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七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十 (1)

1. 諸夢敘論

《靈樞·淫邪發夢篇》:帝曰:願聞淫邪泮衍奈何?岐伯曰:正邪從外襲內,而未有定舍,反淫於藏,不得定處,與榮衛俱行,而與魂魄飛揚,使人臥不得安而喜夢。氣淫於腑,則有餘於外,不足於內;氣淫於臟,則有餘於內,不足於外。帝曰:有餘不足,有形乎?岐伯曰: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陽氣盛,則夢大火而燔焫;陰陽俱盛,則夢相殺。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甚飢則夢取,甚飽則夢與。

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恐懼,哭泣,飛揚,心氣盛,則夢喜笑;脾氣盛,則夢歌樂,身體重不舉;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屬。凡此十二盛者,至而瀉者,立已。厥氣客於心,則夢見丘山煙火,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奇物;客於肝,則夢山林樹木;客於脾,則夢丘陵大澤,壞室風雨;客於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客於胃,則夢飲食;客於大腸,則夢田野;客於小腸,則夢聚邑沖衢,客於膽,則夢鬥訟;客於陰器,則夢接內;客於項,則夢斬首;客於陘,則夢行走而不能前;客於股肱,則夢禮拜,客於胞䐈,則夢溲便。凡此數不足者,至而補之立已也。

白話文:

黃帝問:我想知道邪氣侵入人體,散漫而無定所的情況是怎樣的?

岐伯回答說:當正氣虛弱,邪氣從外侵入體內,沒有固定的停留處,反而侵擾臟腑,使它無法安定,跟著營衛之氣一起運行,又使魂魄也跟著飛揚不定,使人睡覺不安穩而容易做夢。氣在腑中過盛,就會表現在外在有餘,內在不足;氣在臟中過盛,就會表現在內在有餘,外在不足。

黃帝問:這種有餘或不足的情況,會有具體的夢境表現嗎?

岐伯回答說:陰氣過盛,就會夢見自己涉過大水而感到恐懼;陽氣過盛,就會夢見大火焚燒;陰陽之氣都過盛,就會夢見互相廝殺。上面的氣過盛,就會夢見自己在飛翔;下面的氣過盛,就會夢見自己墜落。非常飢餓的時候,就會夢見自己在索取食物;非常飽的時候,就會夢見自己在給予食物。

肝氣過盛,就會夢見發怒;肺氣過盛,就會夢見恐懼、哭泣、飛揚;心氣過盛,就會夢見高興歡笑;脾氣過盛,就會夢見唱歌跳舞,身體感到沉重難以抬舉;腎氣過盛,就會夢見腰和脊椎都鬆開不連貫。以上這十二種過盛的情況,如果能及時把過盛的氣瀉掉,病症就能立刻消除。

如果邪氣停留在心中,就會夢見山丘、煙火;停留在肺中,就會夢見飛揚,看見金屬或奇異的東西;停留在肝中,就會夢見山林樹木;停留在脾中,就會夢見丘陵沼澤、破舊的房屋、颳風下雨;停留在腎中,就會夢見身臨深淵、居住在水中;停留在胃中,就會夢見吃飯;停留在腸道,就會夢見田野;停留在小腸,就會夢見聚落和交通要道;停留在膽中,就會夢見爭吵訴訟;停留在陰部,就會夢見性交;停留在脖子,就會夢見被斬首;停留在足脛,就會夢見走路卻無法前進;停留在手臂,就會夢見禮拜;停留在膀胱,就會夢見排泄大小便。以上這些不足的情況,如果能及時補充不足,病症也能立刻消除。

2. 養生主論

王隱君曰:痰火客於心肺,夜夢鬼交而泄,或夢騰空而飛,或夢行險而墜,或夢兵刃追誅,逃避無所,誤入人家,四壁無路,或夢鬥死重傷,或夢悲啼忿怒,或見枯骨煙焚,焦氣撲鼻,或夢騎馬郊行,忽見天邊,日月光耀遍身,急急回顧,元無所自。怪夢多端,不可勝紀。要皆痰火熾於心肺使之然也。

