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九 (1)

1. 治案

《醫說》:一人攜二僕入京,其一忽患喉風脹滿,氣塞不通,命在須臾。詢諸郡人,云:有李家世醫喉痹,即令僕往就醫。李駭曰:證候甚危,猶幸來此,不然即死何疑?乃於笥中取一紙捻,用火點著,才煙起,吹滅之,令僕張口,刺於喉間,俄吐出紫血半合,即時氣寬能言,及啖粥飲摻藥敷之,立愈。其人神其藥,竊訪其秘,蓋預以巴豆油塗紙,故施火即著,藉其毒氣徑赴病處。

一人患咽喉腫痛,下食不得,身熱頭疼,大便不通,眾醫之論紛然,皆以為熱,當服涼藥。一善醫云:脈緊數,是感寒所致。眾醫不從。善醫者曰:我有法驗得寒熱,室中生火,用炒蔥湯淋浴,若是熱病,則此暖處必有汗,而咽喉痛不減;若是感寒,雖浴無汗。患者信其言,遂入浴,洗而無汗,就浴室中服麻黃湯一服,須臾大汗出,大便通,即時無事。眾醫服其神。

凡辨熱病感寒,用此法最妙。

張子和治一男子纏喉風:表裡皆作,藥不能下,予以涼藥灌入鼻中,下十餘行,外以拔毒散敷,陽起石燒赤,與伏龍肝等分為末,新水掃百遍,三日熱始退,腫消。

一貴婦人喉痹,蓋龍火也,須用涼劑而不可冷服,為龍宜以火逐之。人火者,烹飪之火是也,乃是暴烈,是至令於高堂之上,侍婢攜火爐坐藥銚於上,使藥常微熱,不至大沸,適口,時時呷之,百餘次,龍火自散。此法以熱行寒,不為熱病扞格故也。

【咽喉痛】以甘桔湯為主,加荊芥穗、薄荷葉、當歸,溫漱服,更宜刺少商穴出血。

【喉乾燥痛】甘桔四物湯加荊芥、知、柏、黃芩、枳殼。

【喉瘡咽痛】屬虛火遊行無制,人參、黃柏(蜜炙)、荊芥穗。

【實熱】用黃連、荊芥、薄荷、硝石,蜜薑汁丸,噙化。

【虛火】用人參、竹葉、竹瀝。血虛加四物湯服之。

【喉痹】心腹腰脅痛者,多難治。

喉痹,用馬藺草葉,入香油少許,杵汁,點喉中即退。

喉痹,用消梨汁頻頻飲之,如患人自能嚼咽亦可。此物大解熱毒。南方梨少之處,以好蘿蔔杵汁,加入玄明粉飲之,有效。

【谷賊】喉中癢刺欲嗽,名曰谷賊。此因誤吞谷芒,刺在咽而癢癢痛痛。凡谷賊屬咽,馬喉風屬喉,不可不分辨。用芝麻炒為末,細細呷咽之。

白話文:

治案

一位先生帶著兩個僕人進京,其中一個僕人突然得了喉嚨腫脹的急症,氣喘不過來,情況危急。向當地人打聽,得知有位姓李的世家醫生擅長治療喉痹,就趕緊讓僕人去找他看病。李醫生驚訝地說:「病情很危險,幸好你來了,不然一定會沒命!」。接著,他從箱子裡拿出一根紙捻,用火點燃,剛冒煙就吹熄,然後讓僕人張開嘴,把紙捻刺向喉嚨,僕人馬上吐出約半合的紫黑色血,立刻就能呼吸說話了。之後,又吃了粥,喝了藥汁,敷了藥,病就痊癒了。這個人覺得醫生的藥很神奇,就私下打聽秘方,原來醫生事先在紙上塗了巴豆油,所以點火就燃燒,藉著它的毒性直接作用在病灶。

另一個人喉嚨腫痛,吃不下東西,身體發熱,頭痛,大便不通暢。很多醫生議論紛紛,都認為是熱症,應該服用涼藥。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說:「脈搏緊數,是感受寒邪引起的。」其他醫生不贊同。這位醫生說:「我有辦法可以驗證是寒是熱,在屋裡生火,用炒過的蔥湯淋浴,如果是熱病,那麼在溫暖的地方一定會出汗,而且喉嚨痛也不會減輕;如果是受寒,即使洗澡也不會出汗。」病人相信他的話,就去洗澡,洗完沒有出汗,就在浴室裡服用一帖麻黃湯,很快就出了大汗,大便也通暢了,立刻就好了。其他醫生都佩服他的醫術高明。

判斷熱病或感寒,用這個方法最有效。

張子和治療一個男子喉風,症狀是內外都發病,藥物難以吞嚥,他把涼藥灌入鼻孔,流出十多次,外面用拔毒散敷,將燒紅的陽起石和伏龍肝等分研成末,用新水掃一百遍,三天後熱才退,腫脹也消了。

一位貴婦人得了喉痹,是龍火引起的,必須用涼藥但不可冷服,因為龍火適合用火來驅趕。人火就是烹飪用的火,火性暴烈。讓侍女拿著火爐,把藥鍋放在上面,使藥保持微溫,不要大沸,溫熱適口,隨時慢慢喝,喝一百多次,龍火自然就消散了。這種方法是用熱性藥來治療寒病,不會和熱病產生衝突。

【咽喉痛】 主要用甘桔湯,加上荊芥穗、薄荷葉、當歸,溫熱漱口後服用,還應該刺少商穴放血。

【喉乾燥痛】 用甘桔四物湯,加上荊芥、知母、黃柏、黃芩、枳殼。

【喉瘡咽痛】 屬於虛火遊走不定,用人參、黃柏(蜜炙)、荊芥穗。

【實熱】 用黃連、荊芥、薄荷、硝石,加上蜜薑汁做成藥丸,含服。

【虛火】 用人參、竹葉、竹瀝。如果血虛,加上四物湯一起服用。

【喉痹】 如果同時出現心腹腰脅疼痛,大多難以治癒。

治療喉痹,用馬藺草葉,加入少許香油,搗爛取汁,點在喉嚨裡,就能消退。

治療喉痹,頻繁喝消梨汁,如果病人自己能咀嚼吞嚥,也可以吃梨。這種東西能大量解熱毒。在南方梨子少的地方,可以用好的蘿蔔搗爛取汁,加入玄明粉飲用,也有效。

【谷賊】 喉嚨發癢刺痛,想咳嗽,稱為谷賊。這是因為誤吞穀芒,刺在喉嚨裡引起癢痛。凡是谷賊屬於咽喉,馬喉風屬於喉,一定要分辨清楚。用芝麻炒熟研成末,慢慢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