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1)
卷之八 (1)
1. 易簡諸方
葫蘆酒:,治鼻塞、眼昏疼痛、腦悶。用葫蘆子打碎,醇酒半升浸之,春三、夏一、秋五、冬七日,少少內鼻中。有以童便浸亦效。
脂膏方:,治卒食物從鼻中縮入腦中,介介痛不出。用牛脂或羊脂如指大內鼻中,以鼻吸取脂入,須臾脂消,則物逐脂俱出也。雁鴨脂亦可用。
鼻塞不通:,用小薊一把,水二升煮一升,去滓分服。
又方:,用蓽澄茄五錢、薄荷葉三錢、荊芥穗一錢為末,煉蜜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噙化津咽。
又方:,治鼻癰腦塞,用青甜瓜莖為末,吹鼻中,亦治瘜肉。
又方:,用皂角炙為末,如小豆大,以竹管吹入鼻中。
又方:,用乾薑末蜜和塞鼻中。
治鼻中瘜肉:,用枯白礬為末,面脂和,綿裹塞鼻中,數日肉隨落。
治久患鼻瘡,膿血臭者:,用百草霜研細,冷水調服三錢。
治鼻中外齄瘤,膿血出:,用蜂房炙為末,酒調方寸匕,日七服。
治鼻面酒齄疱:,用鷓鷀屎一合研,以臘月豬脂和,每夜敷之。
治鼻疳及鼻中生瘡:,用黑牛耳內垢敷之。
又方:,用橘核微炒為末,每服一錢,研胡桃肉一個,同酒調服。
一方:,治鼻窒塞不通,用槐葉五兩、水五盞,煎取二盞,量下蔥三莖、豉一撮再煎一二沸,分二服。
《聖惠方》:,治鼻塞多年,不聞香臭,水出不止。以蒺藜二握,當道車研過,以水一大盞煎取半盞。仰臥先滿口飲食,以汁一合灌鼻中,不過再灌之,嚏出一兩個瘜肉似赤蛹蟲,即瘥。
《肘後方》:,治鼻病酒齄,以馬藺子並花杵爛敷之佳。
又方:,治鼻塞,燒麻鞋灰吹鼻中,立通。
《經驗方》:,治酒齄鼻,以新銀杏嚼爛敷於鼻上,不過五七次如故。
一方:,治鼻淵腦瀉,用生附子為末,煨蔥,涎和如泥,夜間塗湧泉穴,自愈。
白話文:
葫蘆酒: 治療鼻塞、眼睛昏花疼痛、頭腦昏悶。將葫蘆子打碎,用半升酒浸泡,春天浸泡三天,夏天一天,秋天五天,冬天七天。少量滴入鼻中。也有人使用童子尿浸泡,效果也一樣。
脂膏方: 治療食物突然從鼻子跑到腦中,感覺刺痛卻排不出來。用像手指大小的牛油或羊油塞入鼻孔,用鼻子吸入,等油脂融化,阻塞物就會隨著油脂一起出來。也可以用雁鴨的油脂代替。
鼻塞不通: 用一把小薊,加兩升水煮成一升,濾掉藥渣後分次服用。
又一方: 用蓽澄茄五錢、薄荷葉三錢、荊芥穗一錢,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櫻桃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含在口中慢慢化開,將津液吞下。
又一方: 治療鼻癰導致的腦部阻塞,用青甜瓜莖磨成粉末,吹入鼻中,也可以治療鼻息肉。
又一方: 用皂角烤過磨成粉末,像小豆大小,用竹管吹入鼻中。
又一方: 用乾薑粉末和蜂蜜調和,塞入鼻孔。
治療鼻中息肉: 用枯礬磨成粉末,與面脂混合,用棉花包裹塞入鼻中,幾天後息肉就會脫落。
治療長期鼻瘡,膿血惡臭: 用百草霜磨成細粉,用冷水調服三錢。
治療鼻外瘤,流膿血: 用蜂巢烤過磨成粉末,用酒調服,每次一勺,一天服用七次。
治療鼻子和臉上的酒渣鼻: 用鷓鴣屎一合磨成粉末,用臘月的豬油調和,每天晚上敷在患處。
治療鼻疳及鼻中生瘡: 用黑牛耳朵內的污垢敷在患處。
又一方: 用橘核稍微炒過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搭配搗碎的胡桃肉一個,用酒調服。
一方: 治療鼻塞不通,用槐葉五兩,加五碗水煎煮成兩碗,放入三根蔥和一小撮豆豉再稍微煮一下,分兩次服用。
《聖惠方》: 治療鼻塞多年,聞不到香臭,且鼻水不止。用蒺藜兩把,用車子碾過,加一大碗水煮成半碗。仰躺著先吃飽飯,用一合藥汁灌入鼻中,最多灌兩次,打噴嚏就會排出像紅色蛹蟲的息肉,病就好了。
《肘後方》: 治療因酒糟鼻引起的鼻病,用馬藺子和花搗爛敷在患處效果很好。
又一方: 治療鼻塞,將麻鞋燒成灰,吹入鼻中,立刻通暢。
《經驗方》: 治療酒糟鼻,用新鮮銀杏嚼爛敷在鼻子上,敷五到七次左右就會恢復正常。
一方: 治療鼻淵導致的腦部不適,用生附子磨成粉末,將蔥煨熱,用唾液調和成泥狀,晚上塗抹在湧泉穴,自然會痊癒。