《周禮·春官宗伯》:掌其歲時,觀天地之會,辨陰陽之氣,以日月星辰,佔六夢吉凶:一曰正夢,二曰噩夢,三曰思夢,四曰寤夢,五曰喜夢,六曰懼夢。夫人不知占釋之理,憂思鬱結,疑懼成疾者,曷可勝言?《漢藝文志》云:占卜韭一,而夢為大。故周有其官,而《詩》載熊羆、蛇虺、蟲魚、旐旟之夢,著明大人之占,以考吉凶,以釋疑惑。

白話文:

王隱君說:痰火積聚在心肺,就會做惡夢,夢到與鬼性交而遺精,或者夢到騰空飛行,或者夢到行走在危險的地方而墜落,或者夢到被刀劍追殺,逃跑卻無處可躲,誤入別人家中,卻發現四面牆壁都無路可走,或者夢到與人搏鬥而身受重傷,或者夢到悲傷哭泣或憤怒,或者夢見枯骨被焚燒,焦臭氣味撲鼻而來,或者夢到騎馬在郊外行走,忽然看見天邊日月光輝照耀全身,急忙回頭看,卻發現光芒不知從何而來。奇怪的夢境千奇百怪,數也數不清。這些都是因為痰火在心肺中過於旺盛而導致的。

《周禮·春官宗伯》記載:掌管時令的官員,觀察天地的變化,分辨陰陽之氣,根據日月星辰的位置,來占卜六種夢的吉凶:第一種是正夢,第二種是噩夢,第三種是思慮過多引起的夢,第四種是清醒時做的夢,第五種是喜悅的夢,第六種是恐懼的夢。人們不了解解夢的道理,憂愁思慮鬱結在心中,因為懷疑恐懼而生病的人,又怎麼能說得完呢?《漢書·藝文志》說:占卜的方式有很多,而解夢是最重要的。所以周朝設立了專門的官職,而《詩經》中也記載了熊、羆、蛇、虺、蟲、魚、旗幟等夢境,以此來闡明大人占夢的道理,用來考驗吉凶,用來解除疑惑。

3. 虛實成夢

《東萊類說》云:形接而為事,神遇而為夢。淫虛則夢飛,沉實則夢溺;寢藉則夢馬,寢帶則夢蛇;將陰則夢水,將晴則夢火;病則夢憂,喜則夢樂;神虛則夢多,神壯則夢稀,有夢亦不記。故云:至人無夢,愚者少夢。孫真人云:欲無惡夢,勿食本命所肖之物,及龜鱉、無鱗之魚,勿殺生命,勿思淫邪悖逆之事,睡必首東受生氣,側身而外,則安睡而無夢矣。

白話文:

《東萊類說》說:身體接觸外界事物就會形成夢境中的情節,精神與外界相遇就會產生夢。如果身體虛弱過度,就會夢見飛翔;如果身體沉重實在,就會夢見溺水;如果睡覺時身下墊著東西,就會夢見騎馬;如果睡覺時腰間束著帶子,就會夢見蛇;如果天氣要轉陰,就會夢見水;如果天氣要轉晴,就會夢見火;生病的時候就會夢見憂愁,高興的時候就會夢見快樂;如果精神虛弱,就會多夢,如果精神強壯,就會少夢,就算有夢也不會記得。所以說:修養高深的人沒有夢,愚笨的人很少夢。孫思邈說:想要不做惡夢,就不要吃自己生肖所屬的動物,以及龜、鱉、沒有鱗片的魚,不要殺害生命,不要想淫亂邪惡違背常理的事情,睡覺時一定要頭朝東方,吸取生氣,側身向外睡,就能安穩入睡而沒有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