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七十一 (1)
卷之七十一 (1)
1. 治淋病有氣血之分
東垣云:淋證當分在氣在血而治之,以渴與不渴而辨之,如渴而小便不利,熱在上焦氣分,肺金主之,宜用淡滲之藥,以茯苓、澤瀉、琥珀、燈心、通草、車前子、瞿麥、萹蓄之類,而清肺金之氣,瀉其火以滋水之上源也。不渴而小便不利者,熱在下焦血分,腎與膀胱主之,宜用氣味俱陰之藥,知母、黃柏、滋腎丸是也,除其熱,泄其閉塞,以滋膀胱腎水之下元也。
白話文:
李東垣說:治療淋病應區分是氣分還是血分的問題來治療,可以根據口渴與否來辨別。如果口渴又小便不順暢,那是熱邪在上焦的氣分,屬於肺金主管的範圍,應該使用清淡滲濕的藥物,例如茯苓、澤瀉、琥珀、燈心草、通草、車前子、瞿麥、萹蓄等等,來清瀉肺金的熱氣,瀉去火氣,以滋養水液的源頭。如果不口渴卻小便不順暢,那是熱邪在下焦的血分,屬於腎和膀胱主管的範圍,應該使用氣味都偏陰性的藥物,像知母、黃柏、滋腎丸之類的,來清除熱邪,疏通閉塞,以滋養膀胱和腎的水液源頭。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