法:將藥材略微搗碎,每次服用三錢,用新打的井水煎服。
槐角丸,治療各種痔瘡,以及腸風下血、脫肛。
藥物組成:槐角子(一兩)、防風、地榆、枳殼(麩炒)、當歸、黃芩(各半兩)。
使用方法:將藥物磨成細末,用酒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雞峰烏金散,治療痔漏。
藥物組成:穿山甲、刺蝟皮、黃牛角心、豬牙皂角、槐子、皂角刺、枳殼、貫眾、阿膠(各等分,再夾雜混合),牛角。
使用方法:將刺蝟皮、穿山甲一起炒過,另外研成粉末,和其他藥物混合。每次服用一錢半,用胡桃肉搗爛後,用酒調和,飯前服用。如果痔漏出血不止,用當歸煎湯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