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九 (1)
卷之二十九 (1)
1. 治案
張子和治一婦人木舌,脹其舌滿口,諸藥罔效。令以排針砭之五七度,腫減血出盈斗,三日方平。
一婦人產子,舌出不能收,令以硃砂末敷其舌,乃令作產子狀,一女掖之,乃於壁外潛累盆盎置處,墮地作聲,婦聞聲而舌收矣。
一人病喑,(不能言也。)右關脈浮滑,餘部皆平。右關為脾,絡系舌本,醉臥當風,風中經絡而成喑。以荊瀝化至寶丹服之遂愈。
《醫說》治一人舌腫滿口,諸藥不效,以梅花冰片末敷之遂消。
舌下腫出如舌,謂之重舌,又謂之子舌,皆上膈熱壅故也,惟砭針刺去血為上法。
舌腫硬不能出聲者,以百草霜鹽醋調敷。
舌上有白胎語謇澀者,用薄荷汁、白蜜、薑片揩之。
舌上俞舌出血不止名曰舌衄,患此者皆心受熱甚也。
舌病忽然腫起,逡巡間塞悶殺人,甚急,須要早治。或腫起如豬胞,或脹硬如木石,但看舌下有成蟲形狀如蛄蟻,或如臥蠶,仔細看頭上少白,可燒鐵釘烙其頭上,使熱即消。急用釜底煤不拘多少以醋調厚敷上下,或以瀝清調敷,或以井花水調加鹽和成膏敷之,脫去更敷,須臾即消。甚者須急決去血方好,血去更敷之立愈。
王況治一大賈,因失驚伸舌出,遂不能收,經旬食不下咽,尫羸日甚,國醫不能療。其家榜於市曰:有能治者酬千金。況醫名未著,學且未精,因檢《針經》有針法治此疾,遂往治之。用針舌之底,抽針出,舌遂伸縮如平時。
一人舌脹腫出口外,無敢醫者。一村人云:我有此藥,歸取二紙捻燈上燒取煙燻,隨即消縮。眾問之,強而後言:予家昔有一人曾患此疾,人教以蓖麻油蘸紙捻依法治而愈,因思治人亦驗。(上二條出《醫說》)
一人舌腫滿口,不能出聲,醫不能治。一叟用藥摻之,至晚如舊。問其藥,乃真正蒲黃一味。
白話文:
治案
張子和治療一位婦人,她的舌頭像木頭一樣僵硬,腫脹到塞滿整個嘴巴,試過各種藥都沒效果。張子和讓人在她的舌頭上用排針刺了五七次,腫脹消退,流出了一大斗的血,三天後才恢復正常。
一位婦人生產後,舌頭伸出無法縮回,張子和讓人用硃砂末敷在她的舌頭上,然後讓她做出生產的樣子,讓一個女子在旁邊扶著她,接著在牆外偷偷地把盆子或罐子丟到地上發出聲響,婦人聽到聲音後,舌頭就縮回去了。
有一個人得了失語症(不能說話),右關脈浮滑,其他部位脈象正常。右關脈對應脾臟,脾臟的脈絡連接到舌根,是因為醉酒後在風中睡覺,風邪侵入經絡而導致失語。用荊瀝化開至寶丹給他服用就痊癒了。
《醫說》記載,曾有一人舌頭腫脹到塞滿嘴巴,吃藥無效,用梅花冰片末敷在舌頭上就消腫了。
舌頭下方腫脹長出像舌頭一樣的東西,稱為重舌或子舌,都是因為上焦的熱氣壅塞所導致,最好的治療方法是用砭針刺出血。
舌頭腫硬無法發出聲音,可以用百草霜加鹽醋調成糊狀敷在舌頭上。
舌頭上有白色舌苔,說話口齒不清,可以用薄荷汁、白蜜和薑片擦拭舌頭。
舌頭上的脈絡出血不止,稱為舌衄,患這種病都是因為心火太旺盛。
舌頭突然腫脹起來,很快就會阻塞氣道導致死亡,非常危急,必須及早治療。有的腫得像豬泡,有的脹硬像木頭石頭,如果看到舌頭下方有像蟲子的形狀,比如像螻蛄或螞蟻,或者像臥蠶,仔細看頭部有一點白色,可以用燒紅的鐵釘烙在頭上,熱度一到腫脹就會消退。緊急情況下,用鍋底灰,多少不拘,用醋調成厚糊狀敷在舌頭上下,或者用瀝清調敷,或者用井水調和鹽做成藥膏敷在舌頭上,藥膏脫落就再敷,很快就會消腫。情況嚴重的話,必須趕快放血,放血後再敷藥膏就能立刻痊癒。
王況治療一個大商人,因為受到驚嚇導致舌頭伸出,無法縮回,十多天無法進食,身體日益消瘦,宮廷御醫都治不好。商人家在市集張貼告示,說能治好的人賞賜千金。王況當時還沒有名氣,醫術也不精湛,他查閱《針經》發現有針法可以治療這種疾病,於是前往治療。他用針刺舌頭底部,拔出針後,舌頭就可以像平時一樣伸縮自如了。
有一個人舌頭腫脹到伸出口外,沒有人敢為他醫治。一個村裡人說:「我有藥可以治。」他回家拿來兩張紙捻,點燃在燈上燒取煙來燻舌頭,舌頭立刻就縮小了。大家問他用的是什麼藥,他推託了很久才說:「我家以前也有人患過這種病,別人教我用蓖麻油沾濕紙捻,用相同的方法治療就好了,我認為治別人的病也有效。」(以上兩條出自《醫說》)
有一個人舌頭腫脹到塞滿嘴巴,不能發出聲音,醫生都治不好。一位老人用藥粉撒在他的舌頭上,晚上就恢復如常。問他用的是什麼藥,原來是純粹的蒲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