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七十一 (1)
卷之七十一 (1)
1. 通治五淋諸方
(《局方》)石葦散,治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澀不出,臍腹急痛,有時或倦則發,或尿如豆汁,或出砂石。
芍藥,白朮,滑石,葵子,當歸,瞿麥(各三錢),石葦,木通(各二錢),甘草,王不留行(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小麥湯送下,或煎服亦可。
(《濟生》)地膚子散,治諸病後體虛觸熱,熱結下焦,遂成淋病,小便赤澀。
地膚子,豬苓,通草,瞿麥,知母,黃芩,海藻,枳實(炒),升麻,葵子(等分)
上咀,每服五錢,水盞半、燈心十根、姜三片,煎八分,空心服。
(《局方》)五淋散,治膀胱有熱,水道不行,淋瀝不止,臍腹急痛,或尿如豆汁,或如沙石,膏淋尿血,並皆治之。
山茵陳,淡竹葉,木通,滑石,甘草(炙。各一錢),山梔仁(炒),赤芍藥,赤茯苓(各二錢)
上咀,作一服,水二盞煎一盞,食前服。
車前子散,治諸淋小便痛不可忍。
車前子,淡竹葉,赤茯苓,荊芥穗(各二錢)
上以新汲水二盞,燈心二十莖,煎一盞,食前服。
車前滑石散,治諸淋閉澀不通,大抵諸淋由腎與膀胱熱也。腎膀胱為表裡,俱屬於水,水入小腸下脬中,行於陰為小便也。腎氣不通於陰,水液之道路不利,膀胱為津液之腑,津液內涸流於腎,水道不通停積於脬,腎熱而氣澀,故水道不利,小便淋澀,故謂之淋。其狀小便數而出,以小腹引臍中痛。又有氣淋、石淋、血淋,形證殊異,治療不同,今以治之。
車前子,滑石(各一兩)
為末,每服一錢,食前米飲調,日三服。
通草湯,治諸淋。
通草,葵子,茅根,王不留行,蒲黃(炒),桃膠,瞿麥,滑石(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水二盞煎一盞,食前服。
金沙五苓散,治五淋痛澀。
海金沙,肉桂,甘草(炙。各二錢),赤茯苓,豬苓,白朮,芍藥(各三錢),澤瀉(半兩),滑石(七錢),石葦(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燈心三十莖,煎七分,空心服。
葵子茯苓湯,治小便不通。
葵子,茯苓(去皮。各一錢)
水二盞煎一盞,食前服。
葵子石葦散,能利小便。
葵子(半斤),地榆(三兩),滑石(二兩),石葦(去毛),石楠葉,通草(各一兩)
為細末,飲調方寸匕,日三服。
清肺飲子,治渴而小便不利,邪熱在上焦氣分也。
茯苓,豬苓,澤瀉(各一錢半),車前子,琥珀,木通,瞿麥,萹蓄(各一錢),通草,燈心(各五分)
水二盞煎一盞,食遠服。
木通湯,治小便不通,小腹痛不可忍。
木通,滑石(各半兩),牽牛(頭末,二錢半)
上作一服,水二盞,燈心二十莖、蔥白一根,煎一盞,食前服。
白話文:
通治五淋諸方
-
**石葦散:**治療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暢,小便淋漓不盡、排尿困難,肚臍腹部劇烈疼痛,有時會因疲倦而發作,或是小便像豆汁一樣混濁,或者排出砂石。 藥材:芍藥、白朮、滑石、葵子、當歸、瞿麥(各九克),石葦、木通(各六克),甘草、王不留行(各三克)。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六克,空腹時用小麥湯送服,也可以用水煎服。
-
**地膚子散:**治療各種疾病後身體虛弱,又因接觸熱邪,熱邪結聚在下焦,導致淋病,小便赤紅、排尿困難。 藥材:地膚子、豬苓、通草、瞿麥、知母、黃芩、海藻、枳實(炒)、升麻、葵子(等分)。 用法:將藥材稍微搗碎,每次服用十五克,加水一杯半、燈心草十根、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八分,空腹服用。
-
**五淋散:**治療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暢,小便淋漓不斷、無法順利排出,肚臍腹部劇烈疼痛,或是小便像豆汁一樣混濁,或像砂石,以及膏淋(小便混濁如米泔)或尿血等症狀,都能夠治療。 藥材:山茵陳、淡竹葉、木通、滑石、甘草(炙,各三克),山梔仁(炒)、赤芍藥、赤茯苓(各六克)。 用法:將藥材稍微搗碎,一次服用,加水兩杯煎煮至剩一杯,飯前服用。
-
**車前子散:**治療各種淋病導致小便疼痛難忍。 藥材:車前子、淡竹葉、赤茯苓、荊芥穗(各六克)。 用法:用新汲取的清水兩杯,加入燈心草二十根,煎煮至剩一杯,飯前服用。
-
**車前滑石散:**治療各種淋病導致小便閉塞不通暢,總的來說,各種淋病都是因為腎和膀胱有熱所導致的。腎和膀胱是表裡關係,都屬於水。水進入小腸,再到膀胱,通過陰部排出為小便。腎氣不能通暢到陰部,水液的通道不利,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器官,津液內耗流向腎臟,水道不通,停積在膀胱,腎臟有熱,導致氣機澀滯,所以水道不利,小便淋漓澀痛,這就是淋病。其症狀表現為小便頻數,小腹連帶肚臍疼痛。另外還有氣淋、石淋、血淋等,症狀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此處主要治療上述症狀。 藥材:車前子、滑石(各三十克)。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克,飯前用米湯調服,每日三次。
-
**通草湯:**治療各種淋病。 藥材:通草、葵子、茅根、王不留行、蒲黃(炒)、桃膠、瞿麥、滑石(各三克),甘草(炙,一克半)。 用法:加水兩杯煎煮至剩一杯,飯前服用。
-
**金沙五苓散:**治療各種淋病引起的疼痛和排尿困難。 藥材:海金沙、肉桂、甘草(炙,各六克),赤茯苓、豬苓、白朮、芍藥(各九克),澤瀉(十五克),滑石(二十一克),石葦(三克)。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九克,加水一杯,燈心草三十根,煎煮至剩七分,空腹服用。
-
**葵子茯苓湯:**治療小便不通暢。 藥材:葵子、茯苓(去皮,各三克)。 用法:加水兩杯煎煮至剩一杯,飯前服用。
-
**葵子石葦散:**能夠幫助小便順利排出。 藥材:葵子(二百四十克),地榆(九十克),滑石(六十克),石葦(去毛)、石楠葉、通草(各三十克)。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用酒調服一匙,每日三次。
-
**清肺飲子:**治療口渴但小便不利,這是因為邪熱在身體上部氣分的緣故。 藥材:茯苓、豬苓、澤瀉(各四克半),車前子、琥珀、木通、瞿麥、萹蓄(各三克),通草、燈心草(各一克半)。 用法:加水兩杯煎煮至剩一杯,飯後稍遠時服用。
-
**木通湯:**治療小便不通,小腹疼痛難忍。 藥材:木通、滑石(各十五克),牽牛(頭末,七克半)。 用法:一次服用,加水兩杯,燈心草二十根、蔥白一根,煎煮至剩一杯,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